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循環論證」的歷史課本的價值在哪裡?
微信公眾號看到一篇(如何證明歷史課本的邏輯是錯誤的),然後上知乎一搜,果然一堆帖子。
先說我的結論,這樣不想往下看的就不用浪費時間了。
歷史和政治,實踐性、藝術性遠大於理論性、科學性,實踐的目的論和方法論,比論述原因的本體論/還原論,要重要得多。
讀歷史課本,要從歷史政治人物與組織的目的論的角度讀。不要執著於追求真理性。
比如就近代史現代史,1840-1949 這100年來「各路人馬PK,TG最後贏了」這個事的論述:
——從理論的、學術研究的角度,從研究「是什麼」,「為什麼是」的角度:歷史課本是有問題的,不合格的(或者至少可以說,歷史課本的目的不是這個);
——從目的論,方法論的角度,從「為了誰」,「怎麼做(方法、步驟)」的角度:歷史課本是完全合格的。從實踐者的思路目的,到策略手段,到大致結果,都是清晰明確的,沒有藏私和矯飾,這是可以用來教學的(反推,當初歷史課本的編寫目的,應該就是傳承造反方法和實踐,而非培養辨析理論的學究)。
搞理論需要的邏輯,是因果邏輯清晰,重視本體論,所以鄙視目的論這很正常。
要科研就是要有超脫世俗問題的好奇心,不是太關注利益問題。
但世俗問題,總還是有人關心的,而且也是有大師的。
一切符合「接受美學」的領域:軟體(符合涉眾利益),商品銷售(讓客戶買單),電影(讓觀眾),戰爭(讓對手中招),宗教(讓信眾死心塌地)目的論+方法論是必須的,而且也是要經過刻意練習,才能後天習得的。
這些領域的大師,都是「目的論」和「方法論」的高手。讓這些高手講理論,講道理,也許講不出什麼太新奇的來。
所以,中國電影拍不好,也許恰恰是和鄙視歷史課本一樣,從上到下,從領導到導演,骨子裡太重視理論高度,鄙視或者忽視目的論和方法論。
所謂職場的學生氣,很多就是在學校學「是什麼」「為什麼」太多,目的論的思維方式「為了誰做」,「做什麼,怎麼做」學得太少。
同樣是寫程序,在學校是做科學計算,在公司是做軟體工程,首先就是要把思想轉變到目的論。從願景到業務建模到需求規約,先解決軟體「為誰而做,賣什麼」的問題,然後是怎麼寫的問題。
回到歷史課本。從目的論的角度看看。
首先,用幾個簡單類比放在前面
政治組織,政治綱領,就是安裝在人群的軟體
造反,相當於看空做空現政權的政治經濟穩定性
然後,說說「各路人馬PK,TG最後贏了」這個事:
1 願景與老大(目標組織)定位
主席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在教科書里印象中是打散了穿插到各章節了。其實不必,完全可以直接貼在最前面。
這簡直是軟體開發「」找老大、做願景」,揣摩涉眾利益的範本和經典啊!——項目經理,當如是!
就不引證了,簡單說,準確找到了待開發系統(黨,國家)的目標客戶群體——中國的貧下中農(已經破產)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即將破產)。
通過分析願景,主席找到的老大是中國農村已經和潛在破產者,這個群體人多,而且充滿了力量,值得為他們開發軟體!
那麼主席要做的,就是看空做空全國,甚至全世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政治經濟穩定性!(誰說「沒有人靠看空做空自己的祖國發家的」,那是資產階級!看看無產階級是怎麼想怎麼做的!)
注意:這是1925年寫的!29-33大危機還沒來呢!已經清晰定位了涉眾,而且在為這個時代風口下注了!
涉眾利益主席的總結太精闢了:「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
更直白一點的願景,就是歷代造反者都要承諾的:「耕者有其田」。(人人有一份產業的小資國)
注意,這是主席找到的涉眾(老大)的利益,其他涉眾利益,是不管不理的,或者只兼顧的!
比如,買辦和大資憎恨TG毀了他們在租界的精緻生活,不應該革命,手段太暴烈;這就好像得糖尿病的老頭給可樂公司提意見,應該少放糖,少加氣一樣。
老大找到了,下面業務建模,或者說組織建模。
系統邊界的辨析(第一版系統的邊界在哪裡:到底是世界革命,還是中國革命,在中國的城市還是在中國的農村?)在《中國的革命戰爭戰略問題》里說的清楚:這開篇排比句,同樣經典:
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革命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革命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中國革命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我們現在是從事戰爭,我們的戰爭是革命戰爭,我們的革命戰爭是在中國這個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國度里進行的。
系統用例。
待開發系統的V1.0版 系統用例就一個:土地革命
用例規約就不細說了,值得一提的是非功能需求其實定的蠻有意思的: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
請注意,這種「不是、不是……」的否定式思維方式,這才是戰略指導、領袖的大家風範,相比之下,現在流行的某些領導「既要XX,也要OO」 的加法式思維方式,像個完全棒槌的甲方。
分析工作流。
這一步開始進入系統內部,強制思考系統的核心域:待開發系統到底什麼功能才是不得不被開發,而不是去購買(現場貨架系統)的理由?
TG(當年)的分析模型:核心域概念就是階級鬥爭,圍繞這個的支持域還有: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
帶著核心域透鏡,每個域里還有更深入的分析類概念:生產資料、所有制、分配。割據、游擊戰。
詳細的分析類圖,就不畫了,以後閑得蛋疼了再說。
這些核心域與必要的支持域,都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市面上沒有,所以不得不自己動手開發、編寫、運維的軟體。
做到這一步,才可以動手開發。
——那些BS階級鬥爭卻侈談革命的理論家注意了,沒有這個內核,開發出的這個軟體(黨),都不是必須的了,就是可被競品替代的了(國民黨,中國青年黨,一貫道)。。。
如果拿掉這個內核的核心域,去試圖復用其他支持域組件,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最後,才是設計,動手干。
也就是落地的策略、架構(各大區的政治工作,軍事工作,財經工作),如何實現分析模型。
——略過。
——因此,TG為什麼取勝:
涉眾利益揣摩得最準確充分;
老大定位的清晰,滿足於老大願景、用例實現得最徹底最堅定;
核心域概念提煉得恰當合理。
設計模式運用自如。
開發團隊人才隊伍建設給力
——最後,整個世界的時代風口是戰爭與革命。
成功無定式,但成功有套路和規律。
新課本不論,自己學過的教材,這些要素還都在,所以說,讀了是有助於實踐的,所以教材也是合格的
(補充一下 KMT為什麼失敗:
其實是MT作為一個天然組織低劣的系統,天然是分散式的,失敗也是分期分批失敗的,並沒有單點故障,還是可以的-_-:
——喪失縣以下基層組織和農村(1927年清黨)
——喪失文藝宣傳思想陣地,喪失對青年的影響力(30年左聯成立)
——惡性通膨,公教貧困化,知識階層反水(抗戰、幣制改革)
——軍事失敗(48年以後)
KMT要想翻盤,再給個別1 2次機會是根本不夠的,每個領域吃1 2個大補包也是沒戲的。這種系統與其重構(25-27請蘇聯和TG代勞重構了部分子系統),還是推到了重來算了。)
回到課本問題,讀一本書要順著方向,讀其精髓,不要讀錯了方向,甚至去刻意找糟粕。兩種思維方式要切換自如(我不是雙子座):
1 做學問就是學問「是什麼」,「為什麼」。讀思想性,科學理論的書,也要從本體,本質角度思考,不要抱著功利性;
2 做實際工作,讀實踐性的書,要從目的論的視角讀。就是要學目的論的思考方式,「為誰做」「做什麼」「怎麼做」,不要太思考背後多層面的原因問題。
所以,我很奇怪那些只指著中醫五行理論罵,卻無視療效的人。
從目的論的角度:
1 五行理論是中醫的核心域,站在系統之外的人都是涉眾,沒資格罵分析設計工作流(只有在中醫系統內部的開發者,為了改進中醫療效,才會去分析核心域);
2普通人的視角任何醫最重要的是療效,我管你是刺激我自愈,還是你的理論是什麼,要是你念外星咒語就能治好我的病,那最好了)
對待歷史課本也一樣。
推薦閱讀:
※《微服務設計》閱讀筆記(七)測試
※【韋瑋Python分享合集】如何快速掌握Python編程基礎實戰?這裡有你掌握Python編程世界的秘鑰!
※10 個技巧促使你的 Git 的技能上一個台階
※一個產品累積的測試用例越來越多,跑一次完全的回歸時間越來越長,如何有效管理巨量測試用例?
※Windows 10原生應用將迎來獨立Insider預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