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說一個完整故事(下):夢想版的故事公式

原罪:「基督教的教義之一,因亞當和夏娃違背上帝命令,犯下罪過,因而失去了上帝的恩寵,此罪並流傳給後世,延綿不絕,稱為『原罪』。」

──教育部國語辭典

教授完「故事的公式」,編劇老師要我們輪流上台,在三分鐘之內,說一個完整故事。

同學們一個個忐忑不安地上台,神奇的是不管說得讓人拍手叫好,還是七零八落,所有人都完成了三分鐘說一個完整故事的任務。

最後輪到我了,我硬著頭皮上台,利用「七個問題」,拼拼湊湊說出了如下的故事(姑且稱之為「中外野的天空」):

1.目標:17歲的少年想加入棒球隊。

2.阻礙:少年的父親曾經是一個著名的球員,但後來卻涉及簽賭案,所以少年一直背著汙名,而遭到各大球團的拒絕。

3.努力:少年有一個殘障的妹妹,一個積弱的球團出了個險招,想利用同情心,以及負面的聲名來搏取觀眾的支持,因而吸收少年入隊。

4.結果:少年一炮而紅,成為強打少年。

5意外:少年得知球團用他的原因是妹妹殘障之後,灰心地退出球隊,轉而從事拉麵工作。

6.轉彎:拉麵店裡,少年遇到了父親當年最好的朋友,才知道父親並沒有涉及簽賭,而是為朋友背了一輩子的黑鍋。

7.結局:打開心結的少年,每次揮棒前,都會用球棒指著中外野的天空,因為天上的父親正對著他微笑。就這樣,少年一次又一次地把球用力擊向中外野的天空,他成了一個真正的強打少年。

我鬆了口氣,並在心中暗暗驚呼這個公式未免也太神奇了。

寫作多年後,我成為一個作家,並且反過來教別人創作時,重新審視這個公式,以及當年即席掰出來的故事時,這才發現其中的祕密。

事實上,這個公式並不是故事製造機,它不過是一條串珠珠的線。因為它並非無中生有,而是把我們腦子裡的散亂故事碎片,用因果邏輯一個接著一個,串了起來。

從出生開始,電影、電視、小說、漫畫……不斷地被塞進我們的腦袋磁碟區,而「七個問題」的公式像極了一條串故事的線,它把我們腦中的故事碎段,重新組合起來。

仔細核對,1.目標是「因為」,2.阻礙是「但是」,3.努力+4.結果是「所以」,5.意外+6.轉彎是「但是」, 7.結局是「所以」。

發現了沒有,七個問題其實是一條邏輯的線,它把依照時間排列的「故事」,轉換成依照邏輯因果排列的「情節」。

說穿了,故事的公式其實就是兩次「因為、但是、所以」的反覆操作。

後來,當我開始使用「故事的公式」時,我習慣把七個問題的「1.目標」和「2.阻礙」改成「1.夢想」和「2.原罪」。

兩者差別何在?

夢想比較接近心靈的層次,目標則容易淪為表面的現實。

至於原罪則稍微複雜一點,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基督教的教義之一,因亞當和夏娃違背上帝命令,犯下罪過,因而失去了上帝的恩寵,此罪並流傳給後世,延綿不絕,稱為『原罪』。」

一般而言,先有目標,隨後才相對地產生阻礙。然而原罪正好相反,它本來就存在了,只是夢想出現時,它才被突顯出來。

舉個例子,如果主人翁的夢想是成奧運游泳的金牌選手,但他的原罪卻是他天生沒有手、沒有腳。當主人翁的夢想和原罪如此遙不可及時,他就必須展開一段超乎常人的努力,再加上一個不可思議的意外,才有辦法扭轉自己的命運。

嘩,這麼一來,故事是不是除了戲劇張力之外,還瀰漫著濃濃的催淚瓦斯味,讓人很想立刻帶著衛生紙,找書來看!

因為人的夢想常常聯結到內在的心靈,所以創作出來的故事不知不覺就會脫離匠氣的造作,而給人一種柔軟、溫度、心的感受。

由「七個問題」展開的故事公式,深深影響了我,每當我腸思枯竭時,都能從中得到一些創作的靈感。尤其是……夢想版的故事公式。


推薦閱讀:

《戰狼2》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志怪小說尋妖指南(《神異經》篇)
熱血衡中
如何以《瘟疫公司》為背景寫一個感人的故事?
賭徒

TAG:故事 | 公式 | 小說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