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當家長就了不起了?
最近,我被一隻鴨子洗腦了
就是黃淘淘。
只要去萬達影院,無論看什麼電影,這貨都會在正片播放前亂入。
以笨蠢萌的姿態,教人防火——
不得不說,這波廣告打得6。
既做到宣發,又兼具公益價值。
久而久之,我不禁對這隻鴨子產生好奇。
感冒初愈,我出門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由它主演的——
《媽媽咪鴨》
看《媽媽咪鴨》的感覺,與以往有一處不同——
以往看電影,特煩熊孩子。
記得去年春節檔,看《西遊伏妖》時,總有熊孩子,要麼哭鬧,要麼癲笑。
嚴重影響觀影體驗。
可這次,周遭孩子的笑聲,卻成為一種美妙的音樂,讓我不禁把注意力轉移到他們身上。
毫不誇張。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
之前看《西遊伏妖》《紅海行動》,熊孩子們都是在面對不合時宜的鏡頭時反而會笑。
或者說,孩子們雖然笑了,但笑不一定等於快樂。
《媽媽咪鴨》不同。
據我對周圍的觀察——
它催生的笑,是一種純真的,發自內心的愉悅。
惡貓胖揍(吳磊 配音)來到雞籠,一隻母雞驚恐萬分,不禁「嚇」出蛋,全場會心一笑。
「母子」三人誤闖神秘溶洞,巧遇大量螢火蟲。
我旁邊有一小女孩,用滿懷嚮往的眼神,感嘆道:
「哇,好美啊。」
「真好。」
是啊,真美好。
不大的影廳,坐著一半兒童,和自己的「守護神」(父母)其樂融融。
時而放聲大笑,時而沉浸於感動。
這讓我第一次,產生想有個孩子的強烈願望。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
凜冬將至,雁群南飛,爭強好勝的大鵬(趙路 配音),卻意外折了翅膀。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遇到老虎時,你不必跑得比老虎快,只需要比自己的同夥快就行。
把同夥當成競爭對手,再踩著同夥的屍體保全自己。
心懷這樣的想法,為了抵達安全地帶,大鵬決定利用淘淘(武皓棟 配音)和
憇憇(殷筱瑜 配音)——兩隻與鴨群走散的小鴨子當作墊腳石。
利用的基礎,是信任。
淘淘出生時,見到的第一位成年生物是大鵬。
而動物,通常會把自己第一眼見到的生物當成母親。
這叫印隨行為。
大鵬利用淘淘的印隨行為,利用淘淘的信任,上演了一場「鴨在囧途」。
途中,大鵬把淘淘綁到自己腿上。
就像這樣——
面對分叉口時,大鵬還自以為是,讓孩子無條件跟自己走。
憇憇產生質疑,問:我們為什麼要聽你的?
大鵬懶得想答案,只武斷地糊弄道:
跟我走准沒錯
結果走錯了,大鵬也不會在「小輩」面前承認錯誤。
像不像現實中的某些父母?
故事簡單嗎?
卻不失普世價值。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段話,傳入中國後瞬間爆紅——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
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大鵬,就是象徵沒經過考試的,現實中的大多數父母。
大鵬養孩子的初衷,並非出於熱愛生命,而只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
就像現實里,某些父母自己過不好人生,就意圖用養孩子來保障晚年。
後來,大鵬與雁群擦肩而過。
他怨氣沖沖,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自己甩手便要走。
就像《網癮之戒》的父母,自己無法解決問題,就乾脆把孩子扔給楊永信。
這是一部頗具現實意義的親子電影。
它表面上,是給兒童看的,卻又適合某些父母或准父母從中學習。
片中,淘淘與人類嬰幼兒沒什麼不同。
調皮,搗蛋。
餓肚子時,彷彿霸王龍附體,所有人都得圍著他轉。
活力和愉悅感爆棚時,不許任何人安靜睡覺。
需要關愛時,一記「仰頭殺」,萌到讓你不能自己。
大鵬也與某些人類父母一模一樣。
空有一副龐大肉身,靈魂卻是個「巨嬰」。
由於常年在社會上「混」,大鵬把人生當成一場比賽。
「誰先跑到終點,誰就是勝者,勝者為王。」
說白了,他做一切事的出發點,都是經過利弊取捨的——
功利性南遷,功利性養娃,功利性棄娃……
至於親情與責任,家庭和生命的傳承,在他看來都不重要。
據統計,2017年,中國人口形勢雪崩,新生兒出生率僅為12%。
為什麼,我們現在都不養娃了?
朋友們說:養不起。
可在我看來,大多數並非養不起,而是怕孩子拖後腿,影響自己的生命質量。
歸根結底,他們的心理都像大鵬一樣——
功利主義在作祟。
在這個時代,人一旦長大,就會進入社會,一旦進入社會,就會被社會化。
而所謂的社會化,其實就是功利化,就是將一個人改造成計算機的過程。
我們不斷撥動算盤,計算生孩子後需要的奶粉錢,計算孩子可能給自己帶來多少麻煩……
六十年代,我們計算得出的結果是:人口就是勞動力,勞動力能給自己養老。
所以,我們人口大增。
今天,我們計算得出的結果是:養孩子不但燒錢,甚至可能會毀滅自己的私人生活。
因此,我們人口遞減。
想起紀錄片《生門》,有個真實故事:
一孩子早產,需要花錢救命。
救,可能人財兩空;不救,孩子必死無疑。
危急關頭,家長還不斷撥弄算盤——
是花一萬先觀察,還是多花幾萬大力搶救,或者乾脆把孩子抱走埋掉?
孩子的命,到底值多少錢?
這就是功利主義的育兒思維。
一切都從「實際用處」來考量。
就像大鵬。
撥弄算盤,預感淘淘可能拖累自己,就要將其棄之不管。
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孩子,真的是累贅嗎?
功利角度看,或許是的。
但,這世上很多東西,無法用利弊來權衡。
與淘淘憇憇分開後,大鵬隱約感到不對。
他回想起一路上的育兒囧途,發現途中自己得到更多的,不是勞苦與磨難,而是快樂和幸福。
笑,不一定等於快樂。
累,不一定等於痛苦。
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孔子說:人性本善。
本質上,這個「善」,並非利他,而恰恰是利己的。
目睹嬰兒將跌入井,我們出於本能去救,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惻隱之心。
救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極大滿足感。
與淘淘憇憇重逢,一同經歷「烤鴨店」風波後,大鵬完成了身為父母的「考試」。
他終於懂得了——
育兒,本身也是育己。
照顧孩子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心靈上的升華與救贖。
這就是無法用功利主義來衡量的:愛。
《媽媽咪鴨》是我看過的,難得「不糊弄孩子」的國產親子電影。
什麼叫「糊弄」?
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胡亂勾兌些快餐,消費孩子的好奇心。
了解動畫行業的都知道——
衡量一部作品創作的是否認真,就看它裡面的動物,毛髮是否逼真。
因為毛髮,是最難做的。
從高流量兒童IP大電影,到上億投資巨制,都少有毛髮出現。
《媽媽咪鴨》不一樣。
淘淘身上的絨毛,根根可見。
作為國產動畫,難能可貴。
故事雖然套路,細節卻處處用心。
即使在孩子看不懂的地方,也埋著供成人一樂的梗。
比如:兩隻公鶴情侶,分別叫寶絨和耀灰。
一對夫妻雞,母強公弱,則叫春椒和智明。
看過《春光乍泄》《春嬌與志明》的,不用我多說什麼了吧。
我本人向來有個習慣——
每隔一陣子,就要看些動畫片。
不止《大護法》《大世界》那樣的成人動畫。
還會看《神偷奶爸》《小門神》之類的低齡向。
之所以看這些,除了熱愛之外,其實還有一個目的——
我不想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
在成人的理性萌發之前,我們是用所聽、所聞、所見,來感受自己的童年時代。
那時候,沒有功利化,沒有實用主義。
就像黃淘淘。
認準母親後,就不假思索去愛。
母親受傷了,即使自己只是鴨子,也硬要堅持飛起來。
與黑暗的理性相比,這種「不顧一切的幼稚」,才是人類真正寶貴的價值。
可惜,我們常常會忘記這一價值。
這時,我們就需要有個孩子,需要《媽媽咪鴨》這樣「幼稚」的作品來提醒我們——
即使身處繁雜的社會中,也不要完全讓自己功利化。
要給成年後的自己,留一塊純凈的棲息地。
在這塊棲息地里,我們會幫助他們長大。
而他們,也同時引導我們重拾本真。
微信搜索添加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影視文章。
你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推薦閱讀:
※平凡歲月第30集劇情介紹是什麼?
※空天獵導演知道嗎?
※為什麼國產青春片里沒有青春?
※有哪些男性荷爾蒙爆棚的電影?
※如何看待《死亡詩社》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