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科斯定律」
04-17
科斯定律是日常經濟現象中遍存在的一個規律:資源歸屬所有取決於誰使用這項資源提供的價值更高。 同樣的資源,使用者不同,產生的社會效益會有差別,對同樣資源的所有者來說,產生社會效益價值低的所有者對擁有的資源定價會比產生社會效益價值高的所有者對所擁有資源定價要低,在某些時候可能差距巨大,這取決於擁有者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差距。比如我們老家幾乎所有的農民把土地出租給了一家葯企,用來種植中草藥,同時農民還能在種植基地工作,賺取薪水。寶貴的土地資源讓給葯企使用,創造的經濟價值無疑要比農民種地所獲的效益要高的多,顯然農民把土地租給葯企是比較明智的選擇。這個現象中,農民是否知道土地具有寶貴的價值呢?當然知道,但是僅僅依據自己的能力是不能在土地上創造高於租金和工資的總和的價值,因此農民還是樂於將土地租給葯企。再舉個例子,有一個農民在自家祖傳老房子的整改中發現了流傳下來的幾件文物,可是自己並不知道這些文物會值多少錢,因此會根據自己的相關模糊的印象給於定價,當有人發現這件文物價值連城時,通常會以極低的價格買走。比如,台灣有一個知名的出版人,在英國舊書攤上花費5英鎊買了一本市場價值2000英鎊的書籍。沒知識,真可怕。 科斯定律其實是圍繞社會效率來展開的,誰能用同樣的資源創造更高的價值誰就會擁有它。這讓我想起「馬糞爭奪案」中法官判案的結果不同將會導致社會的發展速度不一樣,也就是將會導致社會效率不一樣。社會效率高的社會往往擁有合理的司法系統,合理的司法系統又會促進社會的生產效率。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里的第一個觀點求解釋 -」富人不為錢工作」?
※美國經濟學者眼中的中國經濟
※經濟金融系列學習(完整版)
※經濟學原理|起源
※新機場效應下誰才是第一受益者?
TAG: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