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亡後大腦仍可活動10分鐘:呈現深度睡眠腦電波
北京時間3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生命有可能在死後還延續一段時間——只不過是處於睡眠模式。在近日的一項研究中,醫生髮現了大腦在人體臨床死亡之後依然繼續工作的證據。研究中一位患者在心臟停止跳動後依然保持了10分鐘的大腦活動,並呈現出我們在深度睡眠時的腦電波。
來自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研究者在一間加護病房中進行了這項研究,他們表示,這一現象很不可思議,目前還沒有合理的解釋。研究人員分析了患者在生命維持設備關閉之後腦電波和心臟跳動的情況。在4個患者中,有3個患者的大腦在心臟跳動之前就停止活動,然而最後一個患者的大腦在心跳停止後依然繼續工作。
「其中一個患者在心律和動脈血壓都消失之後,大腦的單條delta波還繼續存在,」研究者說道。這一現象與通常情況下心跳停止前30分鐘到停止後5分鐘之間的腦電波活動有顯著不同。
研究者在發表於NCBI(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資料庫的論文中寫道:「我們很難為這種腦電波活動提供一種合理的生理學解釋,因為這一現象發生之前,血液循環已經停止了較長時間。」研究中4位患者的腦電波記錄非常不同,或許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經歷死亡的方式都十分獨特。
這項實驗也引出了一個持久而困難的問題,即一個人死亡的時間應該如何判定,以及在醫學上和倫理上如何正確地使用死者的遺體,比如器官捐獻。在從心臟疾病中存活下來的患者之中,有多達五分之一的人報告稱,他們在「臨床」死亡的過程中經歷了某種「異世界」的體驗。
然而,也有科學家認為,現在以該研究來談論死後體驗的意義還為時尚早,特別是只出現在一個患者身上。2013年,科學家用心跳停止的大鼠做實驗,觀察了類似的現象。
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論文中,研究者揭示了大鼠在頭部切除1分鐘之後還具有腦電波活動。這種大腦活動的模式與大鼠完全清醒時十分類似,只不過信號強度增強了8倍。
研究者稱,實驗中大鼠的大腦在心跳停止後的較短時間內會高度活躍,表明這一現象具有某種生理基礎,而不是精神上的特性。此前有觀點認為,瀕臨死亡的大腦無法完成如此複雜的腦電波活動,因此瀕死體驗的形成與靈魂有關。
還有人認為,在瀕臨死亡的一瞬間發生了某些奇怪的事情,使大腦的意識上升到很高的喚醒水平,潛在地激發與瀕死體驗有關的視覺和其他感官。有許多人宣稱自己在「臨床」死亡時出現了某種異世界的體驗。
典型的瀕死體驗包括在一個隧道中走向一束亮光,或者意識到自己與身體脫離開來,遇到很久不見的愛人或天使之類的形象,以及經歷某種形式生涯回顧等。有些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會完全改變自己的人生觀,甚至完全改變個人的宗教信仰。不過,許多科學家認為,瀕死體驗只不過是大腦在停止工作時被誘導產生的幻覺。(任天)
推薦閱讀:
※自然科學的基礎物理
※沙幣是一種動物?裸男花和光棍樹也是真實存在的
※什麼是科學?
※郝柏林的四篇文章摘要
TAG:自然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