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到380萬 9萬到7200萬:收藏圈中撿漏奇蹟

撿漏,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話,形象的體現在撿上,因為古玩界普遍認為撿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為,所以一說撿漏,大家都比較關注。

所謂「撿漏」,就是指撿便宜,用較低的價格買到價值較高的東西。

比如你只花了一百元而買到了一件價值一千多元的東西,這算是撿了小漏;而你僅花了幾百元或幾千元就買到了價值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上千萬元的東西,那就叫撿大漏了。

有人說,撿漏已經是一個傳說,能成功撿漏的並不多。這話說的不全面。因為,只要有人不懂,就有漏。天下那麼大,不懂的總比懂的人多,關鍵你是不是個撿漏的主。所以,還是那句話:想撿漏,沒問題,先把自己變成撿漏的主!

下面就盤點幾個讓眾多古玩人瘋狂的撿漏案例!

纏絲南紅瑪瑙朱雀鈕寶璽『叢雲』:1.8萬元變380萬

首先,肯定是這枚頂級纏絲南紅朱雀鈕寶璽,在2016年,這枚寶璽曾在西冷拍賣中亮相,但因當時考據問題並未證實出它的「真實身份」,現場僅以1.8萬的價格成交。而在2017年6月6日的保利春拍中,纏絲南紅瑪瑙朱雀鈕寶璽『叢雲』居然以380萬的價格落槌。

說是寶璽,實際上就是一塊小印章,而且,長相也是十分的Q。

這麼小的一塊印章,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魅力,竟能使土豪怒砸380萬元?其中的原因,自然與它的身世有關……

乾隆愛不釋手的寶璽

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都猜到了它的宮廷背景!沒錯,它就是乾隆皇帝十分喜愛的印章之一「清乾隆纏絲南紅瑪瑙朱雀鈕寶璽『叢雲』」。

從1.8萬到380萬,短短一年價值猛漲210倍,這絕對是2017年最勵志的撿漏故事。


一件和田玉籽料:500元變10萬

2014年的時候,北京有位陳先生經朋友介紹在某拍賣軟體上,以500元的價格買了一件和田玉籽料。

圖片來源網路

幾個月後,他拿著這塊籽料去鑒定,專家說:「玉質潤澤細膩,漢風十足的彰顯,刀刀沉澱在玉中,市值至少是十幾萬。」因為陳先生不太懂和田玉,這一結論讓他喜出望外,沒想到撿到了大漏!

5500克的昌化雞血石:1200元變300萬

2007年,武重機床廠的退休工人老高,退休後開始玩收藏,但一直買到的都是假貨。直到2008年8月的一天,他在一古玩城地攤上,淘了一塊重達5500克的昌化雞血石,下午碰巧有專家鑒寶,他拿去一看,專家立即願出50萬買下,但他沒捨得賣。

後來,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玉器雜項鑒定專家宋海還給其出具了鑒定證書。證書顯示,這塊昌化雞血石重達5500克,是民國時期產物,估價價格最少在200萬到300萬之間。


《山水畫頁》:30萬元變2000萬元

一位來自揚州的古玩收藏家杭先生,在朋友的介紹下在東北收購了鄭板橋的「瘦竹」,同時並一起購入了其他的多幅字畫。

回來之後請專家鑒定,花40多萬元購買的「瘦竹」是仿品,而花37萬意外收購的《山水畫頁》竟然是故宮國寶。更讓人「瘋狂」的是,這件出自故宮的國寶估計市價為1500萬—2000萬!

清末黃緞子袈裟:9萬元變7205萬元

這個可以說是文玩圈裡最具神話的撿漏事件了,事情是這樣的——

2005年在北京一場拍賣會上,標價8萬元的一件「清末黃緞子袈裟」流拍,被一位工薪階層的秦先生看中,最後他花費了9萬元把這件「袈裟」請回家了。

可能是命中注定,回家後,秦先生好奇的拆開了「袈裟」,結果在袈裟的夾層中發現了寶物!

之後經過鑒定,這件寶物是「緙(ke)絲陀羅尼經被」,是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的佛教用品,價值連城。

最後這件寶物在2011年8月的拍賣會上,以7205萬元的天價被拍下。從9萬到7200萬,這絕對是傳奇般的撿漏了!

看完上面的撿漏故事,大家有什麼想法呢?

在古玩圈裡 —— 漏是有的,就看你有沒有眼光撿了!很多時候我們口中所謂的「撿漏」,要麼是貪便宜一時衝動買下了,要麼就是新手啥都不懂,被奸商忽悠中招。

就像我一位朋友感慨:能在潘家園淘好貨的老手,熟得能和老闆一塊吃飯喝酒去了,哪裡輪得到我們這些愣頭青撞見大漏...

撿漏,從來就是一項技術活兒!是知識、眼力和膽略的綜合能力行為。當然,還得運氣好,能碰到。還沒到那個階段的玩友們,還是建議踏實點。

總之,還是上面那句話:想撿漏,沒問題,先把自己變成撿漏的主!

推薦閱讀:

奇石的市場價多少錢

TAG:收藏 | 古董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