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麗萍遭遇papi醬,傳統演出行業是否已窮途末路?
(一)
當得知《孔雀之冬》要在珠海上演時,我告訴朋友們「一定要去看,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因為1958年出生的楊麗萍已近60歲高齡,不知道還能跳幾年。購票時發現官方渠道早已售罄,甚至還特意加演了一場,於是上淘寶加價買了號稱是最後幾張的票,但到場後目測上座率大概只有80%。
(在所有演員華麗謝幕後,楊麗萍又上演了一段獨舞,為觀眾預備了充足的攝影時間)
我對楊麗萍的印象還停留在「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所以發現她控股的雲南楊麗萍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雲南文化」)在新三板掛牌之後,頗感驚訝。
(二)
根據云南文化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報告,位居董事長一職的楊麗萍持有57%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與實際控制人。
然而雲南文化的資本之旅並不順利。早在2012年10月,深創投就向楊麗萍的公司投資了3,000萬元,並宣布要在三至五年內在A股上市。但由於A股跌跌不休,監管層在2012年11月暫停了IPO,時間長達一年之久。眼見IPO無望,公司又計劃借殼ST天龍實現彎道超車,但最終也由於各種原因而擱淺。無奈之下,雲南文化在2014年前往新三板掛牌,成為全國第一家登陸新三板的舞蹈演藝企業。
遺憾的是,自掛牌以來公司的股價從最高25元一路下跌至如今的6.69元。但即便如此,按照每股最新的價格計算,楊麗萍持有的股份價值依然高達1.4億元。而與此同時,兩次外部融資的發行價格分別為11.33元和14.30元,所有參與的私募投資基金和信託等資管產品全部被套牢。
雲南文化的主要業務是劇目演出,以2015年為例,該業務佔全年收入的70%,這是一家正經的演出公司。
(2015年收入了4,828萬元,中國最美孔雀的吸金能力依然強勁)
公司的凈利潤為449萬元,利潤率為9.3%。乍一看,這個數字比較正常,但有意思的是在深入研究之後,就會發現其中包含了高達1,320萬元的政府補助。
(三)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隨著經濟發展,文化水平和可支配收入也將相應提高,從而會促進文化消費。而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2012年起),演出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12-2015年之間下降了32億元。
這是因為在市場規模的估算中包含了事業單位包場的收入(劃重點),然而自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懲治腐敗就一直保持著高壓姿態。如果我們去看更能體現市場意志的票房收入,那麼2012-2015年之間則整體保持了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約7.1%,與同期的GDP增長相符。
行業能夠增長,自然會得到資本的青睞。自掛牌以來,雲南文化從外部一共融資7,236萬元,成績可謂不俗。但請別忘了這是建立在楊麗萍成名數十載、已成為走出國門的優秀IP的基礎之上。如果我們看短視頻的典型代表之一papi醬,僅僅火了半年就獲得邏輯思維1,200萬元的投資,這其中的待遇差別,讓人感慨。
(在2016年,秒拍的日均上傳視頻量已超過150萬,日均播放量達到17億次)
無論是楊麗萍的孔雀舞,還是papi醬的短視頻,其實都屬於內容創業,而此領域內當前最受追捧的莫過於短視頻和直播。在過去一年直播的亂象頻現和政策監管之下,2017年各路資本又開始將目光重新聚焦於短視頻。
(四)
前幾天看峰瑞資本的李豐專欄講內容創業,其中一段寫道:
每一輪「新」內容大爆炸都使內容比之前多出幾個量級。
但最大的問題永遠都是這兩個:
一、用戶是否能花同樣量級增長的「錢」來消費內容?反過來說,被多創造出來的巨量內容到底去哪兒賺錢?
......
二、內容消費者的時間是線性增長且有極限的,假如內容創業創造了十倍甚至更多的內容(包括視頻音頻這些不能迅速瀏覽的內容),時間哪裡來?......
- 《李豐專欄:800萬粉絲的咪蒙和500多年前的馬丁·路德 - 我如何思考內容創業》
撇開第一條不談,重要的是第二條。按照目前全社會內容的量級,消費者是根本沒有時間全部消化的,即便每一條內容都只是淺嘗即止,花費的時間也將是天文數字。所以,短視頻的核心優勢正是在於時間短,並且消費者從非常清楚自己需要花費的時間長度(成本透明,具體到「秒」這一級別),從而極大地優化了選擇成本。
從服裝消費的快時尚到文化消費的短視頻,人們的生活已朝著「快」這個方向一去不返,似乎驗證了武林中流傳已久的那句「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讓我們拋棄「優化選擇成本」這種看似專業的說法(雖然是我自己思考的結果...),從另一個角度出發。
在十四世紀初期,但丁按照嚴重程度重新排列了七宗罪,即人類罪惡的七種來源:色慾、貪食、貪婪、懶惰、暴怒、嫉妒、傲慢。在看一個事物的時候,我常常會看其是否和七宗罪有關,因為所有商業活動的基本單元就是人,只有回到人身上,才能看清其本質。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從古代一直存活至今的青樓和賭博(你這麼愛賭博,為什麼不買博彩股?),正式對應了色慾和貪婪。
「快」代表著「多」,更多的服裝款式和更多視頻數量。由於原罪之一的貪婪,只要條件允許(李豐在專欄中已講得很清楚,建議閱讀),人都是能獲得多少就拿多少,對自身的實際需求視若無睹。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快」這個趨勢都不會改變。
(五)
那麼楊麗萍所代表的傳統演出行業出路在哪裡?
郭廣昌的復星集團在2015年投資了加拿大的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這是全球最大的劇場演出公司,年收入已超過10億美元。太陽馬戲團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擺脫了傳統馬戲的範疇,創造出主題豐富的表演,例如以水為主題的爆款「O」和以性感和香艷為主題的「Zumanity」。另外一點是提高定點演出的比例,與巡迴演出相比,定點演出節省了大量的演員旅宿費用和設備運輸費用,從而能夠極大地提高收益。
(早些年在拉斯維加斯觀賞過的Zumanity,讓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劇場演出所提供的全方位深度體驗,是短視頻和直播無法比擬的,如果傳統演出公司一味地追求載體上的轉變,實際上是降低自身的維度去進行競爭。而以己之短搏彼之長,是註定沒有出路的。除了向太陽馬戲團這些國外的先進案例學習之外,現階段傳統演出公司並沒有特別清晰的突圍方向。真正的轉折點相信是在以VR為代表的虛擬現實技術實現商業化之後:在不犧牲體驗的情況下,極大地降低需求端成本(不必親臨現場)和供給端成本(不必巡迴演出),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規模效應。
即便上述的場景能夠發生,對於楊麗萍和短視頻來說,都仍然繞不開質量與數量這一對無法解決的矛盾。正如消費者的時間是有極限的,固定時間內能提供的信息量也有其極限,這是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物理限制,唯有通過不斷地創新去催生消費。然而真正的優質內容創作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太陽馬戲團利潤的70%用於創作新劇,往往耗時數年),且回報具有高度不確定性。這兩個屬性在我看來像極了醫藥行業,所以從投資的角度出發,我相信未來的演出行業會出現類似美國生物科技行業的併購機會。
想起《孔雀之冬》里的四個章節:垂死、死亡、涅槃、重生,這也許是對傳統演出行業所做出的一個預言。
我們正在進行首次公開招聘,歡迎有意向的朋友加入我們。
詳情點擊:
三錢二兩首次公開招聘:我們的目標是做消費品研究第一品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