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思維:做好用戶畫像,讓網路營銷更「高效」

今天洞察思維跟大家聊聊用戶畫像,談三件事:為什麼要做用戶畫像?為什麼你花了錢、花了精力,做出來的用戶畫像卻用處不大?做畫像的正確方式應該是怎樣的?

用戶畫像又稱用戶角色,作為一種勾畫目標用戶、聯繫用戶訴求與設計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戶畫像在網路營銷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往往會以最為淺顯和貼近生活的話語將用戶的屬性、行為與期待結合起來。作為實際用戶的虛擬代表,用戶畫像所形成的用戶角色並不是脫離產品和市場之外所構建出來的,形成的用戶角色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產品的主要受眾和目標群體。

為什麼要做用戶畫像?

在感情中,為什麼男女朋友之間明明相愛,但是還會有矛盾,是因為「我並不真正知道你到底是怎麼想的,需要什麼?」

在網路營銷領域也是同理,經常甲方認為好的產品賣點,消費者根本不買賬,甲方視角和消費者視角其實是兩個視角。我們如果不能知道消費者視角的話,推廣效率就會低。

企業要做用戶畫像的重要一點,是因為我們在做重要的商業決策、營銷決策過程中,畫像是權重非常高的一件事。

洞察思維為品牌定位的時候,是通過五個角度來綜合分析問題,這五個角度分別是:品牌、品類、競品、目標消費者和觸達渠道。

大家發現沒有,其實這五個分類裡面,每一個的背後都會有人群畫像的身影在。

為什麼你做的畫像沒有用?

很多企業認為目標人群越多越好,但今天我們面對的不是過少的選擇,而是過多的選擇,所以對於每個用戶來說,他在選擇品牌的時候是不是只願意購買功能?不是,他在購買功能的同時還要買的是情感的共鳴、身份的認同,有的時候甚至還跟價值觀有關。

比如,明明用的皮子可能都是同一頭牛身上的皮子,為什麼愛馬仕就能賣二十萬,淘寶的小店就賣500塊。明明是同樣的皮子,為什麼大家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錢去買奢侈品,買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買的是背後身份的認同,我要展示我是誰,我買的東西不單純買這個功能,我還為了顯示這是我的東西,所以「我」在這個事情中顯得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產品適合全人類,那麼所有人都會覺得這個產品不是那麼適合我的。當你的畫像越窄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話術更加的有針對性,他會覺得你是給我做的,而不是給所有人做。

用戶畫像應該怎樣做?

評估標準很重要,那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標準去判斷畫像有沒有用?

好的畫像並不是有一個固定的模型,沒有這樣的模型。畫像是為了解決問題的,所以畫像做到什麼程度是好的?

簡單來說就是,能不能幫我導出有直接因果關係的營銷決策才是畫像的重點。畫像應該是解決方案,而不是只是簡單數據的羅列。

而且我還要知道競品的用戶畫像,他們的行為共性是什麼?他們有什麼不滿的?他們有什麼特別滿意的?跟我相比我能不能去解決他們那些不滿意的點?

背後需要的數據,既需要我們用到一些平台或機構提供的用戶數據,也需要我們傳統的調研的方式,定量定性調研等等的方式來去還原背後的態度數據。

以上是洞察思維跟大家分享的用戶畫像的話題,畫像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數據化思維方式。


推薦閱讀:

都在談需求,到底什麼才是需求?
《聽梁寧,學習產品思維30講》之讀書筆記十一 用戶畫像到底怎麼做
菜鳥、微車,「BiBiC」 時代到來?
聊聊理想客戶畫像:客戶成功的那個「1」

TAG:網路營銷 | 用戶畫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