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快樂之道:保持快樂是一種能力
強大的內心,能夠幫助一個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直到成為聖賢。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
人人都渴望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但走向內心的強大,要經過歷練甚至磨難,王陽明就是最好的例子。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功高被忌、被誣謀反,可謂受盡了命運的折磨。
他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處境:「危棧斷我前,猛虎尾我後,倒崖落我左,絕壑臨我右。我足復荊榛,雨雪更紛驟……」放在平常人那裡,早就被鬱悶死了。
但王陽明始終保持著內心的強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他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陽明在龍場的時候,跟他去的隨從都相繼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無恙。王陽明自己說:「我來龍場兩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我始終保持了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悲悲切切,抑鬱哀愁。」
現代科學也證明,積極的情緒有助於身體健康。一個人如果快樂,體內就會分泌出一種激素,提升身體狀態。一個人如果抑鬱、鬱悶,那麼身體狀況就會隨之下降。
在贛州的時候,陳九川病倒了,王陽明對陳九川說:「生病這件事,正確面對它確實很難,你感覺如何?」陳九川說:「這方面的功夫,確實很難。」王陽明回答說:「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就是功夫。」
王陽明正是通過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樂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修身治學,德業兼進,最終在龍場悟道,創立心學。
今天,心為物役似乎已是常態,外界的物左右了我們內在的心,以至於人們普遍感覺,物與幸福的增長不成比例。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心脆弱,而是我們在追逐外物的過程中,將其迷失了。
王陽明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在名利場中奔波、與世浮沉的現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盤針的時候了。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背叛了自己的內心,丟失了自己的本心,沒有堅持做自己。
王陽明曾說: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於七情之樂,而亦不外於七情之樂。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明,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
許多信服王陽明心學的人,就這樣生活在快樂之中,「素富貴,行乎富貴;素患難,行乎患難」。也許今天的人們,很難理解我們中國人曾經這樣心靈自由的生活過,內心有著如此充盈的感情。
這讓我們看到,心學的一大真諦,內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於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實的自己。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為,而是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是一種骨氣和硬氣。這其中,既有當下人心危機的根源,也有對治的藥方,心病還須心藥醫。
王陽明的心學正是讓我們看到了,心本來具有的不可動搖的力量。在王陽明看來,保持快樂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通過智慧和修行就可以獲得的能力。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怎樣看待同性戀和異性戀? ----各循其性並行不悖
※戊戌開篇-簡評六十甲子戊戌流年運氣(甲子旬)
※中國最早的語文教科書,這才是民國大師國學底子深厚的秘密!
※八字案例(四):抑鬱症
※在《開學第一課》的煽情中,究竟還有什麼傳統文化?
TAG: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