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哲學(十五)
原創 2016-02-25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八)觀心的步驟
既然開悟的唯一途徑就是觀心,觀心有什麼方法步驟嗎?有。下面我們參照禪宗的一些理論結合我的一點膚淺的體會來聊聊這個問題。
需要聲明的一點是,雖然我認可佛教的科學性,也會經常借用佛家的一些理論說事,但我並非佛門中人。我在修行中的一些體會和感悟不一定完全符合佛教的說法,儒釋道修行的法門和途徑雖各不相同,但萬流歸宗,目的都是通過入定發現真相,所以均可借鑒為我所用,加之每個修行人的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大家不要用純粹的佛家理論來理解我的文字。
大儒王陽明美中不足的是,他龍場頓悟領悟的「心外無物」之理與佛家無異,其放浪形骸率性無為的行為暗合道家,然他卻對佛道兩家多有責難,令人費解,實難苟同。
我無門、無派、無傳承,以經典和天地為師。我修我心,我悟我道,我去我執。直面真相,了悟生死,出離煩惱,收穫快樂,如此而已。
第一階段,觀念頭。
我們打坐時,數息和持咒都可以。如果你能輕鬆入定,那麼什麼都不做也可以。數呼吸是比較簡單的,自然地呼吸,不是刻意控制,只要心專註在呼或吸就可以了。持咒複雜一點,所謂「打坐持咒,心念耳聞」。心念耳聞,就是一個字一個字從心裡念出來,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攝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漸漸入定。持咒時不用注意呼吸,就像吃飯走路不會特別注意到你的呼吸一樣,自然而然即可。
念頭就是情緒、想法、感受、觀念、見解、學識等等,它形成我們的語言和行為;而語言和行為就構成了我們的命運。
人在嬰兒階段只有本能,沒有妄念。那麼,人的妄念是哪兒來的呢?這是因為隨著人漸漸長大,六根接觸六塵,佛家「十二因緣」中的「受」、「愛」、「有」就產生了,貪婪等五毒隨之而來,這樣,智慧就被遮蔽了,念頭就被污染了。
觀念頭不是前面提到的反省,而是觀察當下念頭。看清一個接一個念頭的出現、被取代、消失。你作為一個「觀察者」不要為之所動,也不要執著你的念頭,讓你的念頭自生自滅。你只是靜靜地「看」念頭的來來去去,不取不舍。念頭一來就看到它,不睬它,也不要討厭它、壓制它。討厭的本身就是一種妄心。壓制也不行,壓是壓不死的,要用活潑潑的轉化法,不能用壓製法。要讓自己跳出來,在高處,平靜地看著另一個妄想紛飛的自己。正是:「過罷千帆皆不是,人在白蘋洲」,帆動人不動。
有人說:「我們不打坐沒有念頭,一打坐倒有念頭了。」不是這樣的,因為你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亂動,等到你心裡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剛開始打坐時可能會被念頭牽著走,但漸漸地你會發現沒有哪個念頭可以一直保持不變,只有觀察的這個「知性」是穩定的,就先把它抓住、保持住。這樣雜念隨來隨照,就會越來越感覺清凈,注意力越來越集中。如果能穩定住這個清凈的境界那麼就達到了初步的安心狀態。
有的人心煩意亂就想找一個清凈的地方打坐,豈不知心亂是因為自己妄念太多,到了哪裡都一樣,應該好好理解一下「心遠地自偏」的道理。
要注意,思考的時候一定不在觀念頭,觀念頭時一定不在思考。要成為思想的觀看者,而不要成為思想者。獨坐溪邊看水流,水流人不流。這個初始階段非常重要,一定先要在靜坐中修持。
很多人因為受不了寂寞和孤獨,提出在生活工作中修行,這是自欺欺人的空話,你靜中尚不能念念分明,動亂的工作生活中怎麼可能把握呢?只有到了功夫精純,才無所謂動與靜的分別。到了觀照清明境界就能在走路、工作、吃飯的時候,隨時觀察,隨時去除妄念。所以,剛開始,一定要有一段專修的時間,時間長短根據每個人的根器。這個階段的目的,主要是讓我們了解念頭的起落,而時時保持清醒狀態,學習初步認識與管理自己的內心世界。
念起即覺,不壓不隨。念頭來時,要能看見,如果看不見就跟著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紛飛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覺,既不隨之流浪,也不壓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這個階段的練習深入後,我們會發現自己對內心的起心動念越來越清明,每個念頭背後的動機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對一些小的心念已經有一定的控制與轉化能力,但對大的情緒與動機還沒有了解與轉化的力量,因此,還需要進入下一步的練習。
第二階段,觀空。
前面通過觀念頭的練習,接下來就開始「觀空」了。觀空在佛家稱為:觀「一念未生前」。儒家的說法是:喜怒哀樂之未發。既然念頭一個接一個,兩個念頭之間有沒有念頭呢?沒有,是「空」。這時雖然沒有任何念頭,但又不是什麼都不知道,而是象鏡子一樣,物來就照,物去就空。要保持中間的一段「空白」境界,越穩定越長久越好。當新的念頭又起以後,己過不追,繼續觀照「後念未起」的境界。
古人有云:「修行不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可見此階段的修鍊是何其重要了。這個階段也是心性修養的效果顯現的開始。最明顯的一個體驗就是「人生如夢」。看一切都很清楚,一切都不是很真實。原來的執著開始鬆動,內心越來越平靜。時時都能超然物外,煩惱也很快能平息下來。每天都像是在做夢一樣,但是是清清醒醒地做夢。
一個修行人行為方式的轉變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會變得平和,寬厚,陽光。洞察力比以前強了,與以前熟悉的人、事、環境有一種疏離感,喜歡孤獨自處。這些轉變很明顯地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個階段要注意的是,為了保任「空」境而常常過於「緊」,生怕「空」跑了。或者,由於過「緊」,反而「空」不了。此時,應該放鬆,或是返回到繼續觀照念頭的生滅,觀照力加強了,再安住於「空」境,更加穩當。切不可急功近利。
我曾經下過一番功夫觀心,雖然沒有取得大的成就,但還是有一點膚淺體會的。當我們開始關注我們念頭的時候,不要試圖干預大腦和身體的行為,讓他們該幹嘛幹嘛,自然有個神秘的「力量」在指揮它。觀念頭,不一定閉目合眼,也不一定非要正兒八經地打坐不可,你只要在寂靜中自然而然地觀察念頭的生滅就行。「看著」一個接一個的念頭起來又消失。當你偶然進入了「空」境,但念頭會立即佔滿「空」,但就在這一瞬間,你會發現身邊的一切竟然與「你」無關,是假象,你自己的身子也沒有了,隨著「虛無感」「夢幻感」的產生,你會有一種舒暢的感覺。就在這似有似無的恍惚間,突然,你會在心中「哦」了一聲,雙手一攤,嘆一聲「哎呀,原來如此」!
這是「悟」嗎?是的,是一次「小悟」。為什麼是小悟呢?月溪禪師說:「大悟小悟指解悟之悟,其解深者為大悟,其解淺者為小悟」。這只是解淺者,所以不是大悟。大慧禪師經歷了大悟十八次,小悟不知其數。還有一位禪宗大師(名字忘了)說他一生有三十幾次小悟,兩次大悟。所以,「悟」不一定是一次完成的。人們往往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一旦開悟就成佛,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如果一悟就成佛,那阿羅漢和菩薩還沒有開悟?這顯然不通。也許六祖慧能是一次頓悟到了那個本自具有的佛性之道,或稱本來面目,這是大徹大悟。他作為一個不識字的伙夫竟然有如此成就,顯然是多世修行後的瓜熟蒂落。但王陽明的龍場頓悟只能說是一次大悟,雖然這次頓悟讓他認識了自己的心,感受到了生命的本質,但決不是大徹大悟,他後來的行為能夠證明這一點。
小悟用「恍然小悟」來描述可能差不多,但只有一兩秒的時間,如黑暗之中一個閃電突然照亮周圍的一切。心裡突然明明朗朗,暢快淋漓,無法描述的奇妙就在於心裡自然就這樣認為了,就像認定太陽在天上一樣理所當然,原來對色空的疑惑以及對未來、生老病死等等的擔心都莫名其妙地無影無蹤了,一切本來如此,思考已是多餘。如果有人問:「心」為何會在沒有思考和理由的前提下,瞬間被轉化了?答案是:心裡一認可,大腦就服從了,自然就不思考了,令人匪夷所思,無法思量。
悟不僅有深淺區別,還有感受的區別。有人說頓悟是功夫到了以後一剎那的智慧閃電,突如其來,無法準備,也不能等待!我的感受是突然進入空境,萬物俱無,卻又似空非空,無以言表,突然的舒暢、開朗、坦然、明白、身心俱無讓我不由自主地嘆了一聲「原來如此」!這個感受只能親自體會,瞬間即知「梨子」的滋味,但卻說不出來,就像玫瑰花的香味一樣,無法描述,。此事無法說清楚,
「小悟」之人心裡是明明白白的,但沒有必要與人言,為什麼呢?
一則,自己容易產生「慢」毒。
二則,對於沒有實修的人,你說的東西無異於天方夜譚,他會笑你神經兮兮,認為你只是幻覺。偏偏你又無法解釋,手足無措,徒增煩惱。
三則,即使是悟出之人,其與生俱來的性格弱點和惡習沒有什麼大的改變,這一點會讓別人感覺你在說謊。
其實,一切的變化都是內心的,人一旦「小悟」,心裡變得非常輕鬆,時常有自得、滿足與淡淡的喜悅感。慾望和煩惱自動減少了,感覺怎麼樣生活都行。內心充實,熱鬧或獨處皆可,反正沒有孤獨和寂寞。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思考少了,事來應事,沒有刻意,隨遇而安。不再畏懼生活中出現如何挫折、災難,死亡。如果你問自己當下死去如何,心裡的回答一定是無妨。這個轉化是不知不覺的,沒有道理可言,反正就是一下子就不再恐懼和擔心了。心中充滿了慈悲和愛,感恩、同情家人和朋友,由衷地希望他們快樂幸福。
「小悟」之人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清醒地覺察到妄念的來龍去脈,也知道錯在哪裡,只是去除起來很難。有時察覺到妄念升起,但就是按捺不住,直到變成行為,後悔不迭,的確無奈!習氣的頑固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即使是經歷「大悟」的人,其習氣多多少少也是存在的。
「小悟」之人容易產生的毛病是,往往自認為「證到了」,心知肚明就可以了,然後因此而鬆懈,接下來的修行三天打漁兩天晒網,豈不知心境還會退轉,漸漸又會在不知不覺間生出執著肉身的跡象。這個退轉就像初果羅漢在山林里,清凈無染,但是,到城市裡就不免眼花繚亂思念紛起了,這就是思惑未了之故。思惑就是對境生心,就是對幻境惑當真實,產生佔有之妄想。
小悟之人的定力可以在開悟的瞬間體現出來,定力很強的人,悟了以後,依然沉靜得近乎冷酷,坐在覺照之中。定力淺的人會在悟的瞬間跳起來,而且唱唱跳跳了半天。還有更淺的人則是開悟後喜極而泣,悲欣交集、哭個不停。
有人說,沒有傳承的人悟道是不可能的,我也曾經懷疑過這個觀點,後來看了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才知道這個說法有誤。龍樹菩薩說,人悟道的方式有四種,即根利有遮、根利無遮、根鈍有遮、根鈍無遮。根利無遮是指一個人只要前世修行的基礎還在,此生只要聽聞佛法,就可以破除惑業,證得果位。完全靠自我參究而證入的情況在佛學上屬無師智,這種人大部分是再來人(即前世修行的人)。王陽明應該屬於根利無遮,無師智。至於前世沒有修行,今世就悟出的人有,但不多。
佛教的傳承分為兩種,一種是師長的傳承、一種是經論的傳承。不能以師長傳承來否定經論傳承,如果這樣,文字般若就不能起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則不能悟入實相般若。所以,大家要有信心,只要心中正大光明,依照正法修行,無需傳承,每個人都是可以解脫悟道的。
我輩凡夫,不在覺中,就在迷中。覺即菩提,迷則眾生。修道便是要由迷返覺,由不在覺中,漸至偶在覺中;由偶在覺中,修至總在覺中。這是次第之路,也是功夫之路。只能一步步修行。
推薦閱讀:
※禪定水平達到二禪是否可以隨意切換自己的心情?
※在椅子上什麼都不幹,靜坐三個小時,你會想些什麼?
※打坐時下丹田會跳動,就像呼吸般,是啥? 丹田自己出現蓮花, 蓮花中隱約有個光小人,這是什麼情況?
※打坐對身體恢復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