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朗逸PLUS - 傳承,你值得擁有

dEsign.E | 只為開心的胡說八道。

三天前,「上汽大眾大眾品牌」公眾號推送了一篇文章:《全新朗逸PLUS 為你而來》。是的,請不要懷疑你的眼睛,這個公眾號的名稱就是那麼的繞口。

文章主要介紹了上汽大眾新推出的朗逸PLUS在六大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 - 設計、尺寸、空間、科技、能效、安全。隨後幾乎所有的汽車媒體都開始針對這六大特點進行瘋狂宣傳,而對於這款即將在北京車展首發的車型,我決定蹭一波熱度,簡單的聊聊自己的一些看法。

市場定位

在汽車消費群體中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嚮往B級車的尺寸,同時也嚮往高配帶來的便捷和舒適,但礙於資金約束,不得不在高配A級與低配B級之間進行權衡,一個個糾結的像處女座附身一樣(開個玩笑,處女座是最好的^_^)。作為媒體嘴裡A+級的朗逸PLUS,也許很好的滿足了這部分人的需求,將他們解救於水火之中,給他們打開了通往幸福的大門。

從個人角度出發,我更傾向於將朗逸PLUS定位為B-級,因為它實實在在就是一輛縮小版的PASSAT B8(後簡稱B8),車身尺寸僅在車長和軸距上與B8存在差異,其他幾乎和B8看齊。外形設計就更不用說了,更換平台採用新的設計語言,想不像都難,不過上汽大眾在設計上還是下了一點功夫的。

設計

除了乍一看和B8非常相似外,朗逸PLUS其實在設計上借鑒了許多集團內其他車型的設計元素。

車頭及腰線的設計上借鑒了即將國產上市的Arteon(即改款CC),中網採用下沉式結構,配合帶有稜角的前保險杠,整體感覺較B8更具傾略性,運動氣息更強。腰線方面,上汽大眾在Arteon原有腰線的基礎上,又額外新增了一條貫穿車身的第二腰線(如圖中紅色線條),這樣的設置也許是為了進一步賦予側麵線條層次感,但由於在幾何結構上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所以就最終效果來說,具有相似設計的全新BMW 5系做的更加出色一些。

朗逸PLUS的車尾設計比較有趣,第一眼看到圖片時,腦子裡就出現了一個念頭:「這個設計我肯定在哪裡見過」。這不是家族風格帶來的似曾相識,直到我在路上看到一輛A3和一輛凌度GTS,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凌度和A3的結合體。(請不要吐槽凌度的配圖,我實在是找不到凌度的高清圖...)

對於這樣的結合,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更加運動,層次感更強,更適合年輕消費者。唯一需要吐槽的是,朗逸PLUS採用了「虛假式」的排氣設計。雖然全世界的汽車製造廠商都在玩弄這個「小技巧」,但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喜歡這樣的做法,甚至有些厭惡,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想法和我一樣。

再來說一說內飾,朗逸PLUS在內飾設計上可以說走的比較「快」了,直接採用同樣即將國產的全新POLO內飾風格,直接與B8、高爾夫等大眾車型形成差異化,只是在配色方面略顯呆板,萬惡的米色內飾......如果能在配色方面提供更加多的選擇,上汽大眾也許能收穫一批更加年輕的女性客戶。

寫在最後

今年是朗逸的第十個年頭,朗逸PLUS全方位的升級,確實將該車系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第一款朗逸發布至今,各種銷量冠軍的頭銜使這款車成為各方的談資,也讓上汽大眾對朗逸PLUS給予了厚望,但作為「特供車型」的朗逸,是不是只能在銷量數字上有所作為?

高爾夫、甲殼蟲、MINI Cooper、911,這些經典的車型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設計上都具有傳承。高爾夫的C柱,甲殼蟲、MINI、911的車身設計,都在經過過無數次的換代後,依舊保持著傳承。而作為小半個自主車型的朗逸,是否也能在設計上有所傳承?如果上汽大眾要的只是銷量,那自然無話可說,但我相信朗逸會不斷的換代,那是不是可以把朗逸也打造成為屬於國人的具有傳承的經典車型呢?

傳承,朗逸值得擁有!

(文章同步更新至個人訂閱號designspecial,關注獲取更多信息)


推薦閱讀:

TAG:大眾朗逸 | 傳承 | 上汽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