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場外期權為什麼這麼火?

場外股票期權是近兩年為數不多能夠為券商貢獻收益的新業務,在2017年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名義本金存量前十個月比往年有10倍以上增長,預計全年可以為證券行業貢獻40-50億收入。股票期權業務空間、券商競爭格局、收益測算、頭寸對沖、監管層態度,這些問題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場內場外股票期權有何不同?二者根本區別在於期權合約是否標準化。場內期權是在交易所交易的標準化合約,通過清算機構進行集中清算,場外期權是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是個性化的,更加靈活。2015年2月,上證50ETF期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也是目前唯一的場內股指期權。上交所曾啟動過個股期權模擬交易,但尚未正式推出,目前場內沒有個股期權。場外股票期權涵蓋股指期權和個股期權,投資者與券商簽訂場外衍生品交易協議完成交易,券商是投資者的交易對手。目前有90家券商參與證券業協會場外衍生品報價。

券商期權交易業務的資本回報?

期權業務資本回報,取決於期權費定價和對沖成本,跟標的品種和業務規模相關。根據行業經驗,股票期權業務資本回報區間10-20%,顯著高於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等融資類業務。

期權交易業務為何強者恆強?

期權費收入扣除風險對沖成本即券商獲利。隨著業務規模擴大,風險對沖規模經濟性顯現,利潤率也會增加。為排擠新進入者競爭,具有規模經濟性券商往往會壓低期權費定價,期權交易業務集中度在全球金融市場均呈現馬太效應。2017年10月場外期權前5名券商新增期權業務規模佔比行業總規模的83.28%。

監管層對場外期權態度?

長線機構投資者是新股發行常態化的保證,是市場價值投資的穩定器,以發展直接融資和穩定市場為目標,監管鼓勵長線資金入市,需要給長線機構提供風險對沖工具。監管鼓勵券商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以風險對沖為目的的衍生品,不鼓勵脫離風險管理目的的投機交易。

對比就不難發現場外期權的模式比傳統炒股或融資炒股更有優勢,這就是投資者為什麼趨之若鶩的湧入。投資者期初支付少量期權費獲得高額槓桿買入標的票,期末按標的股票實際漲幅支付給投資者收益,若標的股票下跌,投資者不承擔任何損失,只是損失當初的所繳納的權利金而已。


推薦閱讀:

什麼是個股期權?個股期權開戶條件是什麼?
炒股5年虧損200萬,多麼痛的領悟
期權是陽光下的冰是大炮 (從250萬做到4.6億的期權高手)

TAG:個股期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