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那些逆人性的育兒習慣——讀《人類簡史》有感

最近讀完《人類簡史》,深深被折服。尤其是那種追溯思維,好玩又有趣,比如:

你想過為何我們喜歡吃甜食嗎?因為在狩獵採集時代,食物來之不易,如果發現一棵長滿甜蜜果實的樹,我們的祖先會一口氣吃下好多好多,久而久之這個習慣就通過基因流傳下來;

你想過火帶來的最大好處竟然是烹飪嗎?黑猩猩要咀嚼生肉,每天要花五個小時,但人類吃熟食,每天花一個小時就夠。烹調技術,與人體腸道縮短、大腦開始發育有直接關係。

你想過農業革命竟然是個陷阱?農民的快樂竟不如狩獵採集時代的人。農民成天辛苦勞作,產出又被剝削,還不如整日遊手好閒、到處玩樂的狩獵人快樂。而當代我們的追求,竟是在漸漸靠近老祖先們的生活方式——更自由的時間,更輕鬆的活著。

作者擅長把歷史演進過程中的變革梳理完好,把零星的歷史事件串起來解釋,把當代人的問題與現狀追溯到人類狩獵採集時代。那麼,在育兒方面,我們有哪些逆人性的習慣呢:

定時餵養:這點和大人定時吃飯一樣,進食不再隨意。這點跟狩獵人看到獵物就捕殺,再進食的隨意性不同,我們定時定量的吃,腸胃保持一定的「吞吐量」與「容積率」,不知這是進步還是退化。

紙尿褲:紙尿褲、尿布等兜屎兜尿的東西也是一大發明。過去人們幾乎衣不蔽體,排泄物四處都是,而且排泄也沒有專門的地方,甚至談不上「文明」。我們的排泄習慣講究後,接觸的細菌確實少了,同時也意味著抗風險的機會大不如前。

維生素D:美國規定新生兒從出生就要定期補充維生素D,我國建議從半個月後開始補充。不說遠古社會,即使是近代,也沒有給小孩補充維D的習慣,大家也長得好好的。現在我們根據所謂的「科學研究」,試圖打破生理局限給後代更充足的養分,好處是可見的,但凡事有兩面性,不知道壞處是否會在若干年後出現。

衣服:人類的幼崽已經不知道通過身體抗寒了。一出生隨著氣溫的變化,各種衣服逐步登場。在消費主義的蠱惑下,衣服款式、類別、材質等都帶上了特別的意義,如標籤般區分階層。衣服對人類的改造是兩方面的,一是抗寒能力下降,二是彰顯品位、個性,成為自我標榜的工具。

洗澡:遠古人類沒有洗澡的習慣。身上的體味成了大家能接受的東西。現代人頻繁洗澡,又喜歡用各種香水,人體自帶的味道變得不可接受。部分人還會通過手術去除類似狐臭等問題。從嬰兒角度看,一個白白凈凈、清清爽爽的娃,總是贏得更多讚美的目光。

奶粉:在育兒方面,估計沒有比這個更逆人性的東西。你見過牛喝豬的奶嗎?你見過猩猩喝猴子的奶嗎?人類不僅能喝牛奶,還喝羊奶,有的新生兒甚至一口人奶都沒喝過,就喝奶粉。這種以較低級哺乳動物為原料的乳液。現在常用說法是好的奶粉已經很接近母乳,只不過母乳的抗體它還沒有。我始終對喝奶粉的副作用存疑。或是商業主義大張旗鼓,掩蓋了真相;或是科學家還有待時間推演,驗證沒喝人奶的孩子有何問題。

……

大風始於青萍之。細微的變化日積月累,就會帶來不可想像的改變。有些能飛的昆蟲,其實一開始沒有翅膀,身體有個小突起,為了吸收更多太陽光線,突起逐步擴大,它們開始甩動那個突起,漸漸發現可以往上躍動,逐漸的,突起演化成翅膀,它們飛向了天空。我們這些逆人性的習慣會給孩子帶來哪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呢?真值得想像。有一點是無疑的,引入衣服後,人類的抗寒能力下降了。引入奶粉後,孩子的免疫力也不如前。

書中最後講了一個科學計劃:讓尼安德特人再現。如果真能通過DNA再現我們的老祖宗,或許我們可以對照我們的當前,找到很多疾病的解決方式,甚至重新拾回某些人類遺失很久的本領。但人類是否也會面臨更多疾病與生存考驗?細思極恐。

附:《人類簡史》精彩摘抄

在現代晚期之前,總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農民,日出而作、胼手砥足。他們生產出來的多餘糧食養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國王、官員、戰士、牧師、藝術家和思想家,但歷史寫的幾乎全是這些人的故事。於是,歷史只告訴了我們極少數人在做些什麼,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不管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還是秦朝和古羅馬的帝國,都只是「由想像所建構的秩序」。支持它們的社會規範既不是人類自然的天性本能,也不是人際的交流關係,而是他們都相信著共同的虛構的神話故事。

伏爾泰就曾說:「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神,但可別告訴我的僕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

想像所建構出來的秩序總是有一夕崩潰的風險,因為這些秩序背後靠的都是虛構的故事,只要人們不再相信,一切就風雲變色。為了維持想像建構出來的秩序,必須持續投入大量心力,甚至還得參入些暴力和脅迫的成分。

鼓勵多元多樣的浪漫主義又與消費主義一拍即合,兩者攜手同行,催生了販賣各種「體驗」的市場,進而推動現代旅遊產業發展。

一次又一次,人類要讓社會有秩序的方法,就是會將成員分成各種想像出來的階級。所有這些階級,就是要讓某些人在法律上、政治上或社會上高人一等,從而規範了數百萬人的關係。

大多數社會政治階級制度其實都是沒有邏輯或生物學的基礎,不過就是由歷史的偶然事件引起,再用虛構的故事延續壯大。

在整個歷史上的許多社會中,許多軍方高階人員都不是從大兵做起,而是直接空降。常常軍隊的領導人從沒當過一天兵,只因為他們是貴族、富人或受過教育,高級將領的榮耀也就落在他們頭上。

中國長久以來一直有以文人領軍的傳統,常常將領的出身都是舞文弄墨的,而不是舞刀弄劍的。

現代雖然會有各種爭鬥,但他們爭辯用的是同一套概念,戰鬥用的是同一套武器。美伊劍拔弩張,但他們講的都是民族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國際權利和核物理學這套語言。嚴格說,真正的「文明衝突」其實是「聾子式的對話」。

科學研究一定得和某些宗教或意識形態聯手,才有蓬勃發展的可能。意識形態能夠讓研究所耗的成本合理化。而代價就是意識形態能夠影響科學的進程表,並且決定如何使用研究成果。

根據佛教的觀點,大多數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以為快感就是快樂,不愉悅的感受就是受苦。於是,人類就渴望能有快感,並希望避免不愉悅的感受。然而,這是大大的誤解。事實上,人類的主管感受沒有任何實質或意義。

後記:作者真是神,能清晰明了地串起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信馬由韁,頭頭是道。許多觀點具有突破性,比如不是我們改變了小麥,是小麥改變了我們。作者提供了一種很棒的思維,把人類當下的種種嗜好、問題追根溯源於遠古祖先,狩獵採集時代的人。比如為何我們喜歡吃甜食,因為古代物質匱乏,能找到甜蜜的果子,是非常不易的,常常大快朵頤,這種特性通過基因傳承下來。真是一本讓人驚嘆,又給人啟發的書目。猶太人,果然厲害。


推薦閱讀:

TAG:人類簡史書籍 | 育兒 | 人類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