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道(宏觀)、術(中觀)、法(微觀)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產品經理
不經雕琢就做出來的產品肯定是不痛不癢,後期是靠營銷來補,營銷不行然後拿渠道補,渠道不行就拿促銷來補,以至於到最後一定是喝酒陪笑臉都賣不出去。
比如我一直不喜歡吃零食,所以你給我一堆零食吃。我最後能給出的評價可能就是:A比B好吃,C比D更香,E咸了點這種不痛不癢的結論。
好的食品產品經理一定是從很多方面來判定產品的:包裝,產品形態,產品色彩,氣味,口感、回味等等微觀細節給人的體驗感覺綜合來判定。
所以,我一直沒有辦法突破自己現下的瓶頸。就目前的狀況,更多是偏向於「項目控制型」的產品經理,不屬於「產品體驗」型的產品經理。
那麼,我到底應該怎麼去突破自己的瓶頸或者說在生活中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判斷身邊的一個人是不是好的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呢?我們應該怎麼去評估這個人厲害在哪裡,不厲害的點又是哪裡呢?
學習《產品思維課》之後,我基本已經了解到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到底在哪一個環節有缺失。那麼我還是先簡單的對:宏觀戰略,中觀套路,微觀體感三個層次的模型來做一個分享。
首先中觀套路者。處在這個層次的一般都是大公司中層人員或者是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套路的人。比如:產品策略、流程圖製作、項目管理、數據分析等套路。
這樣的人是沒有辦法成為高手,職業瓶頸就只能是做中大型公司的中層管理,創業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微觀體感
第二個層面是微觀體感者。這一類群體主要是創業型公司的創始人或者合伙人。這類群對人的情緒明察秋毫,對服務的細節追求至極,對瑕疵完全沒辦法容忍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去修改提升。
這類群體其實已經都非常的優秀,但是也可能無法成為高手。因為他們還沒有辦法系統性、有節奏的去釋放感受。
也可能他們的智商、情商非常高,通過實踐和摸索也能摸到做事的套路,但是花出去的時間成本非常之高,市場不會給到那麼長的時間給企業去改革。
同時擁有微觀體感和中觀套路的就算是做產品、營銷的高手了。
但是要成為大神級別的人物還不夠,大神級別的人同時具備中觀套路、微觀體感、宏觀戰略三個層次為一體,就像騰訊的幾位產品經理一樣(馬小龍)。
從這個模型來看待自己,在微觀體感上還有很大的欠缺。所以還是從底層先來補一下個體的基本情緒:憤怒與不爽,痛點與爽點以及大眾的群體決策心理。
推薦閱讀:
※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是怎樣的關係?
※初識招投標軟體項目
※項目經理VS產品經理,哪個更有「錢途」?
※項目經理兩大核心能力:工作分解與計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