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天明電影《百鳥朝鳳》談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
一、世界多元文明異軍突起,中國傳統文化遭遇危機
有人說,全球化和信息化將不可避免的導致世界上各種文化不斷趨同,弱勢文化被吞併,最終將會是千城一面。中國古代中國文明能夠延續至今,中國傳統文化時間之久、根基之深、底蘊之厚,是任何一種文化都同化不了的。是的,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都非常自信。
但是當《百鳥朝鳳》這部良心之作在國內電影市場上遭受尷尬與無奈時,我覺得,作為一個搖筆杆子的人,有義務也有責任站出來說兩句了。
網上,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譴責西洋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大家敏感的愛國心瞬間被調起,都雄赳赳、氣昂昂的站成一條戰線,呼籲堅決抵制好萊塢,反對文化侵略!
好一派眾志成城的愛國熱情!
……
其實,我想說,沒有誰能被真正打敗,除非自己放棄。中國傳統文化也一樣。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向內發問,尋找自己的問題?我想問一句:如果有這樣一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樸實無華的電影,作為中國人,你是否願意為它買單?在物質充裕的時代,人們缺乏的,往往是精神,物質睏乏不可怕,可一旦精神虧空了,那才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真正的末日。
二、《百鳥朝鳳》之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傳承
懷著對藝術的崇敬心情,1月13日下午,筆者參加了一場由微值和元創影視發起的影視主題活動「,一起回顧經典電影《百鳥朝鳳》。此時此刻,大家都只是一個偉大的身份——中國傳統文化的捍衛者,大家討論著,有時候是譴責,有時候又充滿了無奈,我們甚至不知道對手是誰,我們只知道,此刻,我們必須發聲。
吳天明導演的絕唱《百鳥朝鳳》,向我們傳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現在依然記得當鏡頭緩緩推開西北山水的那一刻,喟然的嘆息就從未停止下來,黃土地的淳樸和踏實穿越了歲月的長廊,彷彿一位滄桑的老人在娓娓道來當年的故事……這是一個無比沉重的表達,沒有哭天搶地的悲憤,也沒有聲聲哀怨,有的只是山路、塬坡、麥場、大黃狗和暗暗的揪心。
在電影《百鳥朝鳳》中,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西安青年演員王建飾演了「村痞」一角,與嗩吶隊「對掐」的一幕使整部影片達到高潮。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種文明和另一種文明激烈的對峙,看到了當下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理解、不接受,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艱難之險阻,看到了吳天明導演哀默而五味雜陳的內心深處。
好的電影,會引導人思考, 在多元文化爭鳴的當下,我們的根文化,正在消逝……事易時移,非人力可為。事實上,這種現象是社會進步不可抗力之下的必然,但一種文化的衰落總讓人多少覺得不安,嗩吶的淘汰從根本上源於大眾的選擇,只是傳統的匠藝化作一紙冷冰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有太多的遺憾;失傳的獨門絕活成為歷史書頁上的記載蘊含了無盡的惋惜;不再有年輕人願意繼承衣缽扛住無雙鎮嗩吶的最後一脈,這一刻,《百鳥朝鳳》這部電影已經超出了電影本身的意義,就如我們的青春,再美好,也終究會逝去。同樣,也會刻骨銘心、永遠懷念。
三、導演吳天明——信徒式的堅守
人的一生,是需要一些固執和堅守的。就如吳天明,他是一個導演,但我覺得他更像一個戰士,他為了藝術、為了某種執念、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信仰,做出了信徒式的堅守。我似乎看見,在遙遠的撒哈拉大沙漠里,一個虔誠的宗教徒,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一步一跪,眼睛裡閃爍著超凡脫俗的光芒,艱難地爬沿著走向他心目中的聖地……
四、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在哪裡?
堅守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才是對吳天明導演最高的致敬,在文化尋根的道路上,希望不是他一個人在苦苦堅守。此外,我也有幾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一、希望相關部門支持這樣的情懷、匠心之作, 給它們一個良好的土壤,建立起對它的文化保護;
二、希望電影從業人員,要有像吳天明導演這樣的信徒式精神,推出一些引發人思考的良心作品,而非爆米花電影;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要有這個自信和信心;
四、傳統不等於老套、過時,傳統是精華,對傳統文化的創新繼承或許是傳統文明和現代文共榮共生的一個最好的出路。
wendy
推薦閱讀:
※為何新電影《暴雪將至》的評價和口碑都不錯?你又是如何看待這部電影的?
※電影《羅生門》好在哪裡,對後世電影產生了什麼影響?
※殺破狼2的票房如何?
※為什麼大家對《肖申克的救贖》的評價如此之高?
※電影《白鹿原》
TAG: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