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男如何毀了自己的婚姻
近日一位友人打電話給我,她的婚姻出現了一些危機,希望我能夠幫助她進行梳理,以及給出某種建議。之所以找我,除了關係很近外,她知道我曾經身處心理諮詢行業並也很了解他們這段婚姻的始末,他相信我能有某種專業的見解。為了幫助她,我重新在心裡勾勒了兩個人的肖像:
她和老公結婚4年、戀愛2年,相識總共6年的時間,孩子2歲多。兩人可謂郎才女貌,神仙眷侶。男孩是85年生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在一所省內NO.1的高中做數學老師。雖說老師這個職業並不是特別受人吹捧,但不要忘了這可是No.1的高中,這個高中的數學組長年收入超過200萬元,收入的主要來源並不是工資或福利,也不是家長的禮金紅包。都是辛辛苦苦在培訓機構掙的錢,因為高中不是義務教育,所以也不算違法。男孩收入雖然不及此,但每年4、50萬的進賬還是有的,雖然收入不能和北上廣的高端人群比較,但在一個不算髮達的二線省會城市,絕對是頂尖收入人群,再者男孩家境殷實,經濟上絕對是優質的。男孩的面相清秀、身材挺拔,如果按顏值打分的話不說10分也可以到8、9分,具體形象請參考歌手李健,相似度90%以上。我曾經在婚禮上見過他一面,實在是非常嫉妒。
而女孩和我是中學同學,膚白貌美,即便達不到校花級別,學生時代也是眾多男性追捕的對象,其中不乏保送清華的全國物理競賽3強、家裡開天然氣礦的富二代之類的當代價值觀下的優質男性。對此,她自己大概也十分得意,她曾經向我炫耀自己成功集齊了12星座,也曾反覆論證當時的校草其實心裡喜歡的是她。這種小女生的虛榮著實讓人討厭,但性格里她又有非常讓人溫暖的部分。她會認真和男生討論那些只有男生關心的話題;當誰有無助的時刻,她也會真誠的在心靈上支持你,當你提出需要哪些實質性的幫助,她大多會義不容辭。
對於這樣各方面都算挺好的人,大多數人可能會驚訝,到底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呢?男生出軌了?沒有。7年止癢,激情暗淡了嗎?不是。那是因為兩個人性格不合,無端為生活瑣事爭吵?也不是,男孩性格溫和,在生活中十分照顧女孩,女孩對此很感激。那原因到底是什麼?對,原因就是媽寶男,是婆媳關係。很普遍,很不起眼,不起眼到很多人不把它當成問題,普通到幾乎每個人巨嬰國的男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它的印記。作家連岳曾一個嚴重詞用來形容它——精神亂倫。
從戀愛到結婚,雖然說兩人你有情我有意,但男孩的母親就像一道銀河和守護著銀河兇惡的王母娘娘,總是不定期的在兩人之間掀起波瀾。最開始結婚時,母親就極力反對,反對的理由也五花八門,女孩不夠賢惠,性格不好,不會來事,工作不穩定,沒有他們家有錢,學歷不高,愛穿白衣服,喜歡看韓劇,頭髮不夠長等等等等。。。反正在男孩母親的眼裡,這個女孩身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她的缺點,對她是各種看不上。但是兩人還是結婚了,因為當時男孩患有抑鬱症,男孩對這個女孩有一種特別的感激,在他心裡總感覺抑鬱症這個病有些見不得人。而女孩從未嫌棄過他,還積極幫忙治療,當時也找到了我,我把他們推薦給我的老師。結婚之後兩個人的生活還算和諧,男方很照顧自己的妻子。但是一到婆媳相處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婆家十分不待見這個兒媳,態度上十分冷淡,愛答不理,對親家態度也十分不好,冷暴力彌散在空氣之間。慢慢的女孩也開始挑剔,壓抑不住對婆婆的不滿,相互指責不斷升級,矛盾由口頭蔓延實際生活,來往走動慢慢變少,怨言卻日漸增多。無數次的劍拔弩張,然後無數次的暫時壓抑妥協,又進行了無數次家庭心理治療嘗試改變,最後卻無數次的回到原點,或者說是退到比原點更往後的地方。雙方家庭在漫長的拉鋸戰中消磨了彼此的熱情、精力、和對美好的生活的信心,最後,矛盾爆發於一次婆媳間在眾目睽睽下的激烈爭吵。婆婆因此住院,農村出身又在經商上小獲成功的男方家庭感覺十分沒有面子,自此,戰爭從精神層面轉移到具體的專業領域——離婚的法律過程是以及如何在離婚過程中保護自己的護法權益。
男方家庭給出了一百萬個理由不喜歡自己的兒媳,但理由越多就越可疑,如果你真能找出一百萬個理由討厭一個人,那就說明這裡面沒有一個是真實的原因。真相通常只有一個,在本次事件中,真相是男孩的母親正在跟自己的兒子談「戀愛」。一般來著說,這個說法只是一種比喻,但是在他們的關係中,我真切的感覺受,似乎真的是在談「戀愛」。和寶媽常有的情況一樣,母親在對兒子的呵護中無微不至,噓寒問暖,指導婚姻,牢牢把控生殺予奪大權。這些都是正常寶媽的實際做法。但是讓我真的感覺母子之間在戀愛的是看到了母親發給兒子的微信,
「你最近好嗎,前些天我買了件衣服,我感覺挺好看的,本來想穿出來讓你看看,但有怕你不喜歡,我有些不好意思。」
「最近天氣挺冷的,多穿些衣服,平時也不要太累了,注意身體。我最近特別想你,你想我嗎?」
看完之後只能說目瞪口呆,這哪裡是母親和兒子發的信息,明明情人之間的簡訊。這語氣,這神態,簡直就是戀愛中害羞的小女孩,我看了都怪不好意思的。怪不得婆婆對孩子的婚姻如此反對,怪不得對兒媳百般挑剔,因為根本不是在把關兒媳,而是在攻擊自己的情敵。這樣的精神亂倫讓人感覺一絲極度的恐懼,恐懼目前僅僅存在精神中的亂倫會不會向更遠的地方走去。
在所有上一代干涉下一代婚姻的案例中,丈夫的處理方法至關重要,很多時候只要這位男性能左右周旋,協調好各方關係,婚姻往往就得以保全,甚至很多過得相當甜蜜。而在中國重男輕女,獨生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數中國男性都面對過母親的過分保護,以及母親的拒絕分離。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有一個觀點,在中國的親子關係中,不能成長,沒有斷奶的其實是母親而不是孩子。在孩子應該成長,從原生家庭分離,並獲取獨立人格的過程中,他們的母親了中止了這一過程,她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她們希望孩子永遠活在自己的襁褓中。她們寧願自己的孩子一輩子都是自己掌中的小白鼠,也不願他們成長為獨立而堅實的個體。她們在「你們還小,沒有經驗;我都是為了你好」的大旗下,不斷干涉孩子自由,阻止他們成熟,干著數不勝數的殘忍事情,以此來保證自己病態共生的家庭關係可以存續。她們依賴這種病態的關係獲得生活上的寄託和內心裡一種扭曲的安全感。而碰到寶媽中國的男孩就特別倒霉了,擋在他們面前的有兩座大山,孝道和經濟壓力。在把「孝道」作為政治正確的文化中,他們害怕輿論的譴責。剛剛步入社會,不牢固的經濟基礎又讓他們心裡多少期待父母的支持,有求於人,說話又怎敢大聲?於是他們只得壓抑自己正當而又必須的本能需求,把自己蜷縮在一個病態關係里,並迴避去做一個獨立家庭家長的責任。當一個男性做兒子的角色多過了做丈夫,家庭中就會失去了丈夫這個最為核心的支撐點,這樣穩定的家庭結構必然坍塌,新的家庭會坍塌到到上一代的老家庭中,下一代的新家庭本質上蛻變為上一代老家庭的從屬家庭,這時,一個獨立的家庭就消失了,如果女性可以接受這一點,接受成為一個從屬家庭,他們的婚姻或許可以延續,否則等待她們的就是分裂。這個時候問題其實就從人際間的變成了家庭間的,而家庭際的關係慢慢的會演變成一個國家的性格。
以上的過程似乎是古代中國家庭的範式,有一句話叫「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從媳婦熬成了婆本質上就是把從屬家庭熬成了主家庭,把被掌控的地位熬成了掌控者的地位。並接下來開啟下一個循環,被掌控者成為了掌控者後,開始折磨下一個受害者,下一個受害者在漫長的喪失獨立人格的煎熬中,等待有一天成為新的掌控者,然後再去剝奪另一個人的獨立人格。以此反覆,百世輪迴。從此,這樣性格深入到中國社會關係中的每一個毛孔中,在幾乎所有社會關係中,都有大家長制的影子,甚至我們還完成了對它的理論總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我們排序時的參考指南。於是乎,我們的國家中的關係不自覺的帶有一種令人噁心的粘連性,各種關係粘在一起,分也分不開,甩也甩不掉。我們在個人上缺少獨立的清爽感覺,社會體系上建立不起來多權力制衡的分割體系。我們彼此從未分開,黏貼在一起,相互纏繞,彼此粘連。
這樣看來,我的友人所面臨的問題可能只是萬眾問題的一個縮影,只不過是其中較為嚴重的罷了。我們已經知道,男性是處理這一問題的核心,但為什麼很多男性沒能成功解決這個問題呢?孝道的文化壓迫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因為正常來講,男性本身也會厭惡這種粘性關係,在這樣的病態關係中,他是獲利較少、損失更大的一方。本能中,他應該是有動力擺脫這一關係,建立獨立人格的。那麼為什麼他們沒能成功?上面已經提到的經濟關係可能才是隱藏在背後的主要原因,在近日熱播的網路節目《某葩大會》中,高小松對一個深受控制之苦的富二代說,人要有持之一貫的世界觀,不能想要自由的時候採用西方的世界觀,要錢的時候又採用東方的世界觀。我想就是問題的關鍵,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下,個體往往沒有能力或者自認為沒有能力獨立承擔生活的重擔,他們內心裡希望得到上一代的援助,認為單單憑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在一個大城市裡生存。雖然這可能並不是事實,只是從小形成的軟弱、不獨立的性格,誇大了生活的困難,讓他們堅定的認為自己不行,也讓他們或多或少的想占上一代的便宜。他們心中一旦這麼認為了,就沒有辦法向控制著他們的父母反抗了,說到底,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正如一個女性想要從男性那裡獨立,首先要經濟獨立;同樣的,一個男性如果想從大家長那裡獨立,首先的也是經濟獨立。任何流派心理療法都不能幫助他完成這一過程,精神分析不行,認知行為也不行。必須經濟獨立、生活獨立然後再談其他。
道路已經展現,我們能夠幫助媽寶男的只有這麼多了,告訴他們要獨立,要經濟獨立,也要精神獨立。剩下的只能靠他們自己,尤其是靠他們自己走出第一步。但是媽寶男之所以蜷縮在母嬰間的病態關係中,真的責任全完在於母親嗎?他們是否也是一個裝睡的人,也在藉此逃避著現實,並享受某種實在的利益呢?肯定有吧,但即便如此,依然可以斷定媽寶男其實是短視的人,因為他們沒能看到,他們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更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