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學史論》雜誌及其他(一)
1.魏晉時期的「階級固化」
文人學士的社會地位,也只決定於他的門第和官爵,而並不一定在於他所構詩文的優劣高下。
——《政治社會情況與文士地位》
讀到這裡,似乎也理解了,為什麼陶淵明的詩文沒有在當時獲得大量擁躉。
魏晉時期,門閥士族佔據政治經濟上的特權,並且成為文化的繼承者。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整個社會的主人,時代的「引領者」。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晉書·劉毅傳》)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左思·詠史》)
這就是魏晉時期的「階級固化」狀況,生於豪門望族的人,從小接受社會最頂級的教育,與之交往的也都是公子王孫,真可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生來即位於山巔。這種世家大族甚至持續到隋唐時期,不過多虧了「科舉」制度的建立,幫助人們有了打破士族統治的可能,也給寒門學子衝破階級壁壘向上流動打開了一扇窗子。如今,努力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千百年後仍然是下層人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身為世家大族一員,子承父業,家學淵源,代代相傳,豪門高族幾乎壟斷社會的方方面面。文壇當然也被他們把持著,他們的文學審美標準定然影響一代風氣。所以,陶潛被後人所激賞的「質樸自然」的文風,在當時未必合乎眾口。
其次,魏晉時期,是一個人人自危的亂世,戰爭頻仍,政治高壓,生命譬如朝露。避世隱逸與求仙思想屢見不鮮,因此陶潛被稱為「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隱者形象」也不具備特別意義。
後世文人之所以推崇他的高潔,他的隱逸思想,大多是把這「隱逸思想」當作自己人生奮鬥追求失敗之後的一個安慰與精神鴉片,作為個人「出世」的理論依據。當然,隱逸生活中透露的人身自由,也是世人所企羨的人生境界。
2.「清談」之風
東漢末年,宦官當政,外戚橫行。太學生以「清議」,參與時政。黨錮之禍以及魏晉間殘酷的政治統治,使清議之風,逐漸由評論時事、臧否人物轉移到談玄說理;品評人物也轉移至言語、姿容和風度等抽象層面上來。
籍雖不拘禮教,然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晉書·阮籍傳)
作為「魏晉風度」的典型代表,阮籍為了規避政治迫害,也不敢隨口臧否人物。如此謹慎,得以明哲保身。而同為「竹林七賢」的嵇康卻因此招來殺身之禍,以致《廣陵散》成為絕響。
阮嗣宗口不論人過,吾每師之,而未能及。(《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嵇叔夜因正直而亡,雖然他的死,在某些人看來很「愚蠢」,不過對於他自己來說,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他的原則,他的人格,不容玷污,從容就義。他的死是死得其所。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堅持」,又何必生而為人?
「清談」的語言追求簡約,要一語中的,片言析理,出口成章,體現一種智趣。如西方的王爾德,寫《圍城》的錢鍾書。清談需要在不經意間體現一個人的辯才與智慧。
清談既成了名士生活間主要的一部分,自然所談的理論也會影響到他們立身行為和文章詩賦的各方面。而且玄學理論是當時學術思想的主流,自然也會對文學發生影響。
——《玄學與清談》
即本人所推崇的「詩化人生」,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浪漫主義,唯美主義,自由主義,把生活過成一首詩。既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3.以「人物品評」為中心的文論
(1) 從「形人」到「形文」
以作家為對象的文論,是由東漢以來的人物評論的風氣演變下來的;只是把品藻的標準變為文辭罷了。……所以在初期文論中,不但大部分是論個別作者的文字,……而且其中對於作者的評論和當時流行的一般品藻人物的言辭,也完全相像;……中國文論中常常用形容人格或人體的字樣形容詩文,正是有著這樣的理論根源。
——《文論的發展》
魏晉時期,政治迫害時有發生,文人世子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遠離時事,不敢多談實際政事。正如清朝的「乾嘉學派」,為了規避「文字獄」,一群人鑽進故舊紙堆,研究、整理、考訂、總結中國傳統文化,在保存傳統典籍方面貢獻巨大。我認為這就是清朝最大的成就。
既然不能「品核公卿,裁量執政」,於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品評人物的「風度」,以及評論歷代及當世的文章成就。
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曹丕《典論·論文》)
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青土,公幹振藻于海隅,德璉發跡於此魏,足下高視於上京。(曹植《文選·與楊德祖書》)
如此以「人」論文,不得不說與人物品評是有關係的。
(2) 「曹操形象」閑說
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曹操微時,嘗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范曄《後漢書·許劭傳》)汝南許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見之,問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問,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操聞言大喜。(羅貫中《三國演義》)
中間南朝史學家范曄還在正史《後漢書》里記載為「亂世之英雄」,而不是「奸雄」。曹操生長在「亂世」,所以沒有如果,也就沒有「治世」、「清平」的結論,那麼我們只能以他在亂世的成就來評論他。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讓縣自明本志令》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
曹操最大的功績就在此:平定群雄,一統北方。
20年代,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中原大戰後,蔣介石排除了異己,才完成了全國形式上的統一。直至37年全面抗戰爆發,這中間十幾年的內戰,消耗掉多少人力物力?以致抗戰初期節節敗退,無力抗敵。
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袖,是很難把這群不同派系的「烏合之眾」糅合起來的,蔣介石最終敗退大陸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完成徹底統一,內部不團結。
為什麼後世「尊劉貶曹」成為定論?追根究底,其一,劉備為漢室後裔,名正言順,是正統;其二,劉備三兄弟是仁義之師,以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匡扶漢室為己任。憂國憂民,強烈地社會責任感,是儒家精神的代表。同時「程朱理學」自宋便成為統治著的治國思想。宣揚這種正能量既迎合民眾的心理,也利於鞏固統治的思想基礎。
(3) 「文氣」說
《典論論文》云:「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又言「孔融體氣高妙」;「徐幹時有齊氣」;又《與吳質書》中亦云:「公幹有逸氣,但未遒耳。」
——《文論的發展》
本書《中古文學史論》非常完美翔實地表現了文學「史」的方面,非常有助於某些文學概念的理解,補偏重於分期型文學史之不足,揭示文學的繼承性。例如作者對「文氣」說的解釋:
「文」也正如宇宙間其他的各種物事一樣,是宇宙原理通過人底才性的表現,因此也就與他原來所稟賦的氣底多寡清濁有關。這種文氣說完全是由東漢以來對宇宙的觀念出發的;張衡《渾天儀》以為「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全後漢文》卷五十五)王充《論衡·無形》篇云:「人稟元氣於天,各受壽夭之命,以立長短之形,猶陶者用土為簋廉,冶者用銅為柈杅矣。器形已成,不可小大;人體已定,不可減增。用氣為性,性成命定。體氣與形骸相抱,生死與期節相須。」嵇康《明膽論》云:「夫元氣陶鑠,眾生稟焉;賦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唯至人特鍾純美,兼周外內,無不畢備。降此已往,蓋闕如也。」氣是人所稟賦的東西,其清濁多寡,人人自殊,但一成人形,則其稟賦已屬固定,不可改易。所以「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這種稟賦之氣底表現,就是人的才性;而文即才性底表現。
(4) 「靈感」與「文人相輕」
靈感:個人人生經歷與所積知識的融合。特徵則為「來不可遏,去不可止」。沒有憑空而來的靈感,具備造成靈感的兩大基礎:經歷與知識。才有靈感的到來。
文人相輕:以現代學科分類標準來說,假使有甲、乙、丙、丁四人,甲、乙兩人學文學,丙研究歷史,丁習哲學。
文史哲互相看不起,就叫「文人相輕」;
對於甲乙兩人來說,假使甲吸收掌握了一千本書,乙吸收掌握了一百本書。甲看不起乙,就不叫文人相輕,乙看不起甲,也不叫文人相輕,而叫「不自量力」;
假使一個人是精通文史哲等所有人文社科的「通人」,那他只要言之有物有理,任何一個他反對或看不起的人文學者,也不叫文人相輕,而叫「文非一體,眾體皆善」。
推薦閱讀:
※拆解《3G資本帝國》第十七章
※拆解《3G資本帝國》第十三章
※閱讀當然要從名著開始,這5本經典你千萬不能錯過!
※有哪些經典的法律、哲學及其相關沿革方面的入門書籍值得推薦?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