我是如何從數據分析到用戶研究再到產品經理的

我是如何從數據分析到用戶研究再到產品經理的

離開北京已經將近2年,某一天和以前北京的同事聊天,她問我最近在幹什麼,我說我用了兩年時間轉型,現在在做產品經理了,她很驚訝,也很欣喜,她說她最近一直在迷茫自己的職業發展,不過聽到我的消息之後終於有勇氣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做一些規劃和改變了。

2010年從師大心理學小碩畢業的時候,周圍很多同學選擇進入高校或者高中去教書,自己內心那時候非常強烈的反抗去當老師的,後來用了很長時間去分析自己當時選擇去北京的原因,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經濟方面的,我想進入大城市用最短的時間彌補家裡的經濟窘境,還沒有畢業,我已經扛著一大家子的希望,希望能夠儘快幫助家裡度過那段艱難的時光。當然,還有一個原因,當時我男朋友,也就是我現在的老公在北京,不管為了什麼也好,選擇去北京,我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北京進入一家心理諮詢公司,做數據分析和用戶研究,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用戶訪談、編製問卷、回收數據、處理數據和製作各種版本的數據報告,並且還要跟客戶去彙報報告內容,工作單調重複但是卻樂趣無窮。因為一直需要跟數據打交道,所以養成了很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邏輯思維。還有,當時也要做很多訪談,包括電話訪談、面對面訪談和一對多焦點座談,我們當時主要的客戶是大型國企用戶,像移動、電力、石油等行業的人,從基層人員到中層管理者,形形色色的人給了我們很多定性研究的素材,也積累了在定性研究中遇到各種問題時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應對。

數據分析和用戶研究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工作,你可能剛上手也能做一份很漂亮的報告,但是,如果沒有長時間的經驗累積,你不可能去比較不同行業人的數據差異,也很難去找出引起數據差異的本質原因,所以,很多時候你要吃透一個行業真的需要長久的時間積累和不懈的工匠精神。我們可以在年輕的時候不停地跳槽找對自己努力的方向,但是一旦定下來就一定要用心去鑽研。

2014年6月份,由於各種原因,帶著孩子和老公離開北京,返回西安開始新的生活,由於孩子太小,在家裡帶了一段時間孩子,可是一直沒有停止思考我的職業發展問題,每天照看孩子哄孩子養孩子教育孩子很累很辛苦,但是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總會想自己在西安能幹些什麼?有時候很焦慮,很痛苦,很迷茫,因為我學的心理學在大城市發展前景很好,可是在西安這樣的二線城市,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多全職媽媽估計也經歷過這樣的痛苦,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及在繁瑣生活中的無成就感,當時常常感到異常沮喪。

轉機出現在2014年底,在網上看見一家公司招聘用戶研究,雖然以前做的是數據處理和用戶研究,但是那個是傳統諮詢行業的分析,我看到招聘公司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互聯網公司,相信我,我當時對於互聯網的理解真的只停留在微信、微博這樣的產品上面,其他設計啊、交互啊、架構啊、邏輯啊、原型啊、用戶體驗啊,一概不知道。我當天晚上投了簡歷,第二天一早上就接到HR的電話,讓我中午去面試,她讓我帶著我的作品去,我想了想,豁出去了,就帶著我原來做的一個分析報告去了,和HR和產品經理聊了很久,他跟老闆做了彙報,當時就說可以試試,就這樣,我走上了互聯網之路。

一直是一個很認真很勤奮的人,智商中上,情商中等,意志力頑強,稍微情緒化,在經歷了一年的全職媽媽進入一個對於自己來說全新的行業,一切充滿挑戰且有新鮮感。首先我得說我去的這家公司真的很棒,老闆其實比我才大一歲,但是非常有毅力和眼光,一直在做互聯網教育,我剛進公司沒多久,公司就傳來好消息,被全通教育收購了。其次,我以前工作的很多經驗是可以複製到現有崗位的,比如定性和定量研究能力,只是可能需要時間去打通兩者的「穴道」之後才能氣血合一。

再談談轉型過程中的挑戰吧。對於一個有過工作經驗的人,從傳統行業轉到互聯網公司是需要克服很多定勢思維的。以前在傳統行業,所有的管理模式是由上至下的,其實有著很明顯的等級層次劃分,什麼事情是你做的,什麼事情不是你做的,分工非常明確,老闆還會根據你做的東西給你KPI,可是互聯網公司的模式完全不同,大家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產品,產品的規劃、設計、交互、評審、測評各個環節你都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沒有誰是真正的老大,扁平化管理方式,會讓你盡多可能的去發揮自己的特長,你需要為自己所做的任何決定和事情負責,並且主動去思考發展方向。這兩種思維是有時候是會打架的,所以,從傳統行業轉到互聯網行業,你得改變自己的內驅力,把產品當做自己的孩子,你做的每個動作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而不是像原來一樣,把產品當成作業,作業交上去了還有你的老師或者主管幫你批閱把關。

還有一個改變就是要不斷更換自己的知識系統,互聯網產品需要快速迭代,不斷創新,傳統行業一個報告模板可能能用好久不更換,可是在互聯網如果不學習,不斷的去發現你所在領域互聯網的發展趨勢,當你的東西做出來的時候已然被OUT了。

在這家公司呆了不到半年時間,由於家裡原因,不得不離職在家照看孩子,可是這家公司真是我的互聯網啟蒙老師,讓我找到了以後努力的方向。在家一邊帶孩子,一邊買了很多互聯網方面的書去看《用戶體驗要素》《在你身邊,為你設計》《Don』t make me think》《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計師要懂心理學》《色彩心理學》很多書籍都是在這段時間消化的,在家呆了一個多月,處理好了所有事情,然後決定再次走進教室專門去學習產品設計方面的東西,在為期四個月多月的培訓中,學習了各種產品設計工具PS、Axure,AI等,而且還學習了簡單的前端代碼,CSS、HTML、js等,知道了產品設計中的用色技巧,更是知道了移動端和PC端的產品設計規範,在培訓中,我知道了10000小時定律,什麼是互聯網思維,iOS和安卓設計有哪些不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互聯網產品設計。

我總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不偽裝不隱藏,因為我想真正的學到東西,真正的提升自己,然後很順利遇到了我的伯樂,我現在的主管,他給了我產品經理的職位,讓我一步一步在這裡成長起來,我發現自己在做產品經理的過程中,慢慢變得更加具有大局觀,因為需要協調UI、開發、後台、老闆去開展工作。而且更加會處理和解決問題了,不再情緒化了。一個職業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我現在竟然也有了自己的偶像,毫不掩飾對羅振宇的喜愛,他的每集羅輯思維一集不落的去看;我還開始關注經濟發展趨勢,關注吳曉波和他的吳曉波頻道;我變得更加願意分享自己和打開自己,這或許真的來源於互聯網思維帶給我的改變,還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真正的自信。

現在每天在堅持的事情是:在微信讀書裡面系統的讀書,早晚下班在喜馬拉雅上聽自己喜歡的各種音頻節目,工作之餘各種碎片化時間去看搜集各類有關互聯網有關的諮詢、每天早上聽半個小時英語聽力,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職工作。

就這樣,一天天在成長,我在互聯網教育行業做產品經理不亦樂乎,內心充實而快樂。而且這種快樂會傳染給我兩歲半的女兒。

說是一套,做起來就是另外一套了,如果你覺得產品經理僅僅只是畫畫原型圖那就太小瞧這個職業了,而且剛做產品經理容易陷入一些誤區,我淺談一下我的一些感受和體會吧:

容易陷入功能誤區

因為剛入行,你的格局有限,很多時候你並不能看到事情的本質,一個需求來了,總是想當然的去看需要添加哪些功能才能滿足這個需求,然後去找各種相關類似的APP去拼湊,毫不臉紅的去抄襲,很少去想這個功能跟你的需求是否匹配?為什麼需要加這個功能?如果去掉這個功能會不會影響整個產品的體驗?如果換一種方式是否可行?這些都是需要各種斟酌和篩選的,有時候不是簡單的一味的添加功能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我們首先得學會減法;

陷入界面怪圈

剛剛做產品經理,有時候我們和容易成為視覺動物而忽略整個產品的功能和布局,覺得視覺最大。很多時候為了一個按鈕會和UI爭得面紅耳赤,總覺得視覺是第一眼看到的,應該要漂亮、有時候甚至覺得來點花哨的動態會更好。各位我們做產品,永遠要記住一條規律,界面是為功能服務的,做界面之前,你得和UI定好你們整個產品的界面風格,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更好的實現產品功能和提高用戶體驗,而不是你自己認為的所謂的美和好看;

陷入不斷添加修改功能的誤區

剛剛入行做產品經理,總想著通過第一炮打響證明自己,然後第一個版本設計的時候就想著實現近乎所有完美的功能,有時候方案已經定了,評審會也開了,做著做著覺得不行,我得再加一個功能,然後就跟開發人員吧啦吧啦一大堆,你覺得開發人員會不會打你?在設計產品之前,我們應該想好第一版本實現的是核心功能,而且產品設計開發本應該是快速迭代的過程,不要想著一口氣吃個大胖子,你要是一天一個想法,我估計你在團隊中的口碑和影響力將會下降到最低。

陷入被動接受任務的誤區

剛入行,不自信,很多東西拎不清,需要別人的提攜和指點,這些都很正常,可是,如果作為產品的負責人,毫無主見,總是讓老闆和技術開發人員牽著鼻子走,估計就得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了。老闆雖然是給你發工資的,他們有時候對產品指指點點也很正常,可是,你要明白產品的主要負責人是你,老闆請你來就是負責這件事情的,所以,有時候他們隨便說要做什麼功能添加的時候,你就得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去說服他們,讓他們明白這樣做的後果以及你的看法,如果他們仍然只是沒事的時候干預一下你們,那麼,你得想想你的工作環境和氛圍是否真的適合發展了。

覺得只要工作了就不用再學習了

互聯網是一個比特世界,比特世界的發展速度是我們原子世界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沒有人可以通過自己腦子那點知識賺一輩子錢,否則遲早會被互聯網時代淘汰。我們不但要學習做產品的方式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我們還得要去了解互聯網發展趨勢和核心科學技術的發展情況,這樣我們才能明白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是否是順勢而為還是已經逆勢快被out了。我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具有系統的思維邏輯,而這種系統的思維方式的獲得必須系統的去讀書,去學習。碎片化時間獲取的碎片化知識只能讓你獲取一些無意義的惰性知識,而通過你的主觀能動性的觀察、分析、預判、行動、矯正、結果與反饋這一系列的系統學習方式你才能擁有獲取完整的思維體系(這一部分內容以後有時間會跟分享)。

轉型不難,難的是能夠堅持下來並且突破自己的很多定性思維,不斷學習,時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願意系統性的用知識武裝自己,還有那顆永不放棄的決心,即便遇到各種冷言和嘲笑,也要堅定的走下去。cda數據分析師培訓


推薦閱讀:

《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之數據整理
2-數據分析的基本思路
數據分析師職業規劃與學習路徑
3-數據分析指標體系:

TAG:數據分析師 | 數據分析 | 互聯網數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