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家長反思:我們的孩子為何自卑且有重度拖延症?

關於作者,辛上邪 棄商從文的博士、學者,定居加拿大後專職寫作。主張視界才是世界;提倡人生不易,要以積極的心態自娛自樂。

在加拿大生活多年,北美教育給我最直接的觸動是對孩子的尊重。

紀伯倫說:「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對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兒女。他們通過你而來,但並非源自於你,他們與你相伴,但是並不屬於你。」多年前我翻譯這句詩時,並不解其中深味,直到來到加拿大後,才充分領會。

一、中加兩國對待孩子的態度的差異,首先源於一些觀念的不同。

《小別離》電視劇真實地反映出當下國內的教育現狀

中國講究孝道,現在還有不少父母喜歡讓孩子學《孝經》,讓孩子認識到父母的不容易,對父母的生養之恩要銘記在心。我們常說,懷胎十月、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多麼不易,孩子天生下來的原罪似乎就是欠父母的。因此,讓中國父母理解孩子不屬於我們真是不大容易。

而西方的普遍意識是: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養育孩子也是個享受做父母的過程。

另外,按照梁漱溟先生的研究,西方由於信仰基督教,重視神與人的關係,父母和子女的等級意識弱,更平等。中國自古是家族社會,重視輩分,人與人之間沒有邊界意識,只有天然的長幼尊卑的秩序。

中國式教育輔導

在這樣的觀念前提下,中國父母對「尊重孩子」這個概念相對陌生。由於自古沒有這樣的觀念,「尊重孩子」對中國父母來說,更算一個教育新理念。

加拿大的觀念中,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是獨立的個體,因此,父母不會拿孩子去比較、裝點面子。

而國內很多父母是用對比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你怎麼不如誰誰誰;隔壁誰誰誰那麼笨,考試都比你好。或者用被他人笑話的角度來教育孩子——你這樣做,別人怎麼看你;你這樣做,別人會笑話你;你穿這件衣服,會被人看不起;你做這個工作,給家裡丟人;你和TA結婚有辱門第等等。這種比較,顯然是不尊重。

溫哥華的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自己乘公交車上學。

而加拿大不僅不會這樣比較,還會盡量保護隱私,不造成比較的可能。比如學校成績從來不排名,成績單不突出分數,成績單甚至都不讓其他同學代領。

在加拿大,父母也沒有希望孩子養老;孩子出於愛而照顧父母,而非責任義務。子女成年後,和父母相對獨立,雙方互不干擾,互相尊重彼此的界限。從孩子是否讀大學、讀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和誰戀愛、是否要孩子、要幾個孩子等等,父母都不會幹涉。子女也不會幹涉父母的離異、再婚。

放手是最大的尊重和愛。

二、

加拿大的成年人對孩子說話非常禮貌。加拿大人的禮貌是全世界出名的。請、謝謝、對不起、不客氣是下意識用語,頻繁到簡直防不勝防。甚至公交車壞了,前面的電子屏對外打的都是「SORRY」。這些聽起來像笑話,但是他們對孩子說話的禮貌程度,剛來時真是讓我感動到要落淚。

加拿大夏令營

老師和孩子說話,從來沒有呵斥,也沒有冷言冷語。我的兒子迪迪剛上學時,英語不好。有一天和我說,聽不懂,老師不讓問。我很奇怪,帶他早晨去教室見老師。老師聽了之後,發現是迪迪誤會了她的意思。她對迪迪表現出極大的歉意、憐惜,對迪迪這兩天由於語言不通受到的委屈非常難過,連連和迪迪say sorry。她的sorry不止是對不起,更多是同理心。

一個在謾罵呵斥聲中長大的孩子很難有完善的自尊。有的朋友和我爭辯,他們認為打罵教育好,認為沒有打罵難成方圓,我說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後不在乎尊嚴,你可以盡情打罵。

在國內,領導批評下級、父母批評孩子、老師批評學生時,後者是絕對要低眉順目的。而這裡,任何人之間的對話都就講究目光接觸。迪迪有個老師和學生談心時,學生坐在椅子上低頭不肯看老師,老師就蹲在地上,仰著頭看學生,以此達到目光接觸。目光接觸一方面是表達尊重,另外也是看對方對談話的接受程度。

加拿大老師和學生說話時,不會有太重的詞,更不會有否定、侮辱性的語言,就算是命令,也會用Please,只是語氣嚴肅一些。運動隊、音樂、畫畫等等這些課外班的教練、老師從來不會責罵,如果有指導性建議,也總是說「你如果怎麼樣就更好了」。孩子的任何一點進步老師們、家長們都會看在眼裡。

迪迪運動不傑出,但他從來不會煩運動班,棒球、足球、羽毛球、籃球等等他都喜歡。因為沒有任何一位教練責罵過他——儘管剛開始,對他學得慢,有時候我都著急,但是教練們都很有耐心,總是鼓勵他。對比我小時候體育不好受到的來自體育老師的羞辱,真是天壤之別。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自卑。迪迪知道自己什麼擅長,什麼不擅長,他不會為擅長驕傲,也不會為不擅長自卑。加拿大社會絕不會評論一個人的美醜妍媸,高矮胖瘦,認為只是人體特點而已。同樣的,孩子們也不認為自己的這些擅長、不擅長是什麼優缺點。

三、

加拿大社會對孩子的尊重的另一個直接體現是尊重孩子的感覺。

國內常說,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我冷,有一種餓叫我媽覺得我餓。這種特殊的冷和餓,加拿大基本沒有。在加拿大,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只要能表達自己的感受、會抓勺子吃飯,就能自己決定是否穿厚衣服,是否吃飽了。

溫哥華城市風光

經常看到小小的孩子圍著圍嘴,坐在餐椅上,吃到臉上身上桌子上地上到處是。很少見喂飯的。小孩子去上託兒所,也是自己吃。這邊的飯也簡單,最方便的食物之一是披薩。我見過小小的孩子跟著父母去購物,中午就跟著父母一樣,也拿著披薩啃。他們無所謂冷熱,不是吃飯都要喝湯,所以吃飯很簡單。

穿衣服就更是了。迪迪學校有個英國來的媽媽,家裡四個兒子,我們剛來時,最小的孩子還不大會走路。我在迪迪學校早高峰執勤,那個媽媽每天都送孩子很早來學校,所以經常看到她的孩子。有個冬天早晨,下著雨,我穿厚防雨夾克,他們家幾個孩子還是短褲。我問他媽媽,孩子不冷嗎。他媽媽笑著說,他們不穿,說不冷。她手裡拿著老四的夾克,老四是短袖短褲在外面跑。

加拿大總理與中國學生合影

北美的教育大綱中認為,一般的孩子最晚到5歲上學前班,就應該自己負責自己的穿衣了,就是自己從衣櫃中拿適合當日的衣服,自己穿上。家長可以給建議,但是孩子要學會自己負責。

漸漸地,我也學會了讓迪迪自己找衣服穿,吃飯時不要勸。買衣服時,家長對孩子選的衣服可以不買,但是你買了之後,他要穿,還是應該給他自由度。北美公立學校都沒有校服,風俗習慣是每天換衣服,迪迪的衣服就是短袖和長袖各五六件,短褲和長褲各五六條,一件薄防雨夾克,一件厚的防雨夾克,僅此而已。顏色各異,款式大同小異,每天穿什麼,他自己隨便搭配。有時候他穿個紅背心,一條藍褲子,看著就跟紅藍鉛筆似的,我試圖說過,也忍住了。迪迪沒用過紅藍鉛筆,他沒有這種意象,說了他也不懂。

四、

尊重了孩子的感覺,再向上升,就是尊重孩子的感情、意願。

迪迪剛出生時,有個親戚帶孩子來我家做客。那個孩子總哭,哭起來還特別激烈,反而還是小嬰兒的迪迪安靜很多。我觀察,主要是親戚對待孩子的方式有問題。孩子正在畫畫,親戚就讓孩子去玩兒玩具,孩子不願意,親戚就來拉孩子,結果孩子就哭了。幾乎每次都是,孩子做A,家長就讓做B,並且立即要求去做。我這麼一說,大家都會覺得家長荒唐。可是反思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狀況?

加拿大社會在這方面對孩子的尊重也很棒。首先,孩子上的課外班都是實打實的興趣班,不是為了補短板,是孩子喜歡。西方教育的理念之一是揚長,不是補短。想想也對,任何人都有很多不足,補不過來。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開心,願意心甘情願地付出。

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才能培養獨立人格。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到了高中,上不上大學、上大學學什麼專業、上什麼大學,這些都是以孩子的意見為主了。也不會出現孩子抱怨不喜歡專業,那為什麼還要上,因為是我爸媽讓上的這樣的情形。

五、

加拿大這邊孩子從小學習、遊戲,都強調passion,就是熱情。你有熱情,才有未來。我自己的經歷也是如此。當我做研究寫文章時,我的快樂可以用心花怒放來形容。當我正式寫作後,我找到了歸屬感。

傍山傍海的溫哥華

迪迪的課外班都是他喜歡的。加拿大這邊的家長報課外班一定是會問孩子,或者是孩子要求才去報。迪迪的課外班現在是周一英文,打鼓,周二數學,籃球,周三Cadate, 周四騎馬,周五畫畫、籃球,周六國際象棋,周日中文、羽毛球。 他還想參加擊劍,繼續游泳、滑冰,實在是沒有時間了。英語、數學、中文雖然是文化課,但都是迪迪喜歡的。中文他現在可以打字一次寫1000字的作文,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迪迪很喜歡數學和國際象棋。他有空的時候,會在網上下棋,當然也玩兒遊戲。

國內的許多孩子被評判為有「拖延症」,究其原因恐怕拖延的還是不想做的事情。孩子在學校高密度學習一天,又沒有什麼戶外活動,回家要寫作業還要繼續更深度的學習,根本就不堪重負。那些批評孩子有拖延症的父母可以試試,如果讓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看看他是否還拖延。

因此,有國內的家長和我討論怎麼對付孩子拖延時,我的建議是:少管、少催。催得越多,孩子越慢;管得越多,孩子越抵觸。當父母逼迫孩子做他們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強加給他們太多任務時,他們就越能拖延。他們自己喜歡的事兒、想做的事兒從來不會慢。

最後想說:孩子不是投資。如果懷著投資的心態養孩子,指望他將來如何獲得所謂的成功,那就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因為把他當工具了。我們社會上盛行一種功利主義思想,有的人甚至崇尚叢林法則,其實仔細想想,這些都是大有問題的。

-End-


推薦閱讀:

最受歡迎的【加拿大聯邦技術移民】第001期
現在都什麼樣子的人移民呢?感觀?
多倫多12年級如何選課?怎樣申請加拿大大學?
如何看待加拿大炮王吧被吳亦凡粉絲瘋狂爆吧事件?

TAG:加拿大 | 教育 | 北美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