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下的「共享醫療」:深度聚焦共享醫療的困境與未來
導語:
共享+醫療,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現如今,「共享經濟」可謂是炙手可熱,出現在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驚訝的發現以前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共享的方式來解決:出門打車難,有滴滴;租房難,有短租平台;吃飯難,有外賣軟體。
既然共享的方式可以解決人們生活中的許多困難,那老百姓最關心的看病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可以說,共享醫療的出現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但是它本身卻又存在著眾多的變數,今天和睿養老就為大家深度解讀熱議下的「共享醫療」。
一、共享醫療
共享醫療的核心就是激活現有體系內的醫療資源,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充分市場化流動,平衡不同地域、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供需不均衡局面,提升醫患精準匹配,推動分級診療、多點執業的政策落地,實現醫生、患者、醫院等多方共贏。
事實上,醫療共享的前提條件在我國是具備的。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有14.4%的醫師每周工作時間在40小時以內,即每工作日低於8小時,結合我國目前近289萬執業(助理)醫師數量,至少有近42萬醫生能夠在工作閑時進行分享。特別是在一些門可羅雀的小醫院,醫生和護士資源有閑置的現象,完全可以實現共享。而在醫療設備和病床方面,很多基層醫療機構的使用率較低,同樣造成了醫療資源的閑置。
共享醫療要做的事情就是讓這些優質的醫療資源走出機制的牢籠,尤其是優質的人才資源。
而多點執業政策的推出,正是為了讓這些優質的醫療人才資源流動起來。
醫師多點執業是指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經衛生行政部門註冊後,受聘在兩個以上醫療機構執業的行為。
我國從09年醫改以來,開始逐步推出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北京、浙江、深圳和黑龍江等多個省市都已逐漸放開醫生多點執業。
醫師多點執業政策的出台,為優質的醫療人才資源的合理流動提供了政策保障,將醫生資源從醫院中部分釋放出來,與有需求的實體醫療機構相結合,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二級或一級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等,提高了優質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
目前醫療共享的應用,大體上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
線上醫療共享以在線問診為主,目前國內在線問診競爭激烈,市面上已經湧現了大量的在線問診功能產品。據相關統計,國內包含在線問診功能的App有將近500個,包括綜合性平台和面向中醫、慢性病等垂直性平台,純線上問診平台和線上線下平台,診前指導/健康諮詢平台和診後隨訪平台等多種不同類型。
線下醫療共享方式較多,如醫療商場、多點執業、醫生集團、醫療設施分享等模式,線下模式是將來醫療共享探索的主要方向;
二、國內共享醫療嘗試
1)醫療商場:杭州全程國際medical mall
全程國際是由杭州解百、迪安診斷、百大集團三家上市公司於2015年共同籌建,註冊資本6000萬元,致力於打造一個鏈接頂級醫療資源,為高端人士建立個人健康檔案、提供預約診療、健康管理等服務的醫療服務平台。
2017年9月,浙江省衛計委正式批複同意了杭州江干全程國際Medical Mall的醫療資源共享模式,允許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為入駐全程國際Medical Mall的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醫技科室及藥房、手術室等共享服務。
杭州醫療商場Medical Mall落戶江干區的杭州大廈501城市生活廣場9-22層。目前已有多家國內知名專科診所入駐Medical Mall,包括張強醫生集團下屬的思俊外科診所、唯兒諾兒科診所以及口腔、醫美等診所,加上與邵逸夫醫院合作建立的邵逸夫國際醫療中心,Medical Mall幾乎囊括所有醫療科目。
Medical Mall相較於傳統醫院最大的區別就是將基礎醫療設備和服務進行共享,主要包括基礎的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等服務。由共享醫院提供藥房、手術室,並聘請專業機構進行統一管理。入駐診所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無需重金投入,並且Medical Mall對入駐診所的科室設置不做硬性要求,只是會根據市場接受度和運營管理情況,以3—5年為周期進行考核淘汰。
Medical Mall的出現將會給體制內的醫療機構帶來三方面觸動:
一、必須更加關注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體驗;
二、無論在哪執業,醫生都必須意識到自身技術和口碑的重要性;
三、共享服務模式對一些優秀醫生自主創業會產生吸引力,對整個醫療市場的優勝劣汰,社會辦醫層次水平的提升都會形成助力。
2)多點執業平台:廣州大醫匯
2017年7月2日,大醫匯共享醫生平台在廣州正式啟動建設。大醫匯醫師多點執業共享平台是由弘康醫生集團聯合數十位醫學專家發起,共建共享聯合執業,聘請醫院管理人員運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醫院或診所。
大醫匯項目落戶於廣交會展館舊址,醫療用房近2萬平方米,共設置11大類臨床專業科室,23個臨床科室,1個體檢中心,146間診室,5間日間手術室。一期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可接受2000名資深醫師入駐執業。
2017年12月23日,大醫匯正式開業,大醫匯除了提供包括日間手術在內的日間門診,還特別提供夜診服務,以便同公立醫院錯峰服務,方便白天因工作而無暇看病的市民。
大醫匯還將探索網上診療,讓網上、網下的診療工作融為一體,使百姓就醫更加方便,并力爭將大醫匯打造為醫生創業的平台,眾多醫生集團的進駐已經開啟了這種「醫生集團航母平台」的探索。
目前與大醫匯簽約的高級職稱醫生已達500餘人,其中籤長期合約的約300多人。開業當天,大醫匯還先後與目前國內較有影響的十大醫生集團:冬雷腦科、弘大影像、超聲匯、佑道減肥、杏林中醫、馨康皮膚科、弘康神經內科、弘康心理科、弘康骨科、弘康耳鼻喉科等簽署了進駐協議。
「醫生的自由執業和多點執業是當前的一種大趨勢,以後多點執業的醫生就像是飛機,可以到處飛,但每到一處都需要一個機場依靠及提供後勤服務,在我看來,大醫匯就是一個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的機場。」上海冬雷腦科醫生集團董事長宋冬雷表示。
目前國內最大的醫師多點執業共享平台首推大醫匯,在醫師多點執業政策出台後,大醫匯迅速為醫師們搭建起規模大、配套齊全、管理理念與時俱進的共享醫生平台,定位為百姓身邊最大的基層機構和名醫多點執業機構,借鑒了分享經濟理念的共享醫生平台或將是未來醫療服務的方向之一。
三、共享醫療面臨的難點
雖然共享醫療在國內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也存在這一些制約因素,目前來看,共享醫療主要面臨著以下四方面的問題:
一是多點執業政策落地困難,很多醫院考慮到市場競爭力、管理難度和患者可能被分流等多方面原因,對於多點執業政策往往採用冷處理的方式,並不鼓勵醫院醫生外出執業;
二是醫保體系尚未打通,大部分醫療分享活動尚未納入社會基本醫療保險體系,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政策法規亟待完善,現有的管理規定大多按照傳統醫療機構的要求設置,在執業類型、資質審批、醫療規範和技術要求等方面的一些規定不適用於共享醫療新業態;
四是缺乏統一的行業規範,導致共享醫療行業處於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發展階段。
四、共享醫療的未來
雖然共享醫療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但是共享醫療的未來卻是值得期待的,因為醫療資源的共享,不僅為醫療機構提供了便利,而且還為百姓得到一站式的醫療服務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經初步估算,2016年中國醫療分享市場交易額約為155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主要集中於在線問診、手術兩個領域。未來共享醫療有望在政策推動下加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國內共享醫療有望實現翻兩番的增長指標,超過600億元。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制度的完善,將來醫療健康服務領域將出現包括共享醫生、共享診室、共享技術、共享設備、共享手術室、共享床位、共享病源、共享醫保、共享信息等九大共享醫療服務形式。屆時,共享醫療將深入到醫療行業的各個領域,真正為人們的醫療服務帶來便利。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照慣例,點贊第一名可以獲得「神評論」紅包!
推薦閱讀:
※When You Are Old, Chinese, and Gay/在中國如果你又老,又是同性戀
※最怕電話響起,是父母生病的消息 | 獨生子女如何養老
※沒錢沒法做適老化嗎?可以做。——大河社工助老的選擇
※我要帶你去「私奔」,亦旅亦居亦養老
※關於養老會員制是否涉及「非法集資」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