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0.4 整晚在山上大舅家的一些思考

一、突然發現自己變了---不純粹了

突然發現自己真的變了。以前擔心自己生存。現在沒那麼擔心。

以前,生存的擔心其實不純粹,還抱著發展想法。

可你讀書把自己能讀成什麼樣?不知道,也許變成高人,也許變成書獃子。

但是以輸出為目標就好了。

比如這個階段的研究任務是怎麼樣。至於很多其他的讀書,讀文學、歷史。

害怕寫作。沒法堅持寫作。

寫作和研究的精神沒了。

這是最要命的。

二、日曆翻得越來越快

08年,北京奧運會,我初中畢業。12年,倫敦奧運會,我高中畢業。

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我大學畢業。

我的生活至今為止,自我意識開始,是四年四年地算。

知乎有個問題--「有哪些能力是讀書沒法學到的?」

- 1.人際交往中的期望值管理能力

- 2.閾值自控意識

3.應對主觀時空扭曲的能力

的確是。

工作9個月,我回憶起我的生活,糾結少了,那麼轉變也少了。

務實多了,務虛也少了。

未來似乎是可預期的,至少在經濟生活。

但是總有些不對,似乎有些問題,我總是無法回答我自己。

我的使命在何方?難道真的是教學嗎?幫助別人改善生活嗎?

應該不止於此的。

我討厭自己那種重複的句式,以前。。。現在,,以前。。。現在。

我活在了一個穩固的系統。

我還想知道系統之外的事情。

會不會把人生看的太透了?

電影或許不只是娛樂而已。《沙漠之花》不只是一個關於掙脫束縛的故事。與你無關不是與你無關。她與我有關。沃麗斯最終沒做時裝模特繼續賺錢,而是回到非洲,幫助女性解放。

讓自己變的有錢,絕不是我唯一的目標。

《羞羞的鐵拳》,男女互換身體,女性的心態是否駕馭地住男性的身體。這個電影不在於他的熱血、搞笑,在於它的題材,拼爹,黑幕,我們身邊的事物。山上練武也是,我們熟悉了這樣的故事。

我還是喜歡從內容上去思考問題, 而不是形式。

過去的真的就這麼過去了嗎?

暑假,積蓄沒有一萬的時候,我發現,我還是很淡定的。這個小目標實現了之後,我購置了電腦,購置了顯示器。

或許我本身也不需要這麼多東西。

爸爸說:要多為自己考慮。

但是我不是不喜歡為自己考慮。而是為別人考慮就是為我自己考慮。因為別人就是我啊。你說,買這麼多東西,不用出去我也覺得可惜。

那麼多飲料粉,那要不帶著學生一起喝了,反正我自己一個人喝著喝著也沒意思了。

這麼多的書,我自己看不完,要不掃描起來,變成電子版,不就有更多人可以看到了嗎?

利潤真不是最重要的。

三、對錢

目前階段來說。

對錢,似乎沒有最開始那麼大的賺錢渴望。

讓我一心想著賺錢,除非一件事情發生,那就是我欠下很多的錢。比如我要買棟房子。

真正最大的變化。是胃口變大了吧。

今年春天相思鳥都抽,現在金白沙都沒勁。所以,逼自己抽軟白沙,知道不好抽,但也抽,也不強迫自己去覺得那很好抽,其實便宜的煙比貴的煙好抽。

上個月440的蛋白粉買下來,眼都不眨一下。

1000塊的桌子凳子也是。還有馬上要修的車子,要監視器等等。WiFi400快,2000塊錢又沒了。

但是,我也不會為了讓消費給自己更大的快感,去買什麼iPhone8.

目前這個手機用著用著的確更遲鈍了。

車子或許又得買輛不容易壞的,讓自己出行自由一些。

四、就是很多東西,沒那麼在意了。

及時行樂,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還很自信,這麼下去似乎也能行。

工作外,生活的主要目標,就是玩。

也不是非常有錢,但是知道自己能賺,賺的時候也知道自己能花。

就是很多東西你不在意了,很多人也是,我想強迫自己在意也沒辦法。

就是有些人的份量在心裡沒那麼高了,甚至所有人的分兩都沒那麼高了。

上個星期,還盯著子豪不放,但是,突然明白,總是盯著,危及我自己的整體教學,總是關注他,影響整體大局。他需要大課再加上一對一,上課只是需要適時提醒他就是。

朋友圈總在看,但是很靜悄悄,不斷有更新,但是沒多少對我影響力特別大的內容,matainnence的狀態。

就是這樣,現在的生活總體感覺-----就是沒什麼讓我大驚小怪。

四、人文環境?人脈?

前天,阿姨還說人文環境的重要性。

身邊得有說的上話的人。的確這邊沒有。但也可以有。可以商量,參考意見的,黃老師啊,其他的家長啊,我都是會考慮的。雖然沒有什麼標新立異的看法,但我需要的就是普通的常識。

至於,所謂長期的一個圈子,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這個我自己也會有意識。每個圈子都會有自己良好和不良好的習氣。深圳,何平他們會玩、會賺錢,會參考彼此的意見,但是我覺得花錢消費太多,而且知識太少。

有時我甚至提出一個疑問:真正熱愛知識的人,真的特別難以再生活中有圈子的。即使學者也是。

雖然工作是一塊,但是生活其實大多是自己的。

知識型工作的確也需合作。如古典最近說的「躍遷」」。

但是我已經過了這個年紀。曹廷求老師也強調和人交往的重要性,交流。固定時間和人交流。《never eat alone》上也有說到。但是,現在形成習慣了。

或許教育圈的人,認識還是太少了。校長運營圈的思維還是很局限的。

關鍵是我現在並沒有問題,所以社交對我用處不是很大。當然可能會有很多的奇人異事,等待發現,就像當初發現邢超一樣。但是其實也很虛妄,比如現在我覺得邢超對我的影響力基本降低到百分之零點幾了。 所以,人脈這個東西,不是我不想去經營,也不是覺得沒必要。

而是,這些已經夠了。 現在過的是高度自然的生活方式。儘力活得像一個正常人,很多事情,真的不必怎麼思考,就不用小題大做, 做事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有時成本小可以做。有時收益大可以做。當然還有風險。

比如,今天這個阿姨過來的時候,其實可以閑聊一下子。沒必要那麼緊張嗎?能聊,關鍵還是自己有研究。你比如,聊起桔子來,你自己必須首先鍾一回桔子,看看家裡的桔子黃葉病到底是什麼樣子。比如,因為你是做這行的,所以動不動會問到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這也沒關係,某種程度上,畢竟我是教育專家,不是教育權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言權。

但是,有些事是專業原則、職業倫理,還是得分清楚的。學生情況的定期反映,這是該做的。

所以,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可寫的了,只剩下一件一件的事情。

我目前對自己的一個要求:

有些問題上要認真。比如,讀了的文章。思考的問題。教學。寫作。打籃球。

不能隨便放過,得過且過。一些決定

以上是10月4號晚上10點到第二天8點,在大舅家思考一整夜的想法。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要學習?
學習C++或者C語言的一些感想
怎麼評價張雪峰在《演說家》中的演講?
高大上的GIF當然自己做啦!相見恨晚的電腦端GIF製作軟體推薦
萬門大學有什麼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