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北洋軍閥 第一篇 晚清 (二)晚清政治派別
要講清北洋軍閥淵源,還得講晚清的政治派別。
因為北洋軍閥始祖袁世凱出身於洋務派,卻未像其他曾李左張等洋務派一樣飽受儒學道統束縛,因勢利導,奪權成為了中華民國的總統。
正如梁啟超《五十年來中國進化概論》所言,中國晚清以來近代化有三期:
——「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遂有了曾國藩、李鴻章等主持的「洋務運動」;
——第二期甲午戰爭後,「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便有了康有為梁啟超之維新變法,袁世凱張之洞之立憲運動,孫中山袁世凱之辛亥革命
——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有了新文化運動。
晚清的近代化之主線為「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清末新政與立憲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開啟器物現代化之先河,戊戌變法提供製度現代化初次架構(君主立憲制),而清末新政是制度現代化之二次架構(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是制度現代化之三次架構(共和立憲制)。近代化以西方工業革命為濫觴,中國之近代化以學習西方為主。
面對五千年未見之變局與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中國國內的政治意見與理念與古往今來相同,呈保守、改良、革命三足鼎立之勢。
一是守舊派,有頑固派與前期清流派。
頑固派極度愚昧,迷信傳統儒學,又憎惡洋人,盲目排斥西方技術,視為奇巧淫技,更不願作制度之改良。
洋務運動時期頑固派倭仁掣肘洋務派李鴻章等,戊戌變法時期剛毅、徐桐等更聯合起來鎮壓維新派,把中國引進了政治黑暗時期;庚子事變時期鼓吹義和團,盲目宣戰,最終釀成八國聯軍侵華巨禍。庚子之亂後,頑固派被逐出政壇。代表人物有倭仁、徐桐、剛毅、端王為首的官僚及代表民間保守勢力的義和團。
清流派以李鴻藻、翁同龢為首。洋務運動時期,清流派雖不排斥引進技術,但重義理,輕實利,攻訐洋務派;且對國際事務知之甚少,對外盲目主張強硬。
清流派在甲午戰爭過程中盲目主戰。甲午戰爭後,清流派轉變思路,翁同龢支持康有為變法,瞿鴻禨支持立憲運動,後期清流派,已無守舊之實,基本加入了改良派。
二是改良派,主張以改良、而非革命的方式促進中國近代化。
改良派有溫和與激進二種。
溫和改良派即洋務派,代表人物有恭親王奕、文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劉坤一、榮祿、袁世凱等官僚,張謇、湯壽潛、盛宣懷等士紳階層,主張進行穩妥激進的改良。洋務運動時期,奕、文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是洋務派領袖,他們主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師夷長技以自強,實現器物近代化。
戊戌變法時期,洋務派一度支持維新派,但由於維新派過於激進,洋務派最終與之決裂。
庚子事變時,洋務派反對向列強開戰,發起東南互保,以保一方。
清末新政時期,袁世凱、張之洞成為了洋務派領袖,推行新政,以實現經濟、政治、教育近代化;1905後袁世凱聯合士紳發起立憲運動,成為國內立憲派。
辛亥革命期間,因不滿滿族少壯派專政,洋務派、立憲派等紛紛加入了革命陣營,成為推翻滿清的主要力量。
清末新政和立憲運動則造就了袁世凱美好的名聲,他搖身一變成為了中華民國總統。
激進改良派即維新派,代表人物有光緒、康有為、戊戌變法時期的梁啟超、譚嗣同等,主張制度急進、迅猛的改革,以實現君主立憲制;他們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完成政治近代化,並發起了戊戌變法。
但由於變法過份迅猛,超出了社會容忍範圍,維新變法失去了洋務派和地方官員支持,最終崩潰。
變法失敗後,康、梁走上保皇道路,成為保皇派。清末新政期間他們參與了立憲運動,成為海外立憲派,但一直不容於國內立憲派。
辛亥革命後,梁啟超轉為共和者,並在護國運動中功勛卓著;康有為仍固執於保皇,後參與張勳復辟,成為了笑柄。
三是革命派,代表人物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章太炎、陳其美等職業革命家。他們主張武裝推翻滿清,以實現共和制。
革命派與維新派登上歷史舞台,然一直不容於國人;直至庚子事變後,方才得到國內外支持;最終革命派與立憲派聯合,在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滿清。
派系之間並非涇渭分明,因為政治理念可能變化,且交織著政治利益。
慈禧太后于洋務運動時為洋務派,戊戌變法時一度是維新派,戊戌政變與庚子事變時為頑固派,清末新政時為洋務派與立憲派。
甲午戰爭後,清流派如翁同龢轉為了維新派;張之洞、張謇等出身清流派,後轉為洋務派。孫中山一度為維新派,後入革命派。即使是同一派系,因政治利益也爭鬥不休。例如李鴻章與左宗棠、袁世凱與岑春煊盛宣懷等。歷史人物之複雜性,可想而知。
而除政治理念外,民族理念亦呈分流之勢。
在太平天國運動後,漢族官僚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借勢而起,隱隱呈割據之勢,這開了北洋軍閥割據的先聲,同時漢族勢力日益消弭滿族權勢,庚子事變時期的東南互保更嚴重削弱了中央和滿族的權威;清末新政時期,張之洞督鄂、袁世凱督直,漢族權臣勢力更大。
然無論頑固派、洋務派、改良派、革命派,均很少有極端漢族勢力,即使呼籲「排滿」的孫中山革命黨,亦從未有過激進民族主義行為。
但滿族卻有極端滿族勢力。
滿清統治者有著雙重身份,一面代表了中華民族、中國的領土與主權,一面又代表著統治中國的部族。
滿清在建國後,總體上秉承了滿漢平衡的原則。慈禧太后奪權後,由於洋務派官員在地方做大,中央權力削弱,成為了」名義上的共主「,所以太后還知道滿漢平衡,以免失去支持。
然滿族中不乏極端滿族主義者,如頑固派剛毅所呼「我家之產業,寧可以贈之於朋友,而必不畀諸家奴」。慈禧太后逝世後,極端滿族勢力(滿清少壯派載灃、鐵良、良弼、載澤、善耆等)掌權,他們任意剝奪漢人利權,最終引燃了辛亥革命,毀了大清。
當時之中國,便在保守、溫和改良、激進改良、革命四派政治勢力與滿漢的民族之爭之間展開。
此外略述下民間結社。
古代中國之官府權力僅延伸至縣一級,鄉村仍依傳統鄉紳管理;民間對於近代化之掌握滯後於精英。洋人深入中國腹地,引爆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是保守傳統的觀念的一次逆襲,再兼陰謀家慈禧太后和頑固派等操縱民意,這釀成庚子浩劫。
如果說近代化是大勢所趨,則鄉村之近代化亦是大勢所趨。如何向民間傳播近代化之器物、制度與觀念,正是袁世凱、孫中山及蔣介石等國家領導人的任務。
遺憾的是,整個晚清、民國均並未能實現。
推薦閱讀:
※洛城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