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缺乏常識的體制相處?讀《史記·伯夷列傳》有感
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病逝,未及殮葬,其子武王伐紂,國家政權第一次以武力的形式更替。伯夷、叔齊兄弟二人指責武王不孝、不仁,並採取了「不食周稷」的方式誓不與周朝合作,遂餓死於首陽山。
如同民主、法治之於當今社會,孝、仁也是商朝時期為上層社會所廣泛接受的基本常識。
面對缺乏常識,或者逆常識而動的體制和統治階級,伯夷、叔齊二人採取了十分激烈的方式去對抗。史官們對其行為的評價少見「固執」「頑固」,司馬遷認為其賢,歷代史官大多稱其義而大加讚賞。伯夷、叔齊真的應該配得這樣的榮耀嗎?
毫無疑問,時下的社會仍舊是一個常識匱乏的時代。將行動踐踏在價值底線上,將眼前利益置於無視常識的基礎上的現象,不勝枚舉。而作為生活在既有體制下的芸芸眾生,該如何與體制相處?
需要指出的是,體制從來都沒有完美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精明如唐太宗,猶有皇族掏空國庫之禍;聖明如康熙皇帝,仍有草菅人命;公權力強勢如當下,尚有層層腐敗難以根治,上級指揮下級難以似身之運手足;制度優如美國,也會出現辛普森案、人道危機等。
完美無瑕的社會有如鏡花水月,抑或就是人世不可觸及的天堂。
那麼,是否可以退而求其次?要知道,生我、育我的這片土地,始終是我們的根基所在。
事實上,一個硬幣的兩面總是同時存在。《道德經》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矛盾的兩面永遠存在的情況下,唯有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主流與支流,才能既不讓支流一葉障目,也不讓主流沖毀了對體制應當保有的警惕。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伯夷們並不少見。文天祥寧死不仕於元朝,王夫之將反清復明大旗扛到死受到人們稱頌,
然而,與之採取不同態度的也大有人在。管仲降於齊桓公,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孔子為之點贊;魏徵降於唐太宗,遂成千古君臣佳話。
進還是退?是個問題。
當主流是對的時候,應該去最大限度控制不對的東西產生的負面影響;當主流是錯的時候,更應該主動作為,在可以騰挪的範圍內,盡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主流。
無論如何,退卻和逃避,都不是應該有的選項,如果說還堅持自己的信念的話。
孔子說:「三十而立」,我們在自己內心「立」的東西,源於整個民族的歷史積澱,能否堅持下去?傳承下去?故此,
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的入世心態,應該成為當代士大夫們的主流價值,也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發揮其中流砥柱的作用。
誠然不能去苛責古人。
但試想:如果伯夷主動協助武王,西周的老百姓是否生活會更好?文天祥如果入仕元朝是否會緩解該朝犯下的滔天罪行?王夫之如果與清朝合作是否會讓清朝的政治更加清明?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只有赤果果的現實。
我們常常將國家與政府混為一談,將老百姓的利益與執政階層的利益混淆在一起,必須明確的是忠於國家不等於忠於政府,忠於民族不等於忠於統治者。
如此看來,伯夷、叔齊棄天下大義於不顧,而成一己之私名,何賢之有?司馬遷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如果該名與公義無關,又有何惜哉?
您的態度是怎樣呢?歡迎後台留言。
本文由「石戒」投稿,授權現代觀察【ID:hyundai168】編輯整理與發布,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聯繫小編businessclub。
喜歡請點贊 分享也是另一種讚賞
推薦閱讀:
※你在網上買的第一件東西是什麼?
※喊別人傻逼是什麼心理?
※怎樣看待《變形計》這檔節目?
※《金剛:骷髏島》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對你有什麼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