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不輸楊絳,她是中國最美先生: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04-17
轉自:愛奇旅,讓生活更美好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在這個年代,很少有人再用「先生」一詞來形容一位女士,因為那必定是來自克己的禮儀和崇高的敬意。然而就有這樣一位先生,值得我們所有的讚美。
推薦閱讀:
她少年喪母,中年喪女,25歲生女不久,丈夫又因莫須有的罪名入獄。一生九十餘載,大半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
是詩詞救贖了她,而她把70多年光陰致力於古典詩詞,使古典詩詞再生。董卿贊她:雖然命運多舛卻才情縱橫,雖然顛沛流離卻度人無數。葉嘉瑩,這個被譽為像楊絳一樣的「先生」,站在那裡,就是一首絕美的詩。董卿邀葉老上朗讀者,這個極瘦弱的身子卻有極堅韌的力量,彷彿就像是一首活生生的詩。▼
視頻: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i03975jyfnq&width_=500&height=375&auto=0幼時喪母,她一人撐起整個家1924歲,葉嘉瑩誕生於北京的書香世家,濃厚的書香氛圍,鑄就了她一顆玲瓏心,從小飽讀詩書又工於詩詞曲賦。窗前的秋竹、階下的紫菊、花梢的粉蝶、牆角的吟蛩,一一都被她寫入了幼稚的詩篇。然而,到13歲時,時局急轉而下,七七事變爆發,父親於戰亂中失蹤,一夜之間,唯有孤兒寡母勉強撐起飄零的家。沒有經濟來源,只能吃一種最廉價的混合面。「酸酸臭臭的、很乾很粗糙的渣滓」普通人家都不屑,但葉嘉瑩硬是伴著最鹹的辣醬一口一口吞了下去。姨母和母親
她知道自己不能垮,母親和一家人都是她的希望。然而不堪戰亂顛簸,加上心疾複發,一向康健的母親猝然倒下,從此再也沒有醒過來。17歲的葉嘉瑩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尚年幼的她突感天旋地轉,強忍著悲痛料理完母親的後事,數十天閉門不出,寫下《哭母詩八首》,字字泣血,句句錐心。瞻依猶是舊容顏,喚母千回總不還。凄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葉嘉瑩《哭母詩八首》幾十年過去,但釘子敲棺木的響聲猶聲聲在耳,一塊木板,隔開兩個世界。我在這頭,你在那頭,永不復見。
逃難台灣,丈夫無辜入獄平息喪母之痛,葉嘉瑩逃難到台灣,在親戚關照下如願考上了輔仁大學。在那裡,她遇到了恩師顧隨先生。重拾課業,葉嘉瑩感覺人生有了新的寄託,上課總是第一個到,老師的課記了滿滿八大本,那是她最珍貴的藏品。即使輾轉流離,半生顛簸,也從未丟棄。1943年,葉嘉瑩與顧隨(前坐者)及同班同學在顧家合影。後排右二為葉嘉瑩。也是在台灣,她遇到了愛情,對方是老師的弟弟,兩人在老師的撮合下結婚了。四十年代的台灣余戰未平,葉嘉瑩畢業後順勢當了教書先生,生活清貧。
吃最簡單的飯食,衣衫多由舊衣改造,有時候騎車騎多了,布被磨破,就縫縫補補還能穿一年。1956年葉先生在台灣教書但葉嘉瑩並不覺得苦。她說:詩詞存在於苦難,也承受著苦難。苦難之中,人終究還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她稱自己是穿著裙子的「士」,即便一無所有,內心也依舊詩詞豐盈而感到圓滿。1962年台大中文系一年級師生合影可平淡如水的生活並未太久,1948年,台灣政局緊張,此時大女兒才剛四個月,丈夫卻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抓捕。走投無路之際,葉嘉瑩抱著孩子投靠親戚。
寄人籬下的日子怎會好過,房屋逼仄,母女倆只能擠在走廊里睡覺,怕女兒哭鬧打擾主人家休息,就抱著她一步一步在樹蔭下踱步。苦嗎,苦!但更苦的,是丈夫的離心。三年後,丈夫釋放出獄,當年那個溫文儒雅的君子蛻變成殘暴的異類。動輒打罵,身體和精神的折磨,讓她一度崩潰,更令人寒心的是第二個女兒出生時,丈夫瞥了一眼就冷漠地走了。遠赴已過,女兒猝然離世本以為人生就在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碎屑中黯淡無光,直到1966年,她接到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的聘請。
一顆被束之高樓堆塵的心重新悸動起來,42歲的葉嘉瑩遠赴千里之外的異國定居。學生送葉先生南下合影念了半輩子的唐詩宋詞,她開始學習英語。可總感覺從漢語翻譯成英文,少了中國獨有的文化韻味。她常做夢,夢見自己重回祖國土地,夢見自己和同學們敲開厚重的大門,去拜訪大師,可黃粱一夢過後,是更深的惆悵與落寞。葉老著作《和詩書在一起》但她始終堅持著中國文化的自修,也沒有離開心愛的古詩詞半步,在三尺講台,用異邦語言講述故土的詩歌。漸漸地,金髮碧眼的學生們都被這位儒雅溫厚的老師所征服,來聽課的人越來越多。
葉老緊皺的眉頭舒展了不少,中國的詩詞美得無以復加,卻不曾為外人所熟稔,即使綿薄之力,她也想讓中國之美傳遍世界。葉嘉瑩在加拿大這是一個年過半百老人的最質樸的心愿,可一切在1976年戛然而止。那個與她相依為命,在患難中成長的剛剛結婚三年的大女兒和女婿遭遇車禍,雙雙殞命。長女婚禮沒有哭得聲嘶力竭,更沒有要死要活,她只是邁著蹣跚的腳步把自己鎖在小屋裡,孤零零地在那兒坐著,偶爾發出幾聲嘆息。
那是她最摯愛的女兒,怎能不心碎?她只是太堅強了,剋制得令人心疼。為祭奠女兒,她一口氣寫下了十首詩,每一句都是對女兒最透徹的思念。結褵猶未經三載,忍見雙飛比翼亡。檢點嫁衣隨火葬,阿娘空有淚千行。——葉嘉瑩《哭女詩·其六》 「我真是歷盡了平生各種不幸的一個人。」如今她能平靜如水講著自己的經歷,聽者卻感到深深的震撼!在那段最難熬的歲月,恩師顧隨先生曾經的告誡浮現腦海。極大的悲哀和痛苦,讓我對人生有了另外一種體會。如果不把詩人的小我感情打破,就不會有更高更遠的想法。她決心回祖國教書。葉老說:中國的詩歌,真正的靈魂,畢竟在我們祖國。回歸祖國,詩讓我們的心靈不死1977年,在闊別祖國三十年後,葉老重回祖國懷抱。在飛機上,望著北京長街的霓虹燈火,兩行清淚倏然墜落。她回到自己最心愛的講台,即使開始白髮微卷,神采飛揚的活力卻令人著迷。1979年初,葉嘉瑩抵達天津,與南開大學諸教師合影那時,南開教室,窗戶上趴的都是人;階梯教室,梯子上坐的都是人;連講台旁邊都是人,葉老要進去講課都進不去。學生們都愛聽她的課,她傳授的是古典詩詞,還有完善的人格。70多歲的時候在講台上給學生講課,從來沒有坐過,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也曾有人問:讀古典詩詞究竟有什麼用?葉老一言以蔽之:詩,讓我們的心靈不死!即使早已到耄耋之年,她依然把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如果到了那麼一天,我希望我倒在講台上。」如今葉老依然獨立生活。她說自己有詩詞為伴,不需要人陪。直到十年前,身體抱恙才請了保姆,照顧日常起居飲食。葉老生活簡單到極致,一鍋開水,青菜往裡頭一煮,蒸幾個饅頭,就是一頓。誰也不會料到一個蜚聲海內外的大師會簡樸至此。但對於現實的、物質的利害得失,葉先生從來不在乎,也不計較。因為,在她內心,有一個世界,完全被詩詞充滿,豐富而充盈,人生因此而獲得完整和純粹。正如她所言——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心靈的一片清凈潔白。所以,即使九十高齡,她如磐石般堅韌,如松柏般頑強,懷著那顆赤子之心,明麗了近百年的春秋。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推薦閱讀:
※你什麼時候覺得你的三觀已經形成了?
※對不起,你羅子君的苦我不可以想像
※羅永浩說過哪些很有哲理的話?
※《驚雲人生進階》——學習心得
※如果人生的命運都註定,那麼此刻的奮鬥是為了什麼?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