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三角關係和親職化
喜馬拉雅--三角化和親職化(文稿音頻)
嗯,我們3.30號的第一次直播主要涉及到三個辭彙:「三角關係」、「三角化」和「親職化」。下面是我整理的一波筆記和大家一起分享,內容多基於我搜集到的文獻和野材料,還有就是我個人的胡叨叨。故而,我僅代表我個人對這些概念理解的現狀,不代表專業立場,整理如下。
家庭三角關係
家庭三角關係Family Triangulation:
當家裡面某兩個人的關係出現緊張的時候,其中一方或雙方會把注意力投向第三者,第三者則會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前兩者的問題中來緩解兩人間的壓力和緊張。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第三者來緩解兩個人之間的衝突。
家庭關係其實是一種情感關係,個體追求親密與謀求獨立的需要很難在家庭情感關係中保持平衡,焦慮就是個體在親密與獨立、 統一與分離的雙重矛盾性需要的拉扯下產生的情緒狀態。
在這一背景下,家庭三角關係就已各種形式上場了:
三角關係在分類上有三大類(代罪羔羊、親職化和跨代聯盟)和六亞類(支持性迂迴、攻擊性迂迴、情緒性親職化、功能性親職化、固定聯盟和非固定聯盟)。
代罪羔羊(scapegoating)
指父母聯合起來照顧軟弱或生病的子女(即有時候家庭需要一個生病或者軟弱的孩子,於是孩子就滿足了家庭整體的需求,嗯,打了很好的配合)。也就是說,當父母不能解決它們之間的問題時,不是直接對對方生氣或者批評時,他們可能把關注點從自身轉移到孩子,關注兒童的消極面或者親子衝突,這可能會強化孩子的不適應性行為。分為支持性迂迴和攻擊性迂迴兩個策略。
大家可以聽聽孩子對這一時刻如何表述:
支持性迂迴----「爸媽吵架時,我比平常得到跟多的關注和照顧」
攻擊性迂迴----「爸媽吵架時,我就倒霉了」
親職化 (parentification)
指親子間角色的倒轉,子女忽視或壓抑自我的情感和需要,轉而承擔原本應由父母承擔的照顧家人情緒或生活,分為情緒性親職化和功能性親職化。
情緒性親職化:「當爸媽爭吵時,我常常會安撫他們的情緒」
功能性親職化:「當爸媽爭吵時,我就需要承擔洗衣或做飯等家務」
跨代聯盟(cross-generational coalition)
指父母發生衝突時子女與父母中的一方結盟對抗另一方,可分為固定和非固定聯盟。
固定聯盟-------「當爸媽爭吵時,我只會幫其中一個人講話」
非固定聯盟------「當爸媽爭吵時,我有時站在媽媽一邊,有時站在爸爸一邊」
可能聽到這裡呢,你就會覺得奇怪了,為什麼這種情況仔細想想,好像在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有這種現象的發生?
我們姑且試著給出這樣一種假設,就是說人啊,兩個人的這個關係啊,它肯定是個動態的過程。就是說啊,我們倆兒,今天好像很親密,明天又突然好像疏遠了些,然後又有個什麼事情,好像又親密了些。每兩個人的關係都在這種自然的波動之中,可以說是兩個人的人際關係是不那麼穩定的。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觀察到當家庭迎來一個孩子的時候,家庭似乎生出很多樂趣和活力來的緣故。
好,我們繼續來說三角關係,那,是什麼時候這個第三方進入了前者的「二人世界」呢?
嗯,或許任何時候都可以,但是我們著重注意的是兩人之間那種波動劇烈,兩個人的關係存在阻力和壓力的時候。通常也是這個時候,「第三方」最容易「被拉攏」。
當然了,在家庭系統中,這個第三方通常是其中一個或者幾個孩子來擔任的,就不知不覺被攪和了進來。我學習到這裡的時候,甚至有些感嘆這種時刻這種機制是多麼的精妙!摻和進來第三個人的策略實在是太「聰明」了,當然了,這裡的「聰明」在某種程度上是帶引號的。
之所以說三角關係本身是非常聰明的策略,是因為它的確是有一些好處的,比如顯然三個人的關係就比兩個人富有變化的多。如果這個第三者真的有足夠的能力來接招的話。它在認識和解決家庭問題時是一種非常有力的能力。同時,別說是家庭了,我們普通人和人一起生活接觸交往,要做到全然的袖手旁觀他人之爭,明哲保身都是很困難的。尤其對於一些天生就很熱心腸的人,就更是難以抑制了。那換句話說,倘若你真的明哲保身了,做到了,那可能在別人眼裡也多多少少給人一點點有些冷漠的感覺。
那又是為什麼?我們在家庭關係中,三角關係顯得那麼脆弱呢?甚至我們將三者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稱這種「三角關係」為「三角化」?
我大概是這麼理解的。你看,對面那個被你無辜扯進來的人通常可是個孩子,雖然我不確定他是多少歲,事實上,我的猜想是年齡不同還真的作用很不一樣。我們假設他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理解的「孩子」,這時候,通常來說是那個在兩個人關係中感到更不舒服的那個人,發起了這個三角倡議,「孩子」敏銳的感覺到家庭對他的「期望」,於是「以身試險」。這裡我在想,家庭的這個期望此時是多高的一個期望?「孩子」有沒有足夠強大的能力來應對兩個成人都未能為力的事情?(我爸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大概家長們本身大概也只是「孩子」沒什麼用,但是還是把他拉進來了,來暫時緩解他們內心的焦慮。)但是他們總是低估了孩子對家庭的忠誠,他很努力的想做點什麼,於是採取了如上的策略:代罪羔羊、親職化和跨代聯盟。事實上,很可能是沒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反而「自損八百」,使得三方中的任何一方感覺到嚴重的挫敗感和壓抑,或者其他內心的極度不適,這時候我們稱關係為「三角化」狀態了。如果我們說「三角關係」是一種合理的存在,那「三角化」就是關係出現問題了。
(我也沒找到什麼統一的定義,按理解就是這個意思。然後我們直播時討論覺得這個概念中應該包含程度、強度、頻率等更能用於評估的標準在內,否則我們實在覺得難以區分「三角關係」和「三角化」的實質,算依然殘留的問題,供大家思考~~)
好,於是你們終於把他拉下泥潭了,然後你們一起在泥潭了游泳,互相依偎著感受片刻的歡愉。被拉下水孩子,特別忠誠地投身到這種關係中,他開始對你們其中一個人的焦慮或者兩個人的衝突十分敏感,並試圖去安慰建議和懇求。可以想像,在成長過程中自己還需要父母的支持鼓勵才能更好成長的孩子,他自我成長的需求都很需要父母,反過來他要這時候要去照顧父母的需求。他自己的一部分需求就會被壓抑和忽視,通常來說這對孩子本身的成長就會很不利。找句話來解釋一下:親子三角關係與孩子的情緒失調(鄭昊敏 , 溫忠麟 , 2011)、內外化問題行為(Buchanan & Maccoby, 1991; Fosco & Grych, 2008;Wang & Grane, 2001)以及同伴關係不良(Buehler,Frank, & Dornbusch, 2009)有一定的相關和預測能力。
是的,很快,再細想一步,就如同那天直播的探討,我們成功進入「親職化」(parentification)話題。
親職化(parentification)
這就是傳說中的「小大人」的情況,我們把這種情況可以簡單比喻為「情感上的亂倫」,什麼意思?本來要該當孩子的做了父母的父母,本來該當父母的,做了孩子的孩子,這主要是指在情緒和家庭功能上。
我對於這個概念的初次相遇,是聽到一句最通俗的版本「太懂事的孩子是可怕的!」作為當時對心理學概念一無所知的我,聽人重複好幾遍這句話時,真是辣眼睛。如果你小時候也被大家誇過懂事的話,大概內心和我一樣飄過一串「wo kao!」
當然內心懷著這絲疑惑,我只想更加了解下這個機制,同時,也想給那句通俗版本擴展一下可能性。這也是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堅持的理念,那就是心理學知識本質上是為了為人擴展更多可能性而服務的,如果反過來用來限定和固化人,那我們真是蠢透了【個人觀點】。
當然,反駁通俗版本的第一步就是承認它「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兒意思:
1.親職化與焦慮、 抑鬱、 羞愧以及藥物濫用呈正相關;
2.對成年生活可能的影響:強烈的憤怒。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愛恨交加的。孩子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會憤怒,於是把憤怒指向他人,特別是之後的朋友,男、女朋友,配偶,之後自己的孩子。他們可能會有被動的憤怒和爆發性的憤怒(應該是主動和被動的憤怒),特別是當另外一個成人對他們寄予需求和期望,可能會觸發他們的情緒爆發。
3.可能會經歷構建關係的困難,和朋友配偶或者孩子。他們不知道如何構建聯繫,進而也不知道如何真正和人親密。
4.這可能會造成兩種個性的適應,一種是服從,另一種是「困獸」。服從的孩子會過於考慮他人,取悅他人,認同他人,自我否定,有受虐傾向。而像「困獸」的孩子會防禦,反叛,退縮,攻擊,感覺遲鈍,虐待傾向。好像一個人總是被危險和敵人包圍,不得不時時保持警覺。孩子可能會兩種都有,或者不同程度的混合兩種個性,或者從一種變成另外一種。
5.同樣的家庭可能會培養出不同的適應個性的孩子。
但是,不要被上面5條「可能」嚇到,因為你再往後看,堅持看到最後,你就會發現更多「可能」,這才是我們探討它的真正意義所在。就像我前面所說,心理學是為了創造更多可能而生的。
好,我們繼續聊機制。
如果說那個通俗版本有點兒依據的話,它是怎麼起作用的?
親職化的孩子幾乎放棄了自我成長的需求,忠誠於父母,體諒父母的需求高於了自己的需求時and then 孩子的內心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
1.內化父母外在期望是以孩子犧牲自身需要為前提的,不可避免地會對父母產生憤怒情緒, 以及對於父母不能給自己提供適切的照顧與關懷感到失望。當孩子真實需要不被接受和認可,親職化個體更頻繁地體驗到羞愧情緒。(好,我來記一下關鍵詞:犧牲、憤怒、失望、不被接受、羞愧)
2.個體為了應對矛盾的情緒和複雜的成長環境,客體關係理論中的 「分裂」 (splitting) 機制將被啟動,自體和客體被區分為「全好」和 「全壞」兩部分,這樣可避免使自己感到危險和混亂。
A.如果個體將自體知覺為 「全好」 , 而把 「全壞」 投射到環境或其他人身上, 自體與客體的關係是 「全好自我」 (wonderful me)和 「全壞他人」 (devaluated other)個體就會擁有一個 「誇大自我」 (grandiose self)的意象,並表現出妄想全能感。
當個體自體感覺 「好」 時,往往和非理性的全能感同時出現。個體以「照顧者」「發號施令者」形象示人,容易給別人形成 「強大」 「完美」 而不需要任何幫助的印象。親職化小孩成年後容易成為他人的照顧者, 並將其稱為 「照顧者症候群」表現出主動關懷、積極助人的人際行為,而且多有領導特質展現。但這使得個體失去了被幫助的機會,別人也因為不能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而覺得無能,最後選擇敬而遠之,難以形成親密關係。
B.如果自體承擔「全壞」意象部分,客體與自體的關係變成 「全壞自我」(devaluated self)與「理想化他人」(over-idealize other),那麼在人際互動中, 壓抑真實需求、 犧牲自己無條件服務於別人就是應該且合理的,畢竟自己如此之 「壞」 以至於沒有權利和資格拒絕別人的任何要求以及追求自我發展。
當自體佔領 「壞」 外射 「好」 形象往往和 「低價值感」 「低自尊感」 聯繫在一起,個體會通過完成更多的任務、獲取更多的成就證明其自身的價值所在,而低自尊導致個體很難拒絕別人過分無理無限度的要求。
是的,它們看起來是多麼有道理,不過為了看到全貌,我們需要堅持往前。
大招來襲!
中介效應的親職化經歷對個體的影響
A 公平感
如果自我犧牲在時間上無期限、 在程度上超限度, 又得不到父母的賞識、 支持和獎勵時, 那麼 「給」 與 「取」 極度失衡會給個體帶來強烈的不公平感和剝奪感。個體主觀知覺不公平感越強烈,則親職經歷對個體產生影響作用越消極,個體知覺到的不公平感越低,則負面影響越小。
當文化價值導向和個體行為方式一致,行為方式受到強化,個體會產生認同和歸屬感。反之,則產生違逆感。
好的,那這是來自西方的理論,請問基於中國文化下的事實是怎樣的?
西方家庭系統理論(structural family systems theory)強調家庭成員間 「界限清楚」認為健康家庭的系統和亞系統之間的界限是清晰的、可重構和有彈性的,而功能失調家庭 (dsyfunctional family)沒有清晰的邊界,或者有僵硬的邊界。
中國家庭成員之間是「共生與粘結」的互動關係,涉及西方親職化以及自我分化程度不高等觀點,可能是家庭成員關係親密的表現。
在中國文化背景下,親職化這樣的行為其實是會得到父母或者親朋好友的常識的對么?「懂事」「乖巧」是一個褒義詞,可以百度一下「二十四孝」結合理解。當然了,最關鍵的是你認可哪個文化,「個體主觀知覺」才是最真實的,不要因為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反而導致了不必要的「不公正感」。
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你怎麼解讀它,而我只負責告訴你可能的「可能」,而你願意認同哪一部分,願意在哪一部分上有突破都是完全可能的。
B.控制感
J. B. Rotter (1966) 在控制點理論 (locus of control theory) 中提出控制感概念。
在行為反應與主觀期望的雙邊關係中,如果個體傾向於將事件過程和結果的改變歸因於偶然的外部因素,如運氣、機遇或權威人物的干預等,則屬於外控型 (external control)。如果將預期結果的出現歸結為自身努力的結果, 即個體相信內部的可控因素能夠帶來行為後果的改變,則屬於內控型。
控制感和應對努力 (coping effort) 之間是相互影響的關係,高控制感個體在面臨壓力和困境時,會積極努力應對,尋求改變。而努力後成功或失敗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強或減弱個體的控制感。
很多時候,親職化的經驗會使得自體感覺到更多的「內控感」,每一次你主動或被動地加入其中,你都可能體會到你在這個家庭里那種重要的位置,那種價值感,甚至你也可能為你會為你能在這方面進行努力,積極應對,尋求改變而欣慰和感動。這時候,親職化帶給你的那些負面影響固然存在,但是它也給你了其他一些東西,而這些美好的東西只有被看到才會升值。你或許因此具備了主動關懷、積極助人的人際行為,而且比同齡人有領導特質的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不會挫敗的勇氣,這都將成為一筆財富。
同時,與埃里克森人的發展具有階段性聯繫起來,每一階段面臨的發展任務不同。因此,相同的生活事件與不同年齡層次個體相遇,會演繹出相反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我們可以自己試著去詮釋和挖掘。
下面給出幾條或許可以一試的法子:
1.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試試停止你的親職化,努力發展那個真實的自我。或許一開始你會有些愧疚,這是正常的,我想你應該不會放棄這個給你另外一種可能,並給你的父母另外一種可能的機會。事實上,他們和你自己都有巨大潛力沒有被發覺,而發展一種可能本身的困難和阻力的存在我相信反而會促使你一步步找到解決方案。
2.如果你從頭至尾看到了這裡,相信你已經理解了三角化和親職化,明白其他人並不全是你的「拖油瓶」,他們很可能只是你的愛人,你的朋友,你得孩子。你莫名的憤怒和情緒並不是指向他們的。而且,如果你能試著去理解那過程中的公正感和不公正感,想想你在這種經驗里的所獲,你會明白所有你對你所經歷的詮釋才使得你如此獨一無二。
3.如果你有一個愛人,願意包容和體諒你的情緒,或許你到可以試試在和他溝通好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向他撒撒嬌,如果你過早的當了「小大人」,或許在他這裡,可以間歇性的再當一次「小孩子」,注意哈,間歇性的。哈哈,我相信你不會過分肆無忌憚的欺負的你的愛人。
4.多去覺察自己的需求,你既然已經具備體會和覺察父母的需要,給他們理解支持的能力,相信你一定也同樣具備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能力。如果你有一個需求,就馬上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滿足它,這是你早已經擁有的技能,你只需要把這個對象,變成你自己就好。你自己可以成為自己的父母,你自己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孩子。
5.多讀書來,多動腦,多運動來,多聊天。
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你怎麼解讀它,而我只負責告訴你可能的「可能」,而你願意認同哪一部分,願意在哪一部分上有所突破,如果你願意努力,就都是完全可能的。
參考資料:
1.趙雲龍 高祖會,親職化及親職化經驗的作用機制探討 大理大學學報 2第1卷 第7期 2016年7月,096-2266 (2016) 07-0071-06
2.WEST M L, KELLER A E R. Parentification of the Child:A Case Study of Bowlbys Compulsive Care-Giving At?tachment Pattern 〔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1991, 5: 425-431.
3.BURTON L. Childhood Adultification in EconomicallyDisadvantaged Families: A Conceptual Model 〔J〕 . Family Relations, 2007, 56: 329-345.
…………………………………………………………………
本文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挽回想離婚的老婆
※怎樣做可以挽回老婆的心?
※愛人之間好好溝通,到底有多重要?
※沒做過老大,但知道老大不易
※11、媽媽!(原創)
TAG:家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