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冰嗎?】古人沒冰箱怎麼保存食物?

子曾經曰過:

「變質的糧食和肉,別吃。已變色的食物,別吃。有異味的食物,別吃。煮壞了的食物,別吃。不時新的食物,別吃。」

(《論語·鄉黨第十》: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後人非常好奇:

【子如此挑食講究,冰箱出現之前,子吃啥?古人吃不完如何是好?】

所以在這大概總結出三類前人保存食物的方式供大家參考。

【1、貴族才能享受的深井冰】

古時候,冰一直是普通百姓眼裡非常神聖的東西,它們不僅長相夢幻,還能讓食物「鎖齡」。古人不能製冰,但他們可以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啊。

還記得《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學武的冰室嗎?

考古發現,西周開始就有藏冰的史實。當時的人們冬天用地下室或深井來藏冰,這種「地窖冰」和「深井冰」可以藏到夏天使用。不過這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起的,漢魏洛陽城曾發掘出冰殿的遺址,是當時帝王避暑宴飲的場所。

而在四大文明古國的另外一個國度——波斯,也早在公元前400年有了很高檔的地下儲藏室。冬天,人們將冰塊運進去用於夏日避寒,同時也把食物一起放進去儲藏起來。其中還有一些高級玩家利用地下儲藏室來做冰飲和甜品。

除了冰室,春秋時期已經出現冰箱的雛形——冰鑒。《周禮》記載「祭祀共冰鑒」。1978年,湖北省隨縣曾侯乙楚墓就出土了一件「銅冰鑒」。它是一件雙層器,方鑒里套有一方壺。夏天的時候,鑒、壺壁之間可以裝冰,壺內裝酒,就可以喝到冰冰的酒了。

到了明清時期,北京城裡的達官貴人們用黃花梨木或紅木做成「冰桶」,用來冰鎮飲料和保存食物。桶里裝有金屬材料來隔熱,桶底還打有小孔排走融化了的水。

而一般的大戶人家就在自家水井用提籃盛上瓜果,將繩子繫於轆轤上,送下井去,讓提籃懸浮於冰涼的井中。

終於,在1834年英格蘭的一個老人雅可比·帕金斯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制冷機。隨後的1862年,蘇格蘭人約翰·哈里森根據帕金斯原理改良研製成第一批冰箱,並成功上市。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馮·林德發明了第一台家用冰箱。從此,人們過上了有冰箱的幸福生活。

然而,冰箱的發明和普及還是太晚了……肉已在風裡等成了肉乾。

【2、吃貨自有妙計】

民以食為天。玩不起冰的平民百姓只能自求多福,自創出很多保存食物的方法:鹽漬、糖漬、糟醉、油浸、腌臘、風乾、晾曬、煙熏……這些我們如今看起來像土特產的食物,在古時候可是解決了先人們吃飯的難題。

第一講:套馬杆的漢子要大口吃肉

在土耳其還被稱為突厥的時候,這個馬背上民族的漢子們會將熏好的牛肉放在馬鞍下的袋子里,通過騎馬時雙腿不斷的擠壓糅合,自然風乾形成了嚼勁滿滿的土耳其生熏肉片(pastirma)。這種舉動恰好符合熏牛肉的鹽腌方式,生牛肉經片刻風乾後,再塗抹香料和鹽,才能更好的阻止空氣和細菌的進入。而「pastirma」也正是「被擠壓」的意思。現在的美國五香煙熏牛肉、義大利熏牛肉都來源於此

第二講:「翠花,上酸菜」讓南方的翠花懵了

古代人們為了把菜存起來也是費了不少功夫。每年的春天,南方的翠花們就開始準備菜罈子,將晾曬好的新鮮芥菜用老鹽水和自己喜歡的香料,一起腌制。轉眼到入秋氣溫下降的時候,北方的翠花們開始忙起來,買來大白菜晾曬一周,壓在敞口大缸里用鹽腌制。而南北的翠花們都給自己用心腌制的菜叫:酸菜。

所以,當一個北方漢子在南方讓翠花上酸菜的時候,看到一盤老壇酸菜可千萬別吃驚。

第三講:香腸,全世界人民的囤肉默契

香腸,是全世界人民最默契的囤肉方式:將禽類肉絞碎,再灌入腸衣製成的長圓柱體管狀食品。中國吃臘腸,將肉餡切丁,配以輔料,灌入腸衣經發酵、風乾而成,廣式、川式……各地不同;西方愛吃紅腸,將肉餡攪成泥,還會加上澱粉和調味料,灌入腸衣風乾,特別是德國,三餐不能無腸。

而最有特色的還屬 「中歐混血兒」哈爾濱紅腸。這個祖籍在東歐立陶宛,血統由俄羅斯傳到中國的紅腸。1900年,一個叫做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的俄羅斯商人來到哈爾濱,並在此創建了秋林的品牌。結合東北本土口味與當地很多俄羅斯人的口味,以及精選黑龍江這片寒地黑土養育出來的純正豬肉或牛肉,並用木材煙熏烘烤。整個哈爾濱紅腸色澤棗紅、腸體乾爽、口感勁道,可以說是蘊含著「東歐智慧」和「東北哲學」的美食。

以前想吃到正宗的哈爾濱紅腸就算去到哈爾濱也要找個半天,現在不用那麼麻煩,直接在我們京東生鮮直接送到家。

【3、另闢蹊徑的囤糧法則】

第一講:海豹皮里的極致發酵

格陵蘭島發酵的「基維亞克」,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由於冬天的嚴寒和食物的短缺,格陵蘭因紐特人會把一隻海豹剖開,去除所有的肉和內臟,直到只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再把300至500隻帶毛的海鳥塞進海豹皮里填滿,再縫合收口,塗上油脂,放進地洞並用岩石覆蓋。等到聖誕節再來一場「基維亞克」宴會,將奇臭無比的海鳥直接生吃

第二講:沼澤地里囤黃油

有著冰冷和低氧兩大特點的沼澤地,也是一種特別的囤糧方式。愛爾蘭人在2000年前就已經用沼澤來囤積「沼澤黃油」,而這一做法在美國也屢見不鮮。而古時候的黃油跟中國絲綢差不多,不僅是生活必需品,還可以成為納稅和交易的工具

這些祖先們為了活下去而創造的生存技能,現在已經變成了不可替代的民族美食,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旅客、牽動著遊子的鄉愁。

但當你遇到一個古代人問他們這些東西好不好吃的時候,他們大概會這樣告訴你:

【你有冰嗎?我想吃新鮮的啊!】

相信我,他真的不是在罵你。


推薦閱讀:

香氣濃郁,鮮美可口的「酸菜豆腐燉肉」
早上皮包水 晚上水包皮——"時光系列"之揚州美食
情人節用巧克力說我愛你的正確方式
貝斯門音樂餐吧—新概念餐廳+15小時營業時間+專業提供加盟服務
有哪些非常好喝的沖飲品值得推薦?

TAG:美食 | 食品保藏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