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學簡史(上冊)
序言
在華人世界,金庸可謂家喻戶曉。人們說起金庸,總是第一想起他的小說。金庸的小說固然是集大成者,但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寫下十五部煌煌巨著,而是借用小說之言,勾勒出了中國武學的發展線索,對中國歷史學、文化學做出巨大貢獻。
中國武學博大精深,在世界之林獨樹一幟,在今日的英語世界被稱為「功夫」。但中國武學史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片白地,學人說起,無不扼腕長嘆。
金庸先生憑藉深厚的學問、超人的才識,耗去十七年(1955~1972)歲月,寫出十五部歷史巨著,是為舊版。此後花費十年心血,專註於修訂工作,增加了大量歷史考據,刪改很多錯誤、不詳、無出處的記載,是為新版。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金庸先生以古稀、耋耄之年,再做修訂工作,打磨歷史之細節,是為世紀新修版。
金庸先生才學過人,筆力雄渾,我輩常有高山仰止之慨。筆者自知學淺,然亦願梳理中國武學之脈絡,故翻遍金庸全集,幾度春秋,方有斯文呈現於此,特向大方之家求教,不勝唏噓。
目錄
第一章 金庸小說的歷史排序
第二章 古典武學
第三章 經典武學
第四章 場能武學
第五章 量子武學
第六章 超弦武學
第七章 武學對其他科學的應用
第八章 中國武學的式微
第一章 金庸史書的歷史排序
金庸先生共有十五部史書,除了《越女劍》,其餘十四部取首字,恰成一幅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十五部史書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對聯便於記憶,然而並不是正確的歷史排序。在闡述中國武學簡史之前,有必要就金庸史書的歷史排序做一考證。
小說中明確提到歷史時期的,有十一部:
《越女劍》(春秋);《天龍八部》(北宋);《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南宋);《倚天屠龍記》(元末);《碧血劍》(明末);《鹿鼎記》(清康熙年間);《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鴛鴦刀》(清乾隆年間)。
另外《連城訣》《白馬嘯西風》《笑傲江湖》《俠客行》四部,雖然書中沒有明確的歷史時間,但根據字裡行間的記述,不難推斷。
《連城訣》記錄了一處大寶藏的史料,藏寶圖成於梁元帝時期,八百年後重現江湖,方有爭奪寶藏的血雨腥風。由此推測,《連城訣》的歷史發生於元朝。
《白馬嘯西風》記載,其間歷史發生於高昌古國的千年之後。「高昌國自鞠嘉立國,傳九世,共一百三十四年,至唐貞觀十四年而亡。」貞觀十四年為公元640年,由此推測為公元1640年之後,即明末清初。
《笑傲江湖》對朝代信息最為隱匿,但《鹿鼎記》原文:「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故推斷《笑傲江湖》的歷史發生於明朝。
《俠客行》記載,白自在曾評論前朝武林,提及峨眉、崑崙諸派,因此《俠客行》的歷史也發生於明朝。加之全文毫無日月神教、五嶽劍派的記述,故推斷在《笑傲江湖》之後。
綜上,大致理出金庸史書的歷史排序——
春秋:《越女劍》
北宋:《天龍八部》
南宋:《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元:《連城訣》《倚天屠龍記》
明:《笑傲江湖》《俠客行》《碧血劍》
明末清初:《白馬嘯西風》
清:《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鴛鴦刀》
第二章 古典武學
武字由一個止、一個戈組成,但意思不是止戈,若理解成「以暴制暴」就更錯了。古文里的止通趾,引申為站立,即「站著拿武器」的意思。
在「武」成為「武學」之前,最先是原始、簡單、粗暴的打鬥。而後是「武術」,打鬥上升為一門技術。再由「武術」上升為「武學」,即打鬥技術的學問。
因此,當人們認識到武術是「打到對方,而自己不被打倒」的時候,便初窺武學的門徑了。同時,這也是古典武學的核心理念。
《越女劍》記載的阿青,是中國武學史第一人。
據記載,阿青手持一根竹棒,大敗三千全副武裝的甲士,真乃「打到對方,而自己不被打倒」的極致體現。
阿青的劍法讓人嚮往,但由於時間久遠,文獻散失,其劍法來源已不可考。原著里說,阿青的劍法是一隻白猿教的,但猿猴顯然不可能創出劍法,故而猿猴應該受教於某位高人,如同《神鵰俠侶》中的大雕受教於獨孤求敗。
阿青的歸處也已成謎,劍法隨之失傳。《射鵰英雄傳》里的韓小瑩用的也是「越女劍」,二者只是名字相同而已。
驀地里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她凝視著西施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的說:「天……天下竟有這……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遠漸輕,餘音裊裊,良久不絕。
此後的秦漢、魏晉,雖然一直停留在古典武學時代,未能完成突破,不過誕生了很多武藝高強的刺客、劍士。
在這段漫長的歷史時期,武術的發展大致有兩個方向。
其一,在「打到對方」方面,專註於武器的改造提升。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器而鑄金人,漢武帝派遣張騫去西域尋找烏金,乃至漢末的各種新型武器,如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等,莫不如是。
其二,在「自己不被打倒」方面,專註於招式的艱深繁複。越是新奇詭異,越是立於不敗之地,後世袁士霄獨創百花錯拳,將該理念推至極致。另有閃避他人攻擊的技巧,後世瑛姑的泥鰍功便是此理。
但這兩個方向都存在致命的弊端。前者而言,武器乃身外之物,雖可起到錦上添花的功用,卻非根本。後者而言,一味追求招式奇詭,極易生搬硬套,創出很多廢招。《連城訣》錄有一段萬震山、言達平的比斗,狄雲在一邊旁觀,便發現二人招式華而不實。
言達平左手捏著劍訣,右手手腕抖動,劍尖連轉了七個圈子,快速無倫地刺向萬震山胸口。萬震山橫過劍身,以橫破圓,斜劈連削,將他這七個劍圈盡數破解了。
狄雲在旁看著,又想:「這七個圈子全是多餘,最終是一劍刺向萬師伯的左胸,何不直截了當地刺了過去?豈不既快又狠?萬師伯斜劈連削,以七個招式破解言師伯的七個劍圈,好像巧妙,其實笨得不得了,只須反刺言師伯小腹,早已得勝了。」
第三章 經典武學
經過漫長的理論積累和實踐摸索,加之達摩祖師創立少林已數百年,終於在隋唐時期迎來了武學的突破。
「武功」一稱的出現,意味著經典武學體系的建立。
「武功」是武術、功率的合稱。在武術之外引進功率的概念,是時代的一大進步,這意味著在追求「打倒對方,而自己不被打倒」的同時,更追求「更快速、更有效地打倒對方」。
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計算方法為做功除以時間。很明顯,想要提高功率,有兩個途徑,一是提高做功,二是縮短時間。
而這正是經典武學時代的濃鬱氣息。
在「提高做功」方面,以降龍二十八掌最為典型。丐幫於唐朝創立,降龍二十八掌(後經蕭峰、虛竹改良為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轟動武林。
降龍二十八掌乃天下至剛,輸出做功極大,同時消耗也巨。後世洪七公傳掌於郭靖時曾說:「別人招式有虛有實,你以為他是虛,他偏偏是實,你以為他是實,他又偏偏是虛,結果就是處處挨打。但只要使出降龍十八掌,管他是虛是實,你一掌打出去,他非要回招自救不可。」
在「縮短時間」方面,提出了「天下武學,唯快不破」的理念。該理念有很多人貫徹,比如南宋歐陽鋒,使出蛤蟆功有一個蓄力階段,一旦出手,短時間內輸出極大的做功,即便是齊名的東邪、北丐等人,也要避其鋒芒。再如清朝無塵道長,七十二路追魂奪命劍聞名天下。
在經典武學體系之下,人們追究做功、快速,自然會有疑問:最大的功和最快的速,邊界在哪裡?
做功的邊界,當屬傳自波斯的乾坤大挪移。乾坤大挪移是一門挖掘人類潛力的神奇武功,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里有過論述:一個人在極端環境下,往往可以爆發出平時絕無可能的力量,這門功夫就是挖掘潛力,在平時也能爆發出同等的力量。
因此,張無忌習得乾坤大挪移後,推開了密道的巨石,而且大大增加了習武的速度。
這乾坤大挪移心法,實則是運勁使力一項極巧妙法門,根本之理在於發揮每人本身所蓄之潛力。每人體內潛力原極龐大,只平時使不出來,每逢火災等緊急關頭,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往往能負千斤。張無忌練就九陽神功後,本身所蓄力道當世已無人能及,只以未得高人指點,未學高明武功,使不出來。這時學到乾坤大挪移心法,體內潛力便如山洪蓄谷後,得知如何引入宣洩通道,一開閘即沛然莫之能御。練九陽神功是積蓄山洪,此事甚難;而乾坤大挪移則是鑿開宣洩的通道,知法即成。
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是提高做功的另一種邊界,通過分心二用,直接將輸出擴大一倍。當年周伯通被困桃花島山洞,因為發誓打不過黃藥師便不出來,後經郭靖提醒,立刻大笑著跑出,因為「一個黃老邪武功再高,也打不過兩個周伯通」。郭靖、小龍女習得左右互搏,威力同樣奇大。
快速的邊界,沒有出現在這一歷史時期,而是後世的葵花寶典。
《笑傲江湖》記載,任我行、令狐沖、向問天、上官雲四人合力,竟然鬥不過東方不敗一人,若非任盈盈對楊蓮亭下手而致東方不敗分心,任我行等人勢必盡皆喪命。原著描述,其實在令狐沖看來,東方不敗的招式並非沒有破綻,但速度實在太快,令狐沖尚未來及攻其破綻,新招已然使出。
葵花寶典、辟邪劍法屬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武功,雖然效力可怖,但在理念上並未超越經典武學的範疇,在後世更先進的武學理念之下,並非牢不可破。這一點將在後文闡述。
第四章 場能武學
經典武學建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普遍以為武學的發展已經到了盡頭,此後的努力,無非是些縫縫補補的修正工作,諸如極為勉強地將力量、速度的邊界擴張一點點。然而人力終有極限,按這個路子發展下去,終有一天會止步不前。
時間來到北宋,狹窄的小徑突然連通了大路。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黃裳,他是場能武學的集大成者。
《射鵰英雄傳》詳細記錄了黃裳的經歷以及九陰真經的問世過程。黃裳將場能的概念引入武學,並完善了全新的體系,武學發展頓時提高了整整一個層次。
我們知道,空間之中存在各種場,最常見的是力場,後來西方還發現了電場、磁場等。黃裳閱讀道家經典,無意間創出修習自身場能的功法,後來人們習慣稱之為「內功」。在小範圍的空間內,若無其他影響,力場的分布是均勻的,而經過修鍊內功,竟可使自己蓄含的場能高於外界,卻又不發生散佚,便以凡人之軀,發揮出超人之力。
果然,黃裳一出手,橫掃整個武林。
後世的華山論劍,王重陽之所以技壓群雄,也是這般原理。周伯通對郭靖說,別人習武有其上限,而全真派內功沒有上限,只要練下去,就可以不斷提升。
周伯通又道:「你師父洪七公的功夫是外家中的頂兒尖兒,我雖會得一些全真派的內家功夫,想來還不是他的敵手。只是外家功夫練到像他那樣,只怕已到了盡頭,而全真派的武功卻無止境,像我那樣,只可說是初窺門徑而已。當年我師哥贏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尊號,決不是碰運氣碰上的,若他今日尚在,加上這十多年的進境,再與東邪、西毒他們比武,決不須再比七日七夜,我瞧半日之間,就能將他們折服了。」
場能武學有很多應用典範,包括元朝曇花一現的神照經,而最為有名的當屬易筋經、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
北宋是中國武學的井噴期,黃裳之前已有很多璀璨無比的姓名,他們對場能武學做出極大的貢獻,為黃裳的集大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典型代表有蕭峰的擒龍功,隔空取物,應用引力場;慕容氏的斗轉星移,以其之道還施彼身,應用超對稱場;後世還有對聲場的應用,如南宋黃藥師的碧海潮生曲、元朝謝遜的獅吼功;當自身場能高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將能量以脈衝的形式釋放出來,即為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和六脈神劍。
而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逍遙派的反場能武學。
場能武學的原理,是改變空間力場的分布,提高自身的場能,擊敗場能低於自己的敵人。當整個武林趨之若鶩的時候,唯獨逍遙派另闢蹊徑:有沒有辦法讓敵人的場能散佚,甚至吸收過來為我所用呢?
於是,北冥神功誕生了。
這門功夫雖然逆天,但習練難度固然極高,風險也是極大。
打個比方,有一高一低兩個容器,裡面都裝有液體,兩個容器間加一根皮管,組成連通器。高處容器里的液體會往下流,而北冥神功就是低處的容器。但如果高處容器里的液體溫度過高或者具有強腐蝕性,會不會就此毀了低處容器?退一步說,低處容器長期接納各種液體,容器內的混合溶液成分極為複雜,說不定還會發臭。再退一步說,高處容器就任液體外流嗎?稍微給皮管加一個塞子,不就行了!
以上原因,註定北冥神功一脈曇花一現的命運。此後,北冥神功果然迅速失傳,分支化功大法雖然傳於後世,被後人更新為吸星大法,但並未修正自帶的兇險基因,而且修鍊難度比北冥神功更甚。遍觀後世,也僅任我行、令狐沖兩人僥倖習得。
而任我行對戰方正,吸星大法失效;對戰左冷禪,吃了寒冰真氣的大苦頭;令狐沖受內力反噬,生不如死。這些都是明證。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井同學」
一個橫豎都是二的寫作者
http://weixin.qq.com/r/PjsbA3HEvCzDrTVg924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周伯通不是把九陰真經下卷撕了嗎,為什麼他在山洞裡還能教郭靖背書?
※為什麼《笑傲江湖》里的「葵花寶典」不讓一個女的練?那樣豈不不用自宮了!任我行傳給任盈盈多好!?
※岳不群真的是偽君子嗎?
※飛天蝙蝠柯鎮惡的性格是否只在金庸老先生所構造出來的江湖中存在?分析下柯老英雄人物性格,在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個人應該怎麼向這種耿直 無畏 言而有信的性格靠攏。
※武功與俠義哪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