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學:我的原則:只買最好和最便宜的,剩下的都是負擔
買東西要買最便宜的和最好的。中檔的就是垃圾貨,你背著是負擔。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它是一位母親教給孩子們的幾條常識之一,這位母親名叫裘麗琳。可能大家對這個人不是很熟悉,她的另一個身份是京劇名家 「麒麟童」 周信芳的太太。
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極端,但是由於最近剛好搬家,想起這句話頓時覺得:
說的太對了。
整理屋子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大量丟了可惜、帶著又是負擔的 「雞肋物品」。比如逛街的時候趕上促銷就貪便宜買來的衣服;網購的時候為了省運費湊單買下的小物件等等,我給這類物品起了一個統一的名字:
你以為以後會用上、但實際上永遠用不上的東西。
搬家的時候,看著這些雞肋就會糾結得要死。糾結過後便會安慰自己 「做人要簡樸,不能亂扔東西,萬一以後用得上呢?」。於是搬家的過程中又多了 3 個箱子。
「萬一」 這個詞真是害人不淺,就是因為這個 「萬一」,我的生活中不知道多出了多少麻煩。有的時候我甚至會祈禱那些 「萬一時刻」 趕快到來,不然那些東西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了。所以偶爾家裡的電器出點故障,我反倒會很開心,上次湊單買的電阻絲終於派上用場啦。
經歷了這麼多次擰巴的瞬間,我終於決定把裘麗琳講給孩子的道理納入我的原則中去。如果說之前寫的那篇《我的原則:花錢能搞定的事,就別浪費其他資源》講的是如何認清成本,那麼今天這個原則著重講的是如何提升效率。
一、對事
其實裘麗琳的這句話說的是購物方面的應用,類似的道理應用到工作上其實就是一種極簡主義:
只做最關鍵的事情,剩下的時間全都用來玩。
塔勒布在《反脆弱》這本書里對此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 「杠鈴原則」。也就是說,做事的時候,要把關注點放在兩端,而中間的部分則盡量忽略。要麼做最困難的事,要麼就乾脆什麼也別做,使勁玩。
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有一些吹毛求疵的 「完美主義者」。他們看同事的報告,會先看標點符號等格式是否有錯誤,而不顧報告的整體內容;看對方的幻燈片,會先看字體大小,而不是整體效果。而且以此為傲,認為自己是個關注細節的人。
我並不反感這類人,只是覺得這麼做很容易本末倒置。因為他們關注的點大多數就是無關緊要的雞肋部分,等在這方面耗費完精力之後,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於打磨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呢?也許他們都精力充沛吧,反正我做不到關注整體的同時打磨細節。
蘋果的軟體設計師 Bruce Tognazzini 在文章中提到過,iPhone 設計過程就充分體現了 「要事優先」 的原則。
iPhone 剛剛問世的時候著實驚艷到了許多人,但是在最初的版本中,iPhone 可是連複製粘貼功能都沒有的。原因就是因為喬布斯在開發過程中,只讓少數最優秀的員工負責開發關鍵功能,至於那些細枝末節,讓其他人隨後改進就是。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原則,很快檢驗自己是否把精力用在了最重要的事上。很簡單,你只要看看自己有沒有時間玩就可以了。如果說你忙到連休息的時間也沒有了,那十有八九你的精力分配有問題。不要說每件事都重要,那隻說明每件事都不重要。
二、對人
如果說對待事物時,杠鈴原則的兩端是 「要事」 和 「玩樂」。那麼對待他人時,杠鈴兩端可能就是 「生死相托」 和 「泛泛之交」。
這麼說其實一點都不誇張,因為我自己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即便從純粹功利的角度去考慮,也最好把注意力放在這兩類人身上。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事情,一種只能拜託絕對信得過的人,一種只是需要對方的舉手之勞。
比如前一陣子我最好的一個朋友,父親得了重病,需要朋友們的資源和幫助。雖然這個時候,他會給很多人打電話,但是我敢保證,關鍵時候能靠得住的朋友包括我在內不會超過十個人。
而如果是需要諮詢一些信息,了解一些方法,可能只要是說得上話的朋友,都可以在不打擾對方的情況下,去諮詢對方,並且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也許大家會說,那處於中間部分的事情怎麼辦?不至於生死相托,但麻煩泛泛之交的朋友又有點不好意思。答案很明確:
用錢去搞定。
這個時候金錢的高效和低成本就體現出來了。舉個例子,海外代購這種事情基本上就可以算到這個類別中。很多人要別人從國外代購的東西,其實真的省不了多少錢,而中間搭上的 「人情差價」 絕對划不來。搞不好還會落下個 「里外不是人」。
所以如果下次在這種事情上糾結的時候,就果斷花錢,這能給你省下不少心。
三、對自己
其實不論對人還是對事,歸結起來都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這裡之所以單獨列出一條,是為了補充說明這條原則在個人生活的幾個關鍵點上的應用。
1. 健身
常去健身房的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那些擁有魔鬼身材的人其實來鍛煉的次數並不多,而且每次來訓練的時間也不長。但是他們會很明確,這次訓練哪個肌群,做哪幾組動作,做完就走,絕不拖沓。
反觀那些身材一般的人通常一來就待很久,而且練一會兒休息一會兒,幾個月過後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改變。
其實健身這種事情同樣要遵守杠鈴原則。集中注意力,在短時間內狠狠虐自己一下,鍛煉過後好好休息和放鬆,這才是最有效的健身方法。
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減肥,就更不應該每次在跑步機上走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除了心理安慰之外不能給你其他任何回報。
而且你會發現,那些身材好的人,從來不節食。人家就是完成規定的訓練量,然後該吃吃該喝喝,照樣沒有身材臃腫。所以健身這件事上,短時間高強度的訓練遠比放羊式的方法見效。
2. 讀書
讀書這件事兒就更是如此了。要麼不讀,要讀就讀最好的。
讀書中最大的坑,其實就是 「翻翻」。這和買了中檔的雞肋貨是一樣的。有過這種翻翻書體驗的人都知道,雖然花了時間進去,但是讀完後腦子裡基本上留不下什麼東西。這種情況其實就是最大的時間浪費,有那功夫看個電影估計都比這個強。
如果說現在大部分人更習慣於讀文章而不是書,那就可以將這個原則遷移到公眾號中。要麼不看,要看就只看高質量的公眾號,其他的信息即便錯過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3. 英語
想必學英語的人大部分都有一本辭彙書,而且是那種背了一遍又一遍,基本上永遠沒背完的辭彙書。
其實這就是最典型的 「要做卻怎麼也不做好」 的實例,總覺得單詞得慢慢背,背熟了以後再去用英語。我們都知道,按照這個想法永遠背不完,更別說用英語了。
所以說學英語這件事兒,可能真的別循序漸進,用最短的時間搞定辭彙,然後就把辭彙書丟到一邊,直接用谷歌找資料。或者可以更狠一點,直接去看原版書,碰到不會的就查一下就好,真的比其他學習方法好太多。
總結一下:
對事:要麼做最重要的事,要麼就好好去休息;
對人:要麼深化已有的情誼,要麼拓寬交際的廣度;
對自己:要麼對自己狠一點,要麼對自己好一點。
以上我能想到的這條原則應用的場景,按照這個原則對比了一下頓時感覺輕鬆了許多,因為很多生活中的煩惱其實都是來自這些拖累人的雞肋。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回去整理一下衣櫃或儲物櫃,那些半年沒用過的東西就扔了吧,你以後會用到的概率很低,即便真需要用,到時候再買也比現在划算得多。
校訂:吳巍、姚色豐
推薦閱讀:
※508.讀書24~《五味》
※中國人,都應該認識這個孫子
※有沒有什麼20字左右的冷笑話?
※戲說乾隆有小說嗎?
※409.讀書10~擺渡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