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排序:Kano模型完整手冊(精華版)

作為產品經理、項目經理的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 無論進度怎麼趕,需求列表一直不停的在增加
  • 用戶似乎什麼都想要,但是不可能所有功能都一併開發、上線
  • 你弄一張產品的路線圖好讓所有人清楚需求實現的順序,但是無從下手

面對這些問題,你需要一個需求排序的方法來幫助你,而Kano正是一個你可以參考的方法。

本文來源於[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Kano Model - Folding Burritos](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Kano Model - Folding Burritos),基於原文進行了翻譯、轉義,本文截取了比較核心的內容方便讀者快速閱讀、了解Kano。


滿意度 vs 功能性

當提到Kano,首先要了解的是Kano的「滿意度」度量。「滿意度」是用來度量用戶的某個需求實現後,用戶的滿意程度。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級別:

另一個重要的度量維度是「功能完善程度」。「功能完善程度」是用來度量某功能被實現的程度。可以被具體分為以下幾個級別:


Kano核心分類

了解了這兩個度量維度後,我們就可以引入Kano的核心概念。基於以上兩個度量維度,我們可以組成一個象限。通過這個象限我們可以了解到用戶是如何感覺產品的功能的。

通過「用戶滿意度」以及「功能完善程度」兩個維度的組合,我們可以劃分四種不同類型的需求:

  • 必要型:如果沒有這個功能,用戶會認為這是件未完成品,沒法使用。這類功能需求屬於用戶的基本需求,這類功能做得再怎麼好,用戶的滿意度也不會提升。但是,如果這有這個功能,產品又無法使用。例如:汽車需要有剎車;手機必須可以打電話。針對這類需求,當達到一定程度,你不需要再過多的投入。
  • 期望型:這類需求與用戶的期望契合度極高,該類需求實現程度越高,用戶的滿意度也越高。例如:汽車的行駛里程越遠,用戶的滿意度越高;手機的儲存容量越多,用戶的滿意度越高。針對這類需求,功能每提高一點,用戶的滿意度就可以提高,要集中投入。
  • 興奮型:你是否有試過在使用某個產品後,驚呼產品的設計太聰明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能觸發這類感嘆的功能需求就屬於興奮型需求。例如:你第一次使用iPhone,谷歌、百度地圖的時候。針對這類需求,它會成為你產品的亮點以及差異化的點,能極大的提高用戶的滿意度,但是同時也要付出大量的研發成本。
  • 無差別型:這類需求的有無對用戶來說無關痛癢。例如:你是否有經歷過辛辛苦苦實現了一個功能,但是完全沒有用戶使用?這就屬於無差別型需求。針對這類需求,要避免投入了,將精力轉移到其它類別的需求上面去。

當了解了Kano的需求分類後,這些需求的分類可以指導我們基於不同的需求類別,對需求進行排序:


如何實際操作?

了解來Kano的基本還念後,我們可以根據以下步驟進行Kano需求排序的實際操作。


第一步,選擇要進行排序的需求以及用戶

我們的需求列表中往往有著不同類別的需求,有的是需求是關係到最終用戶的,有的需求是運營、管理層相關的(例如:銷售報告),有的是償還技術債的。

Kano方法比較適合與最終用戶直接相關的需求,也就是說要這些需求最終用戶是可以直接感知、操作的(而不是針對於產品的運營人員、管理層的),因為與最終用戶直接相關的需求可以給產品的發展帶來最大的動力。


第二步,向用戶提問,並獲得回答

這是Kano關鍵的一步。如何向用戶提問,如何收集用戶的回答將直接影響到需求排序的結果。

Kano定義了一對簡單、清晰的問題。針對每一個需求,我們都向用戶進行提問:

  • 如果我們的產品加入這個功能,你覺得怎麼樣?
  • 如果我們的產品沒有這個功能,你覺得怎麼樣?

你可能已經發現,上面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具備功能」的情況,一個是「缺少功能」的情況。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我們讓用戶從以下幾個答案中進行選擇:

  • 很好
  • 還行
  • 無所謂
  • 不太好
  • 不喜歡

另外,針對每一個功能,我們還要向用戶詢問一個問題:

  • 這個功能對你來說有多重要?

你需要引導用戶在1-9(1為不重要,9為極其重要)之間做出選擇。


第三步,分析回答結果,完成需求排序

根據用戶的回答,我們可以對結果進行量化,從而方便後續的排序過程。具體的量化過程為:

根據以上量化的結果,我們將得到以下的一張表格。在這張表格中,我們將關注正向的回答(即>0的部分),這樣的劃分可以幫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需求上面。

基於以上的表格,我們對每一個需求計算以下分數:

  • 「具備功能「問題的得分:計算所有用戶該問題得分的平均分
  • 「缺少功能「問題的得分:計算所有用戶該問題得分的平均分
  • 「功能重要性「問題的得分:計算所有用戶該問題得分的平均分

根據以上「具備功能「問題的得分以及「缺少功能「問題的得分,我們可以在以下的圖中彙集我們的需求進行需求排序分析:

在上圖中,我們再疊加「功能重要性」的分數。為了更好的可視化,我們將根據需求的重要性,來調整上圖中點的大小。

根據以上結果,我們可以根據必要型>期望型>興奮型>無差別型的順序對需求進行排序:

假如在同一類別下有多個需求,我們將根據需求的重要性進行額外的排序。至此,我們根據Kano方法,得到了一個排序後的需求列表。


寫在最後

Kano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並可執行的需求排序方法。但是Kano方法也有其局限性:

  • 不同類別用戶(最終用戶、內部用戶)的反饋不能簡單的放在一起進行排序,需要干係人進行判斷
  • 「期望型」需求的優先順序別在某些產品中可能比「必要型」要高
  • 需求類型的劃分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例如:iPhone在2007年是「興奮型」的需求,但是放到今天已經變為「必要型」的需求

總之,工具怎麼使用,還是要根據項目、產品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調整。There are no silver bullets。


pstrike 2018.01.18 於廣州海珠

*【尊重版權:轉載之前請先聯繫我】*


推薦閱讀:

PM08|項目啟動之前的那些事
項目管理碎碎念系列之一:干係人管理
項目管理必備!項目管理十大模版—Excel甘特圖(可直接套用)
項目初期的常見風險
各種評價報告內容

TAG:產品經理 | 產品需求 | 項目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