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家應對養老正在做哪些大事?

我國在1999年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界定的最新標準很簡單: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數的7%以上。2018年國家老齡委發布消息,到2017年年底,中國老年人口(60歲以上)2.41億人,已經達到了佔全國總人口的17.3%,僅2017年,新增加的老年人口就超過一千萬。這個老齡人口總數已經很龐大了。但是數字往往給我們帶來的震撼並不是很強。那麼,老齡化切實的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呢?國家的養老壓力會變大。在福利事業的投入,養老機構的優化方面,所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而且對於養老保障的財政投入會變多。隨著經濟發展增速,養老金也要隨之提高,這筆開支是不小的。無形之中,我們的稅負會重。國家的養老壓力,其實會壓縮到每一個社會個體,稅源收入是直接財政收入,也是最主要的財政收入。如果沒有稅收,那麼養老金、養老福利機構投入,養老驛站、養老照料中心等等的建設都會滯後。

但是,老齡化社會並不是帶來的都是壞處。老齡化的提速,會倒逼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老人看病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國家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進程,醫療水平提高,更多的惠及到每一個人,國家的人均壽命會有所提升,也就意味著活的更長的,年老後的生活質量會提高。另外,老齡化也會激活養老業的市場活力。老年人退出了工作舞台,能夠釋放出更多的崗位留給年輕人,而且養老機構,養老服務業等等也釋放出了很多的就業崗位,比如專業護理,醫師等,能解決很多人的就業問題。

當前,我們國家的養老體系在逐步完善。首先,是養老院的建立。養老院基本是民間資本和國營資本養投入。對於養老院的建設,國家有更加嚴格的審核批複條件,和其他民營行業不同在於,養老院所面臨的人群主要是年齡偏大得老年人。養老院的特點就是民間投資多,所以養老費用較高,享受到的服務也更好一些。次,養老照料中心和養老驛站的大力擴建。養老照料中心主要以街道一級,養老驛站主要是社區一級,主要以居家養老為依託,「功能」比較齊全,主要提供6項基本服務:生活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和心理慰藉。有條件的驛站可以開展康復護理、心理諮詢、法律諮詢等延伸性服務。最後,國家大力推廣的「醫養結合」。

當前單純的居家養老已經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了,老人身體多病,在家不能治療,在醫院床位緊張,在養老院又不能實現居家養老,多重矛盾交織在一起。但是醫養結合就能很好的解決矛盾,能夠在所有的傳統養老模式上多加一個「醫療服務」,不作為單獨的一種模式存在。總之,當前的養老行業的服務更加追求精細化、專業化、高質量,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更有保障,老齡化問題所帶來的社會壓力,也逐步減小。

社村通醫養結合一體化平台以基本養老服務為基礎,以醫療服務為重點,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護服務、精神慰藉服務的基礎上,著重提高醫療診治服務、大病康復服務、臨終關懷服務的質量,突破了一般的醫療和養老分離的狀態,最大的特點是為老人老年期各種病症進行臨床診療,提供及時、便利、精準的醫療服務,將生活照料、身體康復和臨終關懷相結合。實現「服務就在老人身邊」的願景。(搜狐)

推薦閱讀:

淺談互聯網+養老
失智症老人照護案例10個常見問題在線討論
智慧養老真「智慧」嗎?
上海民政發布《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設置指引》

TAG:老齡化 | 養老產業 | 醫療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