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機制不明的白菜說起

最近,因為一句「白菜的藥理學機制不明,而且也沒做雙盲,你吃嗎」,我被掛了,被掛的罪名還不輕,說我是「食品和藥品比較論」以及「對隨機對照試驗(RCT)的批判態度」,這位到現在都沒膽量露面的匿名用戶給我扣了這兩頂大帽子,然後掛出來示眾,自己躲在暗處好好爽了一把,但是問題是,掛不掛我無所謂,我被黑的再慘,該解決的問題還沒解決,該討論的問題還是需要討論,這一篇,我暫時不講雙盲,先從機制不明的白菜開始說起。

於貓:目前的中醫到底有多少是糟粕?

怎樣評價協和醫學院答主@於貓在回答中的食品和藥物比較論和對RCT的批判態度?

有中醫黑跟我辯論時說,機制不明的東西不能給人用,我反問道:白菜的藥理作用到現在還沒闡明,你吃白菜嗎?

這句話被一些人拎出來,說我科研素養有問題。

對此,我表示有話要說。

對於現代醫學體系下的葯,也就是西藥來說,葯與食物,確實不能這麼論。當然我也承認,就算是對於中藥來說,葯與食物也確實不能這麼論,但是,就一點值得討論的地方都沒有嗎,實際上,並不盡然。

中醫黑的攻擊範圍是廣泛的,他們對於中醫理論,以及中藥,都是持否定態度,比較溫和的黑,也是持「廢醫驗葯」的態度。醫先不討論,對於葯,中醫黑的態度是驗,而且是驗不明白就廢除,但是話好說,事情卻顯然沒那麼好做。

首先明確一點,任何複雜成分體系,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下,是不可能把機制完全搞明白的,就好像一個蘋果吃到肚子里,是怎麼被消化,發生了多少變化,其中有多少物質吸收進入了人體,它們的分子結構都是哪些,進入人體後又是如何代謝的,跟哪些蛋白產生了作用,又改變了哪些蛋白的作用,最終通過何種途徑排出體外,又有多少物質成為人體的組成部分,這些問題,目前沒有人能給出精確的答案,所以機制不清一定是絕對的,機制清楚是相對的。

明確了這一點,就從白菜開始說起吧,如果把白菜和葯相提並論,確實是有點遠,好,有人因此說我扯淡,不過稍安勿躁。

但是如果我說山藥呢,既可以做菜,又可以做葯,吃還是不吃,這是葯食同源中藥層面的問題,難道做葯的時候就不能吃,做食品的時候就可以吃,都是同一個東西,有什麼區別。

西洋參呢,除了葯以外的身份大概可以叫做保健品,沒事可以拿來泡水喝或者含著嚼兩片的,到底能不能接受,這是那種「感覺上沒啥毒性也確實沒啥毒性但不能作為食品的中藥」層面上的問題。

枳實呢,說白了這東西跟沒成熟的橘子差不多,只是沒人拿它當食品或者保健品,那就純粹是個中藥了,到這個層次,就好像不搞明白機制就不能吃了。

話說到這兒暫且記下,我們可以畫一個四象限圖,請注意,此處的四象限圖,是產生於現代醫學誕生之前,人類對於無急性毒性的動物或植物來源葯和食物的認識和區分規則(無急性毒性這點很重要,因為吃了立即不適或者致死的東西是不會拿來討論的)

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很多情況下,葯與食的區別和聯繫,都是靠古人長期吃著食用出來的,長期食用的意思,是指排除了急性毒性和部分長期毒性,一定程度和時間的服用狀態下可以確保對人體無毒害(這一點,很多中藥也有現代藥理學長毒實驗背書)。滿足這個無急長毒標準的(這一點是前提)動物或植物(當然主要是植物),有很多可以放到這四個象限中,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說,白菜就可以放在右下象限,而山藥處於右上象限,二者皆可食用,只不過白菜無藥效,山藥可以入葯,換句話說,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藥效的有無,並非是區別藥物與食物的絕對標準。

同樣的,右上象限,和左上象限的區別,也許就是山藥和枳實的區別,換句話說,可接受的範圍內毒性肯定沒有,對於藥效來說程度類似,一個做了葯,一個可做食物的原因,僅僅是山藥好吃而枳實不好吃而已,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區別。

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如果作為葯來說機制不清就不能吃,為何可以入葯的山藥,作為食品的時候卻可以不搞明機制隨便吃,難道我只要宣稱一個東西不是葯,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吃了?

第二,為何吃山藥可以不用搞清機制,而吃枳實就不行,二者可只有好吃不好吃的區別,要知道不好吃的東西硬吃下去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唯機制論判斷可用與否,是不靠譜的,是以偏概全的,是無法回答很多問題的。我問出那句「白菜的藥理作用到現在還沒闡明,你吃白菜嗎?」以此反駁唯機制論,道理正在這裡。

安慰劑的問題,戳這裡

於貓:隨機對照試驗排除中藥安慰劑效應?光說不練可不行


推薦閱讀:

阿膠只是「水煮驢皮」? ——這背後可是數百億的大生意
中醫中藥治療白睛溢血、眼球結膜下出血
關於性,扯幾句關於麻黃和「毒王」冰毒的
嘗一嘗 聞一聞 真偽優劣就認準

TAG:中醫學 | 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