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文天祥(一)
作為吉安人,我驕傲!因為在古稱「廬陵」的這方土地上,湧現出了「一代文宗」歐陽修;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名相周必大、鐵骨忠臣胡銓、楊邦乂;明朝「四朝元老」宰相楊士奇、江南才子解縉等。更有家喻戶曉的南宋狀元宰相、民族英雄文天祥,吉安因此被稱之為「文章節義之邦」。
文天祥,想必我們都不陌生,至少都有學過他的著名詩作《過零丁洋》,其末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千古絕唱。對於家鄉這位名人,我是由衷的敬佩景仰,其「正氣浩然」的人格精神的確感人至深,確乎偉矣!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很關注家鄉的歷代名人和廬陵文化,對文天祥的研究學習樂此不疲浸淫其中,如今手上有關文天祥的資料圖冊不下10本。
南宋狀元宰相、民族英雄文天祥畫像
來一段官方介紹: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文天祥紀念館文天祥塑像每當我走進位於吉安縣的文天祥紀念館,瞻仰通體潔白的文天祥塑像,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真真地感慨萬千!腦海里遂遙想天祥當年……
公元1236年6月6日,文天祥出生於吉州廬陵縣(今江西省吉安縣)淳化鄉富田村。他父親是個正直的讀書人,人稱「革齋」先生。文天祥從小隨父在「竹居」里勤學苦讀。在他16歲那年,父親帶他到附近的學宮參謁廬陵先賢。他望著先賢的畫像,耳邊聽著父親講述先賢楊忠襄公(楊邦乂)和胡忠簡公(胡銓)的抗金英烈事迹及歐陽文忠公(歐陽修)的成就,深受感動。發出了「歿不俎豆其間,非夫也。」的感慨,就是說死後不能像他們一樣受後人景仰就不是大丈夫。他後來在文章中寫道「兒時愛讀忠臣傳,不謂身當百六秋。」
此後,文天祥立志為振興南宋,刻苦攻讀,十八歲在鄉試中得了頭名,便進了縣城白鷺洲書院深造。二十歲時,考上了貢士。次年(即公元1256年)文天祥在殿試中因痛陳時弊而受到皇帝理宗趙昀賞識,欽定文天祥為頭名狀元,時年僅二十一歲,可謂年少得志。但是,此後不久文天祥的父文革齋卻因重病在京城驛館亡故,文天祥在家守孝三年。
在奸臣當道朝廷昏聵的南宋末期,文天祥因性情耿直勇於直諫而屢遭誣陷迫害,之後三起三落,數度宦海沉浮,真乃「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但是,他沒有退縮,而是激流勇進,為拯救國家危亡而義不容辭的傾家蕩產起兵勤王,以羸弱之力抗擊強大的元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不是不自量力,而是一種保家衛國的責任使命,是無畏的勇氣和勇於擔當的氣概。
文天祥率領的勤王之師,個個鬥志高昂誓死抗元,在得不到援軍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元軍苦戰。只因朝廷奸臣當道,文天祥率領的義軍屢屢遭到陷害損失慘重。最終,獨木難支,昏聵的朝廷最終在元軍勢入破竹的攻勢下俯首稱臣向元朝投降。之後,南宋朝廷予以文天祥重任,以右丞相兼樞密使的身份出使元營,談判投降事宜。在元營面對元朝宰相伯顏和叛將張弘范的逼問下不卑不亢、有理有節地予以回擊,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元營的使命。然而元朝為了不放虎歸山卻把文天祥扣留了,被迫押往元大都北京。
在被押解北上的途中,元軍防守嚴密為防止走漏消息派專人盯著文天祥生怕他逃脫,活動處處受限制基本與外界隔絕。元軍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害怕啊!怕的是一旦文天祥逃脫,那就真如馬入疆場、蛟龍下江以他的聲望振臂一呼定能百應,真到那時局面就不好收拾了。難道文天祥甘心就這麼被押往元大都北京嗎?不!他不甘心,收復失地恢復大宋江山的重任他矢志不移,只要朝廷還在(當時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等擁立端宗趙昰在福州即位),那麼大宋就還在!終於蒼天不負,在押往鎮江瓜洲時,趁元軍換防文天祥與隨從義士杜滸、金應等人設計從元營中脫險,之後一路沿長江下游真州、揚州、高郵、溫州出海直奔福建。這一路,可謂九死一生,文天祥逃亡福建的途中在重重關卡中險些被拘捕緝拿,面對重重險境他沒有退卻,為了國家哪怕赴湯蹈火他也在所不惜。誠如其詩句所言「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一路脫險抵達溫州的文天祥,立即開府南劍收攏殘餘舊部招兵買馬繼續抵抗元軍。在起兵抗元的艱難歲月里,他以不多的兵力在閩粵贛一帶收復不少失地。然而隨著元軍的不斷打壓征討,他被迫輾轉與敵人周旋,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險些喪入敵手,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及幼子在這次戰役中被俘了。之後,文天祥召集殘兵奔赴循州,駐紮於南嶺。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國公。不久,軍中瘟疫流行,士兵死了幾百人,文天祥的長子和他的母親都死了,嗚呼哀哉!最終,因海盜陳懿引導幫助元軍,文天祥在廣東潮陽五坡嶺被捕,被捕時文天祥正在吃午飯,因而當地建起一座亭「方飯亭」,上懸一匾額題曰「一飯千秋」。當文天祥陷於重圍即將被捕時,自感救國無望於是毅然拔劍準備自刎被左右奪下,又取出毒藥準備吞下以求速死,所幸被及時發現搶了一半,預示在昏迷中被俘。
被捕的文天祥被扣押在潮陽張弘范所率的元軍大營,見張弘范時,文天祥傲然挺立,痛斥張弘范無恥投敵,毀滅大宋,殺害同胞的種種罪行。之後被押往崖山,元軍準備在厓山與宋軍在海上進行大決戰(南宋小朝廷當時避難在厓山),於是叛將張弘范部將李恆要求文天祥做說客,要他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義憤填膺地說:「我不能保衛父母,還教別人叛離父母,可以嗎?」因多次強迫索要書信,當時剛好途徑零丁洋,文天祥感慨救國無望哀嘆家國破碎,於是寫就了千古名詩《過零丁洋》詩甩給李恆算作答覆。李恆展紙細讀頻頻點頭,當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時,竟只說了一句:「好人,好詩!」。
毛澤東主席手書文天祥《過零丁洋》(現藏吉安文天祥紀念館)
推薦閱讀:
※共和國將帥授銜的職場啟示
※蔣介石為何只辦喪禮不下葬?
※遵義會議後,周恩來都做了些什麼努力?
※青幫大亨之杜月笙!
TAG: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