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可視化供應鏈的思考
說起可視化,首先映入腦海中的是各種駕駛員面前的儀錶盤,開汽車的老司機根據儀錶板來控制駕駛動作和控制駕駛狀態,飛行員根據儀錶盤來判斷飛行動作和控制飛行狀態。很難想像缺少了儀錶盤的司機和飛行員該如何駕駛汽車和飛機。當然在汽車早期階段,肯定是沒有儀錶盤的,判斷汽車的車況及控制行駛只能靠老司機的經驗了,對於新手來講就比較挑戰了,只能祈禱汽車不要出問題,不然只能一籌莫展。汽車的順利行駛依賴整個車輛的集成管理系統,發動機、車身、動力系統、輪胎、座椅等缺一不可,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儀錶盤則利用電腦控制系統直接顯示了各部分的運轉情況,當車況出現問題時可以預警,促使駕駛員及時解決問題。
那回到供應鏈運營的可視化,業界有的稱之為供應鏈智能運營中心(IOC,Intelligent Operation Center), 或者供應鏈BI(Business Intelligence)分析,無論哪種稱呼,供應鏈運營和汽車的行駛具有高度的可比性,隨著全球供應鏈的發展,影響供應鏈運營的要素變得越來越多,客戶需求的易變性、供應網路的複雜性、突發自然災害等,對供應鏈的運營的彈性、響應速度、敏捷性等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如何管理供應鏈運營,使其向高績效方向發展,達成供應鏈的低成本、高可靠性、快速響應、敏捷性以及較高的資產效率等運營目的,顯然將供應鏈運營可視化是極為重要的。
提到供應鏈,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行業和公司對其理解都有差異,有人認為供應鏈就是物流,有人認為供應鏈就是採購,莫衷一是,也不必太強求其概念。但廣義供應鏈,即人們常說的大供應鏈,通常包括計劃、採購、製造、物流、逆向物流等環節,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將產品從原材料到製造為成品,直至交付給客戶的整個鏈條,其中又涉及到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相互傳遞。供應鏈支撐公司研發與銷售環節,管理的好壞影響到到產品研發的周期,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甚至影響到產品市場份額的獲取。
計劃通常包括需求預測、供應網路規劃、產銷協同計劃、分銷計劃等方面。涉及到的管控要點包括需求預測準確率、銷售機會與訂單轉化率、訂單與工廠匹配、訂單齊套率、庫存周轉率等。系統主要有與CRM系統中管理銷售機會至訂單的對接管理,SAP APO等,由於各家公司的計劃管理體系及行業特點不同,很多企業選擇了定製開發適合自身業務的計劃管理系統。
採購通常包括從尋源至付款的整個流程,供應商管理與協同,在供應鏈里起到鏈接供應商的重要環節。管控要點包括成本控制、支持新產品開發、尋源周期、供應商績效、合規度、合同、採購執行周期、付款周期等。系統主要為SRM系統,將主要採購活動通過系統管控。
製造通常包括自製外包的決策、製造基地的選擇、產能規劃、生產排程、質量控制、批次追溯等,此環節將原材料加工轉換為成品,是產生附加值的環節。涉及到的管控要點包括訂單生產周期、生產製造過程狀態、質量控制、在制品庫存、在線物料庫存、產能利用率等。主要系統為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System)系統,質量控制系統等
物流環節通常被稱為緩衝器,所有前段的時間延長在這個環節要盡量壓縮回來,物流包括進貨物流、倉儲、出貨運輸物流、逆向物流等。此環節涉及到的管控要點包括收貨及時及準確率、庫存準確率、安全監控、FIFO先進先出管理、存儲環境管理(溫濕度等)、不良品管理、人員許可權管理、成品庫存管理、成品發運管理(按時交付率、單據準確率、破損率等)等。系統主要為運輸管理系統TM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System)和倉儲管理系統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逆向物流主要為退貨管理,涉及到的管控點為退貨率、退貨原因分析、退貨處理等。系統管理功能包含在TMS和WMS中。
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可視化或者智能運營中心式的管理,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著眼考慮:
1)集成協同管理,整個供應鏈的集成類似於將汽車的零部件進行集成,將各環節進行整合,打通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使各環節有序運轉。這不僅包括企業內部的供應鏈職能集成,也包括企業外部與客戶及供應商的打通,避免信息孤島(silo),
2)定義各環節的管控要點及績效指標,具體實現方式為定義流程的關鍵管控點或流程KPI和業務KPI, 主要採用平衡記分卡的業務主體分析(包括財務、客戶、成長性、運營等指標),當業務流程運轉不正常時,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可以快速聚攏相關團隊解決問題,這裡可以利用目前的一些先進技術,如移動社交、雲計算平台等。
3)利用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業務模擬和數據挖掘,持續改進,持續修正具有真正意義的KPI。沒有完美的供應鏈,只有持續改進的供應鏈,而改進的基礎正是基於數據分析結果的。
4)考慮使用目前的先進技術來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與智能運營,包括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物聯網等。
5)考慮企業整體系統技術架構EA,並保留與企業其他系統打通的系統介面,包括與企業研發、財務管理、銷售管理等系統
6)關注數據治理,建立數據標準與規範,建立數據管理的流程與KPI,並設立專門的組織職能來管理數據,包括物料分類及編碼、供應商分類及編碼。這是所有可視化實現最基礎的根基。
通過實現可視化管理的供應鏈,就像行駛中的汽車一樣,可以得到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並通過數據分析技術,將供應鏈運營進行持續創新。
推薦閱讀:
※番外篇--如何最快套路拿下你要的知識點?
※《卓越供應鏈》導讀|(二)SCOR應用ABC模式
※這個副總水平高,作為日產和海馬的供應商,「日產汽車降價,砍掉海馬汽車的訂單」
TAG:供應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