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寫作業,主要是缺乏參與感
你會怎麼提醒你的孩子還寫作業了。
「好了,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去吧。」
「到時間寫作業了,快去吧。」
「快點寫作業去!」
……
往往這時候,自覺一點的孩子可能會跑到書桌上認真完成作業,不自覺的孩子也許會磨蹭一下,直到在你的嚴厲警告下,不情願地走到書中前,邊磨蹭邊寫作業。在你的一聲聲:「快點寫,怎麼還沒寫完?不要磨蹭……」的催促中,艱難地完成作業。
為什麼學生會排斥做作業這件事。除了做作業真的是一件苦差事之外,還有沒有其它原因?
當然有。
原因就是:當你用上述的語言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他的大腦接收到的信息是,被命令、被控制,而當大腦接收到控制命令的時候,大腦首先輸出的信息是「拒絕。」
所以說,當你向孩子發出寫作業的信號時,孩子本身已經在抗拒。結合自身經驗來說,當你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地時候,必然不會取得良好的結果。
很多老師、父母都認為孩子應該做什麼,因此與他們的溝通方式,往往也是,你該做什麼?你在這個時間要做什麼?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你要不要做什麼?接下來,該做什麼?所以,對於孩子本身來說,很多事情都是被動實施,完全沒有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參與感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我們還是結合自身來談,我相信大多數人不管在工作或者學習中,往往都不太喜歡發號施令的人,而當你真正從心底把自己當作團體一份子的時候,你才會真心為你的團體去努力,這個團體不管是你的家庭、還是你的工作小組……
那麼對於孩子也是一樣,就拿做作業來說,如果你只是每天讓孩子去寫作業,那麼在孩子心裡,做作業這件事對他而言,他只是在完成老師的要求而已,事實上,此時孩子往往呈現的是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
只有當他從心底認同自己是完成作業這項任務的一份子,並且是主體的時候,孩子才會認真對待。
那麼家長究竟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對做作業這件事有參與感?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借鑒:
1.和孩子溝通時,盡量把肯定句換成疑問句。
比如:
「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換成「我們現在吃完飯了,接下來該做什麼?」
「先去寫語文,寫完語文在寫數學。」換成:「你想先寫什麼?」
「快點寫啊,別磨蹭。」、「認真點啊。」換成「寫作業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
2.
給孩子給予思考以上問題的時間,並耐心等待孩子的回答。
也許一開始當你轉換說話方式的時候,會很累,因為往往簡單的一句話你需要分成三五句話來說。
你可能也會認為等待孩子自己回答比你直接告訴他答案要節省時間。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自己經過思考,從嘴巴里說出來的話,要比從你嘴裡聽到的話有用的多。
還是結合自身來說,「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個更能激勵你?
對孩子來說,亦是如此。
3.
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
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於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4.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獎懲規則
自己制定目標的好處是,孩子具有充分的參與感,並且當孩子完成目標時,會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孩子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並且是他獨立完成不需要任何人幫助得到的成就感,對於成人來說,這種成就感都是會「上癮」的,何況對於孩子呢?」
目標可以從短期目標開始,比如認真完成作業、不做小動作、不磨蹭、作業正確率高等等;也可以從中期目標開始,比如期中考試成績、一個月內做作業的認真度;也可以從長期目標開始,比如學期末的進步、成績等等。
當然不管孩子制動什麼目標,充分尊重並幫助他執行即可。
自己制定獎懲規則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良好的途徑之一。
5.做個溫和堅定的執行者
家長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獎懲規則,嚴格執行。孩子進步地地方,他需要的激勵絕不能少;需要承擔的責任也不能懈怠。當然,以上方法並不只是針對做作業這一件事適用,任何需要孩子完成的任務和目標,都可以參照上述方法。
所謂「萬事開頭難」,也許一開始實施起來會有點困難,但當孩子習慣這樣一種思考模式,並且擁有這種參與意識,我相信他會對學習、做作業、考試等任務由之前的排斥態度轉變為主動參與,而這一定會給你帶來不小的驚喜。
推薦閱讀:
※當韓寒不再犀利,我們來笑看塵世
※孩子沉著冷靜與「急得跳」之間僅隔一層……
※孩子叛逆家長怎麼做?
※父母總是把自己當作長不大的孩子怎麼辦?跟父母交流有障礙怎麼辦?
※弟弟青春期叛逆,父母拿他沒辦法,作為姐姐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