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產品分析報告

產品分析報告簡直是產品經理人手必備的看家本領,也是新人入門的必修課。然而在知乎、簡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pmcaff等等地方看了太多以後覺得現在的報告大多已經公式化,數據來源固化,見面就來一個產品架構圖,很多都是泛泛而談,其實毫無用處。

我眼中的產品分析報告,第一步應該先搞清楚產品是什麼類型,你一個工具類產品擺出架構圖有意義嗎?在我看來主流的產品分為純工具類和內容服務類,純工具類在於通常可以實現某個功能(比如搜狗輸入法和獵豹清理大師),而開發者不產生和提供內容;內容服務類在於可以獲取內容和服務(比如優酷和淘寶),當然本質還是工具。

搞清楚這個,第二步才能進入到具體的市場分析。做市場分析的時候很多人都有個慣性,去應用商店看下下載量,去百度指數看下,再去第三方機構找點報告就把市場分析做了,這麼做是沒有問題,但是問題在於忽略了產品和市場的增長空間,因為未來是沒有辦法預測的,而根據現有情況推斷未來通常不可靠。在我看來,市場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找到產品目標市場的最大值,從而分析產品的增長空間和天花板。

第三步就要搞開始剖析產品了,我反對產品分析報告就畫個產品架構圖的做法,產品架構圖本身沒有錯,但是首先一個純工具也有必要畫架構圖?對於內容服務類,產品架構圖看起來會失去產品的主次性,因為產品的所有模塊都是平等的,你看不到產品的重心在哪。產品架構圖是產品經理規劃設計產品時用到的,你拿出來分析不到什麼有價值的信息。我認為剖產品是為了看清楚產品主打側重那些功能,不是為了看產品有哪些功能。

第四步我認為要分析產品的價值體現。對於純工具產品,它的價值可能在於解決用戶的某個痛點,比如獵豹清理大師拯救16G手機用戶。對於內容服務類,它的價值可能在於提升某個領域用戶的體驗,比如今日頭條的智能推薦。分析用戶原始的需求和痛點,分析原有產品是怎麼解決需求的,分析本產品有沒有那些提升和創新,才能找到產品真正的價值所在。如果是某些大廠純粹為了搶市場抄襲噁心對手出的產品,我認為沒有任何寫分析報告的必要。

如果是內容服務類產品,還要加上一步就是運營分析,產品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結構,產品日常的運營、活動運營和社區(如果有)運營是怎麼做的,亮點和缺點有那些,再加上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五步就是產品的推廣分析,主要集中在怎麼做對外推廣的,包括社會化營銷渠道和線下渠道,比如微博微信做的怎麼樣,比如是否大規模線下投放廣告等等,然後看下產品的增長曲線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

第六步就是產品的商業模式,互聯網產品的商業模式只有一個核心,比如買東西(京東),比如賣廣告(Google),當然現在一些新興的也層出不窮,比如靠押金(共享單車),比如靠投資(樂視)等等,分析商業模式是為了找到產品的商業價值,這決定了產品能不能同時叫好又叫座。

第七步就是個人的建議了,假設自己是這個產品的產品經理,會在以上哪些方面做出改進和創新和為什麼這樣做這才是真正考驗能力的時刻。

最後再多說一點個人的看法,產品分析報告完全沒有必要提到任何UI交互和細節的部分,你分析按鈕動畫頁面跳轉請出門右轉找UI設計,你說這個不支持微信登錄不叫產品分析,叫用戶反饋。更不用提到使用中的bug,什麼頁面空白點擊無反應之類的,請出門左轉找開發和測試,你再多寫一點就變成測試反饋報告了親。有些同學一寫動不動幾十頁PPT報告上萬字,看起來乾貨滿滿,有價值的信息卻寥寥無幾,產品分析報告的目的在於你能分析出多少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是在於證明你能通過教材上的公式來分析一個產品。


推薦閱讀:

Keep產品分析
玩科技App產品分析
【運營】產品對運營的依賴度

TAG:產品經理 | 產品分析 | 互聯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