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筆記——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杜蘭特《歷史的教訓》
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截取十二個歷史片段,以文學化的筆觸繪成十二幅歷史特寫,情節緊張,人物鮮明。其取材廣泛,既有名垂青史的滑鐵盧交戰者,又有鮮為人知的太平洋發現者;既有作曲家神奇的靈光乍現,又有文學家痛苦的內心掙扎。寫作形式更是不拘一格,有散文,有詩歌,有戲劇。十二篇文章篇篇獨立,卻又以「決定性的歷史瞬間」這一主題統領全書。而正是這一個個瞬間,使歷史不再枯燥,煥發奪目光彩。正如作者所言,歷史本身就是最偉大的詩人。我們通常讀歷史,往往只注重歷史事實,而忽略了歷史本身之美。茨威格此書則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大門,通向歷史之美的大門。
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有一篇寫十九世紀中期人類第一次嘗試鋪設連接歐洲與美國的海底電纜的曲折歷程。一個美國商人三試三敗,巨額資金打了水漂,名譽掃地;而沉寂六年後竟又能重頭再來,終於完成歷史壯舉,第一次使人類的思想雖隔萬里重洋而能實時溝通。西方人能夠寬容失敗,也許源自基督教古老的「原罪」理念,人類犯錯實屬正常;而中國卻有「事不過三」的傳統,失敗三次就不會再有重來的機會。這也是中國落後西方的原因之一吧。
學習歷史有什麼用?了解歷史真的能夠預知未來嗎?還是刻舟求劍而已?歷史記載處處是粉飾、偏見和謊言,如何能從謬誤推知真理?面對歷史的斷章殘簡,如何能窺一斑而見全豹?人類所知畢竟太少。《歷史的教訓》作者威爾?杜蘭特說:「歷史嘲笑一切試圖強迫將其納入理論範式和邏輯規範的舉動;歷史是對我們概括化的大反動,它打破了全部的規則;歷史是個怪胎。」也許面對浩如煙海、千頭萬緒的歷史,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瞥見那智慧的閃光;放棄功利的權衡,才能一睹那真理的芳容。
杜蘭特在《歷史的教訓》第三章《生物學與歷史》中寫道:「如果人類的繁衍過快從而使食物變得短缺,大自然有三個辦法使其恢復平衡:饑荒、瘟疫和戰爭。」此即「馬爾薩斯陷阱」,源於馬爾薩斯1798年發表的名著《人口論》。而20世紀發明的化肥顯著提高了糧食產量,抗生素有效對抗了病菌,饑荒、瘟疫不再大規模爆發。核武器的威懾也把戰爭控制在小範圍內。然而人口就可以無限制膨脹嗎?當然不是,畢竟地球還是這個地球,不會隨之增大,人口的膨脹必有一個極限。也就是人類的居住空間成為制約人口膨脹的最後因素。觀察日本,東京的獨生子女家庭明顯多於地方城市。所以高房價既是人口膨脹的必然結果,又是政府調控人口的必要手段。
杜蘭特在《歷史的教訓》第三章《生物學與歷史》中寫道:「生命必須繁衍。『自然』對於不能大量繁衍的有機物、變種或者組織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自然』極其喜愛數量。」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戲謔道,若從種群繁衍的數量上說,地球上最成功的哺乳動物無疑是家畜了;然而動物農場里擁擠污濁,家畜從出生起唯一的使命就是等待被人類屠宰,其生活的惡劣簡直堪比納粹的集中營了。動物被「自然」支配,然而人類必要自己掌握命運。一國的盛衰並不能從一國的人口數量來衡量。馬其頓滅雅典,滿洲滅大明,這種教訓不勝枚舉。如今的中國如何從人口大國進階到人口強國?二孩政策如何使新增的人口不再重蹈「廉價勞動力」的覆轍?這些問題都值得好好思考。
推薦閱讀:
※《國際法》上的雙重否決權是什麼意思?
※[轉]歷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預言?-藺且的回答
※咱們穿越吧的節目評價是什麼?
※《奧特曼大電影銀河傳說》中的貝利亞是怎麼樣的一個角色?
※《猩球崛起》 瑟金斯如何演活猩猩凱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