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一部歷時十二年的印象派文化回歸

宣傳伊始,《大魚海棠》道:「赴你十二年之約。」

事實上這部片子並沒有做足十二年,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迄今為止也沒有哪一部影片的純粹製作時間達到過十二年。但從導演最初的夢到短片發布,繼而資金斷檔,眾籌,重啟,直至今天我們可以坐在影院里欣賞這部作品,真的花了十二年。

換一個維度,在資本膨脹,外來文化侵襲難以阻擋,影視產品極度工業化的年代,國漫復興乃至回歸的時間軸,又怎能簡單的拿一個十二年來度量?

回歸影片本身,《大魚海棠》當得起一部現象級的作品。

畫面唯美到隨便截下一幀就可以裱起來上牆。配樂悠揚不失恢弘,為視覺中的美輪美奐賦予了強烈的節奏感和代入感。

場景與人物道具的設定顯然也下足了工夫,不論是以客家土樓為原型的圍樓,以茶卡鹽湖為背景的鏡海,還是男女主人公極具傳統曲線感的唐裝設定,到製作名單印章化的呈現,盛開的海棠花與靈婆的麻將桌…當夜深人靜時,椿提著燈籠打著那把油紙傘,腳步細雨綿綿地踩在了影院的屏幕中,我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北影的中國風動漫電影編導教科書。

影片中小橋段的玩法也當得起一句出神入化,鳥兒們為爺爺盤著頭髮,擺渡船工呆萌的動作,老鼠們整齊劃一填充著布娃娃,靈婆抽著「竹節蟲」,揮手間一桌麻將就成了三缺一,露出原型的黑貓還不忘怒目呲牙…這類看似和主線無關,甚至稱不上是情節的小橋段往往是一部動漫電影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勝枚舉。

再說影片的配音,聲音是呈現動漫人物角色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大魚海棠》做的還不錯,尤其是靈婆的配音,很到位。順帶一提,為靈婆配音的演員叫金士傑,就是徐浩輝《師傅》中的鄭山傲,金老師本人是台灣話劇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我們知道話劇演員對台詞的把握是相當入骨的,靈婆這個角色短短的戲份在他的聲線中充滿了謎一般的故事感,很提氣。

影片的台詞也著實沉澱了一些意境,僅有的幾處台詞上的點爆發也很有勁道,個人最喜歡楸的那句:「你以為你接受的是誰的愛?你接受的是一個天神的愛!他將背叛所有的神靈去愛你!」

從故事的整體框架來看,仍然有出彩的地方。主線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結合了中國傳統的神話體系重新定義了一個世界觀: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人的一生就猶如大魚漂洋過海,途中總會相遇,也會分離。這就是所謂的:每條大魚都會相遇,每一個人都會重聚。神界與人間以大海相隔,大魚就自然成為了兩個世界並行交叉的那個最切合的代號。這點倒和科幻小說有些異曲同工。

除此之外劇情以引導情緒為主,核心依舊是宿命,輪迴與難以割捨的愛

也就是說,除非天生情感缺失或者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觀影水平,這些精湛的動漫電影元素組合足以從開場第一個鏡頭就將你的情緒帶入洶湧的波濤,自始至終跟隨大魚橫衝直撞,以淚奔收場,臨別之際,當大魚沉入海中,縱使我們明知下一個鏡頭的內容,但當大魚真的破水而出,伴隨著高亢到深入雲霄的長鳴,我們甚至連自己為什麼要哭都不清楚。

誇獎告一段落,影評要客觀。

《大魚海棠》之所以從公映之前就毀譽參半爭論不休,不見得只是某些人別有用心的惡意中傷,影片真的有痛點。

從情節上講,當我們冷靜下來,似乎會意識到少了點什麼,說白了就是主線劇情的嚴重缺失。沿著故事線,第一部分自然是椿在人間和鯤結下的不解之緣,第二部分也順理成章的進行到椿為了報恩與靈婆交易並付出了代價,第四部分是鯤不容於神界引來天劫,接下來就是個結尾。意識到了么?影片缺失了關鍵的第三部分。

椿與鯤的感情線似乎有且只有第一部分的相識+第二部分的重聚,但從劇作結構上講,作為重頭戲的第三部分急需加深椿與化為大魚的鯤之間的情感濃度,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一部分卻只是魚缸尺寸的不斷變大和雨中的人魚共舞,頂多加上一段老鼠婆婆的小插曲,略顯單薄。

這裡提到的動作其實都是編導為本該存在的第三部分所做出的努力,這裡也承認海豚單純的眼神與悅耳的叫聲可以刺激觀眾情感元素的分泌,但當觀影結束,高潮退去後,這種關鍵故事情節的缺失感卻揮之不去,所以純粹的情緒段落不宜過多,以故事推動情節恐怕還是正道。

不過客觀的說,由於主線故事架構的必要,第三部分中三角關係的另一個頂點「楸」的正式加入迫在眉睫,所以必須在劇本中為深化他的存在感做足夠的留白,這樣就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以椿與鯤為核心的情節,在片長固定的前提下,這是個極難完成的任務。

筆者也了解到《大魚海棠》的最終版做出過大量的刪減,以至於還缺失了許多支線人物的背景介紹,致使影片配角單薄,畢竟院線影片為排片考慮總要在時間長度上有所犧牲,頗有些身不由己的意味。

除此之外影片糟糕的3D化也成了各大門派口誅筆伐的有力武器,觀影時如果覺得累眼摘下眼鏡就好,因為影片幾乎只有字幕是3D的。況且平面動畫電影作品所追求的靜謐,悠遠的意境本身就與3D特效處於不同的維度,真正的動畫電影大師是從不屑於3D轉制的,比如宮崎駿…好吧…

既然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那就最後聊一下宮崎駿。其實早在預告片放出之時筆者就曾驚呼:「這不就是宮崎駿的路子嗎?」隨著影片的公映這種聲音越發強烈,甚至有人調侃:「花了十二年複製粘貼了一部宮崎駿…」這種說法有些傷人但我們都無法否認影片中大量宮崎駿的影子。

從椿高頻率細碎的腳步到眼神中標誌性的靈魂感,從帶著臉譜的小神到會動的豬頭門環都直指宮崎駿的那部「千與千尋」搭船過河時船工呆萌的造型與眼神和《千尋》中電梯里的「白蘿蔔怪」幾乎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咳咳。

話說回來,筆者無意給影片之間的「模仿」或「抄襲」下定義,因為沒有意義。首先,《大魚》有著自身的絕對原創性,其中包括了中國古神話的世界觀,中國古建築及服裝道具的設定,更何況是中國古文化特有的價值觀,比如生死有命,比如逆天與天劫,比如宿命輪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其次,既然已經進入了藝術的領域,宮崎駿作為亞洲動畫電影的代名詞,作為晚輩的梁旋在相同類型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受了宮崎駿一定的影響,甚至以其為標杆也不失為一種道路。將這種「模仿」理解為兩代電影人之間的「傳承」可能會更切合一些。

況且,說句不中聽的話,宮崎駿作為世界動漫電影公認的大師,從84年的《風之谷》至今已經屹立了小半個世紀。他的作品就擺在那裡,如果靠抄襲宮崎駿就可以出好活,恐怕四十年間中國已經出了幾十個宮崎亮,宮崎帥了…可見抄襲之說,有失偏頗。

回來做個結語,《大魚海棠》的結尾還算幸福,但略顯拖沓,而楸的那句:「我會化為人間的風雨,常伴你左右。」十分適合收尾。

總得來說,《大魚海棠》離我的期待,或者說離「中國動漫電影新時代的開端「這個級別的全民期待還略有差距。但這部充滿詩意的良心之作還是可以向」十二年制約「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對得起上映前的滿城風雨了。

縱使最終無法被稱為一座只能仰望的高山,它也早已在中國動漫電影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同於早年的《大鬧天宮》與《寶蓮燈》,《大魚海棠》更注重營造意境,正如片方所言:」這部作品來自導演十二年前的一個夢。「而這個夢被記錄了下來,深深地烙在了16年夏天的熒幕上,充滿了古老,奇幻,且精緻的中國神話元素,所以筆者更喜歡定義它為:一部歷時十二年的印象派文化回
推薦閱讀:

當幸福來敲門如何評價?
觀看完了《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有什麼感想嗎?
有誰看過雪國列車?
豆瓣有哪些幽默搞笑高分電影?
無賤道2這部電影怎樣?

TAG:大魚·海棠電影 | 動畫電影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