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L威勢環球:差價合約和保證金之間的聯繫
在外匯市場中,差價合約已經成了很多專業交易者的重要投資方式,在差價合約流行之前,交易者在進行多個金融市場投資的時候,特別是傳統外匯市場的投資,是對資金量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而且各個金融產品都需要投資者開設相應的賬戶,如果想進行全球各市場的投資,就需要在不同的市場開設不同的賬戶,而差價合約的出現,為更多的個人外匯交易者提供了方便的交易模式,交易的品種更是多達數百種,包括股票、指數和債券等全球主流市場。
什麼是差價合約
差價合約(ContractsforDifference ,CFD),是從股票衍生並包含高槓桿效應的金融產品,泛指不涉及實物商品或證券的交換,僅以結算價與合約價的差額作現金結算的交易方式。在交易差價合約時,無論產品的價格是看漲還是看跌,交易者都可以下單進行交易,許多投資者將差價合約作為對沖其現有投資組合的一種方式,在短期的市場波動中避險。
差價合約讓交易者的某項資產的價格差異訂立合約,期限由開倉直至平倉為止,無需支付任何傭金、交易費用、計算費等,是一種靈活的交易工具。
差價合約最初只是大機構的一種有效規避證券風險的工具,現在,它已經成為全球零售投資者的一種普通投資工具。
差價合約交易是如何操作的?
在交易差價合約時,交易者並未買賣相關的實體資產,而是根據自己對價格上漲或者下跌的判斷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額單位的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債券和外匯期貨等。金融產品的價格朝著交易者預期的方向移動,則收益就以買入或賣出的單位數翻倍;如果價格向交易者不利的方向變動,就會遭受虧損。藉助差價合約來實現對沖投資組合是投資者經常用的一種策略,在波動劇烈的市場中尤其如此。
交易者還可以採用經紀商提供的多樣化風險控制工具來輔助交易,比如「保證止損」和「跟蹤止損」,可以減少交易者的損失範圍。
什麼是外匯保證金和槓桿?
外匯保證金是金融衍生工具之一,是以一定比例的資金在外匯市場以各種貨幣為買賣對象,對匯率波動的方向,進行擴大百倍以至數百倍的增值交易的金融衍生品,也稱槓桿式外匯。外匯保證金具有期貨的特徵,用於避外匯風險,即匯率風險。
槓桿是外匯保證金交易的一大特點,是交易者為增加初始投資回報而使用的一種工具,槓桿的使用方便也是外匯保證金交易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在槓桿式外匯交易中,購買比實際賬戶結餘價值更高的外匯合約時,需要作出現金擔保,槓桿比率越高,所需的保證金資本越少。
差價合約就是一種槓桿產品,換言之就是交易者僅需投入少量保證金便可以獲得遠高於此的市場倉位,也稱為「保證金交易」。交易者投入頭寸總額的一個很小的比例就可以進行一筆交易,同時享有市場波動帶來的全部收益和風險。採用保證金方式進行交易,充分利用槓桿原理做到以小博大。
例如,以100倍槓桿為例,當交易價值10萬美金的一標準手USD/JPY時,即投資者的交易總額是100,000,但只需投資者有1,000美元的保證金即可。
這種模式吸引了眾多投資者進行交易,少量本金就可以獲取更大的利益的槓桿效應也讓差價合約在市場上佔有更多的份額。
雖然保證金交易可以擴大消費者的收益,但同時也會放大虧損,因為它們按頭寸的全值計算,也就是說交易者的虧損額可能會超過自己投入的資本。在實際效益中風險控制也需要交易者重點關注。
差價合約和保證金
保證金是差價合約的特點之一,建倉時提交一部分比例的保證金,使投資者的資金利用效率提高,正因為加入了這種槓桿倍數,能夠吸引投資者以小錢博大錢,槓桿越多,投入資金就越小,能夠參與的交易者也就越多,外匯的流動性也會變大。
但是槓桿比例並不是越高越好,對於零售投資者而言,資金量往往很小,而且沒有實際操盤經驗和非專業的投資理念,在追求過低的保證金尋求高收益的同時也會有更高的風險存在,這種客戶很容易虧損。
英國FCA在2016年12月提出了1:50的槓桿上限之後,今年1月份,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為了保護零售投資者也發布了分級槓桿調用的公告,要將1:30設為槓桿上限,並限制向零售投資者提供或出售差價合約交易。金融產品的複雜性和過度的槓桿會導致零售投資者蒙受重大的損失,ESMA的這項干預措施也是解決投資者保護問題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工具。
保證金模式吸引了更多普通投資者進行差價合約交易,同時也帶給了差價合約交易的高風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