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茶餐廳的香港,就像沒有廚房的家

今天,中午孤單君和大璞子在樓下的茶餐廳吃了撈麵,真的不怎麼樣,大璞子差點要去理論,怎麼可以賣這麼難吃的東西呢。我想茶餐廳應該是香港才是正宗吧,廣州這些翻版茶餐廳不好吃,也是正常。

傳說中,在香港人心裡,「十個最代表香港的設計」裡面,茶餐廳榮登榜首。近年來,內地很多茶餐廳模仿著出現。但是始終,香港的茶餐廳,才有「香港特色」。香港的茶餐廳,就像內地的快餐店,吃個飯好像打仗一樣,這才是正宗的香港特色。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香港的茶餐廳。

口感順滑的絲襪奶茶,新鮮出爐的菠蘿包,烤得微焦的多士……構成了香港人的茶餐廳。聽說,沒有茶餐廳的香港,就像沒有廚房的家。

港真,孤單君第一次去香港的時候,滿心期待去尋找茶餐廳的味道。但是這種幻想,在坐下來到前幾分鐘,就被高傲的服務態度打碎。

香港茶餐廳的員工,估計是全國勞動者地位最高,最不用看客人臉色的工作。甚至能讓人懷疑,你不配合茶餐廳員工的工作,下一秒你就要被踢出店外。

在茶餐廳,你不想被夥計「啤」(普通話盯的意思)住你,那麼你就必須要5秒之內下好單。不然,就會受到夥計的碎碎念「林感耐,都唔知系米離運吉」。東西吃完之後,夥計就會馬上過來把碗筷立馬收走。沒錯!夥計就是用行動告訴你,你快走,別擋著下一個客人的位置。

對於香港茶餐廳,大部分人的記憶都是來源於港產片中。僅僅是一個九龍旺角廣東道的中國冰室就曾經在港產片裡面出現過12次。

包括《PTU》、《江湖告急》、《全職殺手》、《濠江風雲》、《廟街的故事》、《新不了情》、《旺角揸FIT人》、《性工作者10日談》、《迷離夜》、《西環的故事》、《我愛你》和《飛一般愛情小說》。上下兩層、窄迫樓梯、瓷磚鋪地、木製卡座、旋轉吊扇,以及櫃檯上整齊排列、用來找零的硬幣,這些茶餐廳的布置,幾乎都在港產片裡面一覽無遺。

如今的香港經濟不景氣,茶餐廳也變得過時。所以,就只有情懷牌好打。讓遊客們來到香港,按著電影來集郵。浮光掠影之中,胡亂沒有章法的自拍後,留下一句「再不想來的」的嘈話拂袖而去。

說完茶餐廳的服務,說說茶餐廳的食物。

如果你留意港產片或者是TVB電視劇的細節。你會發現,角色們在裡面幾乎,吃的主食,幾乎都是速食麵。以前,我也會懷疑,為什麼要到餐廳去吃速食麵呢?家裡不能吃嗎?

他們吃的速食麵,他們叫做撈丁,是用「出前一丁」或「公仔麵」做主要材料的拌面。夥計就會在單子上註明「食丁」。「食丁」原意是用簡稱指代食品,最早是為了便於提高工作效率,後來變成行話。

而茶餐廳一般會把公仔麵、通粉、意粉列為主食類。價格大約在20港元左右,出前一丁的話,另加4元。其實還「算」挺實惠吧。

除了「撈丁」是標配之外,少不了的就是那份「攬住」。其實就是雞蛋三明治,「攬住」和「蛋治」粵語發音差不多。而普通的煎蛋也有不同的叫法。太陽蛋,也就是單面半熟的就叫「生春」;蛋黃煎熟的就叫做「熟春」;雙面都煎的就叫做「反蛋」。

生春=太陽蛋(單面半熟,源自英文sunny side up),熟春=蛋黃煎熟,反蛋=雙面煎蛋。

比「攬住」更讓人費解的是,在夥計的餐單上面,熱牛奶會被簡單寫作「29」,因為2與「熱」音相近,9的英文nine與「奶」音相近,所以就叫29。還有一個是「206」,指的是熱檸樂,原理大概和29差不多。

最令人莞爾的是,西多士。在茶餐廳,是叫做「夏蕙姨」。因為但是演員黃夏蕙與一個叫林蛟的人拍拖。而西多士吃之前要淋糖漿,這個做法叫做「淋膠」,淋膠和林蛟同音,夏蕙姨要「林蛟」,故而得名。

當然,一般遊客去到香港不懂也沒所謂。就算看了電影,說上幾句半生不熟的行話也不會有人會笑你。當然,如果大家想去香港裝裝13也是可以的,比如說,點餐的時候不經意說句「飛沙走石」(不要糖不要冰)就已經能夠讓坐對面的異性另眼相看了。

再來說說茶餐廳歷史。

近些年,在廣州的各大商業中心,總能看到一兩家,茶餐廳風格的所謂「冰室」。其實,冰室和茶餐廳,是不同概念的,也不是起源於香港。

最早的冰室是在廣州出現,第一冰室是多寶路順記冰室,創始於1920年代;而香港較早期的九龍華南冰室,遲至1959年才創辦。 也有人說,「冰室」之名源自梁啟超《飲冰室文集》,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早期冰室,不是賣冰的,是賣冷凍飲料為主。嶺南地區為亞熱帶氣候,在炎熱的夏天能夠喝一杯冷飲,實在是爽得飛起。後來,冰室也賣起了,小食、麵包,到後面,更是賣起了燒臘米飯類的食物。於是冰室就和茶餐廳混為一談了。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茶餐廳的老闆,通常不僅僅是一個老闆,還兼任管家、間諜、點餐等N項職能。

當年星爺的電影《行運一條龍》,吳孟達扮演的茶餐廳老闆,能夠記得每一個熟客的喜好。有一幕是一個客人進來,一句「例牌」,吳孟達就懂了,再來一句「蛋撻面加煉奶,蔥花炒蛋三明治去邊烤底,三七鴛鴦走糖」傳到廚房。新夥計就抱怨,那麼點錢的生意,這麼多要求。吳孟達「我地做街坊生意,最緊要系記得每個街坊的口,唔系點同快餐店競爭啊。」

茶餐廳,除了是香港人吃飯的地方,其實更是一個眾生的縮影。它出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但興盛于于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香港的騰飛時期。藍領白領崛起,西餐風潮興盛,對於普通職員市井百姓,咖啡廳太貴,大排檔太低,於是中西夾雜的茶餐廳就應運而生。

曾經有人說,香港文化就是茶餐廳文化。《時代》曾把重慶大廈標舉為「亞洲最能體現全球一體化的好例子」。在重慶大廈的茶餐廳,就是一個微型的全球化,既有雲吞面,也有印度飛餅,更有美國牛排。

雖然,茶餐廳的食物,真的不怎麼樣,不是西多士太油,就是奶茶不夠香濃。但裡面的每一份一份菜譜、一家小小的茶餐廳,就包含整個世界。無論貧富貴賤,總能在茶餐廳找到自己的共鳴點。

香港是個很有故事的城市,具有武術,又是TVB的經典,雖然他不如很多城市有魅力,就連迪士尼,上海的都更大不止一倍。但在這個快節奏的城市裡,如果還有些值得慢下來的市井之味,那就肯定是香港的茶餐廳。

在獅子山下,無數新館子開了又關,既有百年茶樓也有路邊小攤,唯有茶餐廳是永恆。

《九龍冰室》里,原是江湖中人的九紋龍,不幸被打斷了腳,卻能退隱江湖在茶餐廳做侍應;《金雞2》中,吳君如,非典時期做了一名茶餐廳的老闆娘,即使生意冷清,人人自危,依然讓顧客在茶餐廳可以悠閑吃餐飯。《花樣年華》里,梁朝偉張曼玉也是在茶餐廳里墜入情網。《暗戰2》里,劉青雲即使受傷流血,依然淡定地在茶餐廳吃雲吞面。

這就是茶餐廳,這就是香港。

推薦閱讀:

香港中環-很有港式風情的米其林一星燒鵝店
90後海歸美女獨創「火龍果沙冰撈」,推出全港健康公主餐
如何調製一杯茶餐廳的港式凍檸茶?(檸檬茶)?
檸檬王:香港最受歡迎的蜜餞,老饕蔡瀾追劇最愛拍檔
信蔡瀾還是信米其林,這是個問題

TAG:香港美食 | 港式茶餐廳 | 速食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