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糾結記

從前有一個人,他很糾結。

他糾結於「該不該讓孩兒上學前班」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5歲正是兒童認知發展的關鍵期。走錯一步路,很可能會抱憾終身。所以,做決策時,不得不慎重,不得不糾結。

他想擺脫這糾結,於是打開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詳實地列舉了上學前班的好處,同時也指出了上學前班的風險。文章客觀而全面,是上好的參考依據。

於是,他更糾結了。

讓孩子上學前班?他想到了那些風險。

那不讓孩子不上學前班?他又捨不得那些好處。

最後,他終於發現:對於「幫他下定決心」這件事,該文毫無用處。

然後,他開始去找那些「能幫他下定決心」的文章。

他找到一篇文章:一位母親用親身經歷告誡大家,絕不要上學前班。他被這篇文章深深打動,不禁潸然淚下,但覺得這個故事沒什麼代表性,不能作為決策依據。

他又找到一篇文章:該文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地奉勸大家,絕對得上學前班。他左看右看,始終覺得這文兒像是教育機構的軟文,還是不能採信。

他又找了許多文章,問過了很多人。

而至到今天,他仍舊在糾結。

(全劇終。)

(演員可以出來謝幕了。)

聰明的讀者或許已經看出來了,

我想說的是:

故事中的那個人,

一定沒有關注《育兒降妖記》。

1.

說到學前班,我們需要先搞清楚一件事:

讓孩子上學前班的意義是什麼?

人們說:上學前班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我記得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說的是人一生的學習潛能,有50%都用在了3歲之前;另外有20%用在於3歲~6歲這個區別;6歲以後的這百十來年,咱們就只好用那剩下的30%了。

聽了過這席話後,家長們一個個的都方了。趁著孩兒還沒到6歲,還不趕緊多學點東西!「什麼?你家孩兒不上學前班?你這是要輸在起跑線啊!」於是前仆後繼地報考了各種興趣班。

最慘的是那些孩子已經過了6歲的家長。他們無不都痛心疾首,悔不當初,深感自己辜負了孩子,恨不得削髮明志。

穩住,別慌,先別急著剃頭。你還有我呢。

讓我給你解釋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院的調研結果:那些關於「發育關鍵期」的說法,有92.5%都沒有什麼理論依據,而是一群早教機構編出來的。

92.5%!實在駭人聽聞。

更駭人聽聞的是,這個數是我剛剛編出來的。

當然,哈佛大學也是我杜撰的。根本就沒有這麼一個調查研究。

我想說的是,在文章中捏造數據是沒什麼成本的。反正你們也不會真的去追究它的來源,對吧。

同樣的道理,剛才我說的那個學習潛能理論,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理論,很可能都是編出來的。咱們聽到這類說辭的時候,可得多個心眼。

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的確是存在的。兒童的學習能力比成人強,這也是客觀事實。也就是說,那個「學習潛能」理論,多少有些合理性,這是它能矇騙人的基礎。

而它擺出的50%、20%這類數據,就純屬忽悠人了。道理很簡單:學習潛能這玩意,根本沒法量化。我小學學加減乘除,大學學微積分,畢業了以後學溜須拍馬,你說我哪個時期學的東西更多?根本沒法比較,對吧。一切把不可量化的東西生生量化的行為,統統是耍流氓。

這個「學習潛能」理論最流氓的地方在於,它實際上有很強的誤導作用。它給人的感覺是,我得趕緊讓孩子學習,不給孩子報班就是耽誤孩子了。

但你想想看,孩子在班上都學了些什麼?漢語拼音有哪些,數字怎麼數,圍棋怎麼下。這些東西,早比別人學那麼一兩年,孩子的智力發育就能超前么?

實際上,即使不給孩子報班,他們也在學習:

  • 你從來沒給他們講過語法,但他們熟練地掌握了一門語言;
  • 你從來沒給他們講過牛頓,但他們自己領悟了重物下落、近大遠小、物質不滅等一系列物理法則;
  • 你從來沒給他們講過弗洛伊德,但他們自己便學會了察言觀色,能夠識別別人的興趣、甚至理解他人的內心;

諸如此類,不計其數。

孩子在生活中學到的東西,比在班上學的東西要多得多,也重要得多。而且,這些東西超級難學。

你想像一下:如果你不懂中文,要怎麼學習英語單詞?如果你不認識字,也聽不懂別人說什麼,要怎麼學數理化?

孩子們便是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艱苦地進行學習的。所以,不存在他們「學得不夠」、「學習潛能」被浪費了的情況。你讓他們花大量時間去學那些死記硬背的知識,反倒是浪費了學習潛能呢。

重申一遍:大腦的確有其發育的關鍵期。要把握關鍵期,請帶孩子多經歷、多體驗、多嘗試,這才是對他們的認知成長最有利的。

所以,上學前班有利於認知發展的說法,不成立。

2.

綜上所述,鑒於上述理由,我把我家孩兒送去了學前班。

是這樣的,聽我解釋,

我雖然知道上學前班不會提升他的智力,但卻有助於他適應學校環境。

上學這件事,對孩子來說是次雙重打擊:首先,他們要面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接著,他們還要在錯愕中進行各種艱苦的學習。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先讓他們上半年到一年的學前班。

然後,像是拼音啦、字母、數字啦、簡單漢字的讀寫啦,

他們該不會還是不會。

你想啊,人都有惰性。除非這學前班跟小學似的,又是作業又是考試的,否則,孩子沒什麼學習壓力,上課講的東西也就是隨便聽一聽,不會有多少效果。

但是,起碼在學前班走這麼一遭,他們對於學校生活也能多少有個心理準備了。

論學業壓力、適應難度,家 < 幼兒園 < 學前班 < 學校。你說我家孩不上幼兒園、不上學前班,到了歲數直接上學,行不行?行,一點毛病都沒有。

只是,從家一下跳躍到學校,孩子壓力會巨大,就有可能出現各種適應困難,信心不足,開局不順。順著「幼兒園 -> 學前班 -> 學校」這個路徑走下來,過渡會比較平滑,出現各類心理問題的概率會比較小。

所以,上學前班的意義是什麼?

平滑過渡。

這是它的最大意義。

3.

說了這麼多,我是想表明一個立場:

我認為孩子上學前班比較好;但是不上學前班,也沒有多大事。

上不上學前班,本來就是個兩可的事情。這個決定,不值得你那麼糾結,那麼焦慮。

很多機構都喜歡寫各種軟文嚇唬我們。所以我們總覺得自己走錯了一步,孩子就廢掉了。結果搞得我們養兒養得很緊張。

其實沒必要。

這個世界上,值得你糾結的事情並不多。

做好每一天就好。

推薦閱讀:

兒童戶外運動時期,是否已為孩子選好了工具?
小孩給孕婦讓座,她嫌臟不坐 。小孩一個舉動之後...驚呆了所有人!!
兒童遊戲成癮治療手冊
財商培養:說說孩子零花錢
多多成長日記20180308

TAG:早教 | 兒童教育 | 學前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