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的影片上映日期,票房高低的另一種思考

2017年《戰狼2》和2018年春節檔的全民觀影讓眾人認識到了內地影市的火熱,這種熱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票房高,票房有高必有低,然而,我們在討論影市一定時期的票房高低時,習慣將票房高低對應的熱和冷單獨區分出來討論,其實影市的熱和冷不是割裂的,而是一對矛盾統一體。

具體來說:影市的由冷到熱是一個能量積蓄的過程,能量積蓄到一定地步會因為某個因素點爆,而積蓄的能量在爆發後又恢復到繼續積累的過程,這個時候影市便由熱到冷。這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同樣的內在邏輯關係。

  • 被忽略的能量積蓄

既然我們以票房的高低來衡量影市的熱和冷,那討論能量積蓄我們就先通過票房高和低的轉換入手。

我們先看近兩年內地市場票房過億影片上映時間分布圖:

2016年內地票房過億影片共84部,佔到全年影片數的9.72%;2017年這兩個數對應是92部和10.27%。從上映時間分布點來看,2016年上億影片上映時間相隔最長的是15天(只有兩次),間隔超過一周(7天)的僅有8次;2017年上億影片上映時間相隔最長的是14天(三次),間隔超過一周(7天)的僅有7次。

在相隔時間上兩者高度重合,也就是說近兩年幾乎每周都有一部過億影片產生,過億影片的基數之多和間隔時間之短顯然讓其稱不上「熱」或「爆」,從票房角度來說,我們可以稱之為入門級影片。

如果我們把票房過億提高到票房過兩億來看,2016年和2017年票房過兩億影片的數量幾乎整齊地在票房過億影片數量上砍掉三分之一,分別是55部和61部。其時間分布點如下:

我們按周為單位統計其上映時間間隔得到如下圖:

可以看到,票房門檻的提高,其上映時間間隔相應地提高了---間隔超過一周的分別為17次和13次---約等於票房過一億影片對應間隔時間次數的兩倍。

通過上面兩個票房級別影片上映時間的間隔周期的梳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票房基數越高,影片上映時間間隔周期越長,這幾乎是一個基礎性常識,但正因為太基礎性了,所以大家都忽略了掩藏在間隔周期中的能量積蓄問題,而單純地以熱和冷區分開來討論。

我們回到開篇把「票房基數越高,影片上映時間間隔周期越長」換一種說法:當市場能量積蓄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對應級別票房的影片。那我們就能從影片上映時間間隔中提煉出來:票房的高低就是能量積蓄的強度、間隔時間的長短就是能量積蓄的效率。能量積蓄的強度和效率決定了影市的熱、冷轉變過程。

  • 能量積蓄的能量具體指什麼?

在這裡,可能很多人會提出一個疑問:影市的熱和冷直接就可以用檔期表示,為什麼要用能量積蓄強度和效率來代替?

從近兩年破十億影片著手,2016年破十億影片共有9部,其中有三部來自春節檔---《美人魚》、《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一部來自暑期檔---《盜墓筆記》;一部來自國慶檔---《湄公河行動》;而2017年破十億影片有15部,《功夫瑜伽》、《西遊伏妖篇》、《乘風破浪》來自春節檔、《神偷奶爸3》和《戰狼2》來自暑期檔、《羞羞的鐵拳》來自國慶檔。

可以看出,中國最熱門的三大檔期幾乎就是年度票房TOP10的高產出地,以此情形看,檔期似乎真的能劃分出影市的熱和冷。

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先回答個問題:檔期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顯然不是!就拿中國最火爆的檔期-春節檔來說,其也是經歷了由無到賀歲檔、再由賀歲檔精分出春節檔的過程。明顯地,檔期跟社會的變遷、城市化的進程、節假日的調整等等密切相關。

檔期如同雙十一由無到有,同樣跟雙十一一樣,當商家把最好的商品(影片)、最好的資源(票補)都投入到大家預知的某個特定時間點,同時,輔以最大化的宣傳,這樣造成的後果是嚴重壓抑了這個特定時間點之前一段時間內的購買力,而把所有購買預期都趕向了這個特定時間點。

這個被大大壓抑的時間段也就是能量積蓄的過程,而這個特定時間點就是點爆能量積蓄的因素。可以想像,三大檔期集中了如此多的資源,調動了如此高的購買預期,相應地又把檔期之前的購買力壓低、能量積蓄效率加大,檔期內爆款頻出、不斷推高票房天花就不足為奇了。

通過上面的對比,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能量積蓄等於購買力的積蓄。

  • 檔期購買力積蓄所帶來的思考

而檔期購買力的形成過程能夠給我們的啟示是:影片的改檔會讓相應的購買力失去對標物,更無法形成購買力積蓄,同時,這種購買力很大概率會轉移到其它影片上而不會隨時間的改變繼續追隨影片,因此,影片無論提檔、延檔都大概率會對自身票房造成傷害,定檔時間越久的改檔造成的傷害越深;點映不一定對票房有利,特別是一定規模以上的點映,為了做出效果,其會消耗影片正常上映的宣傳、票補等資源,降低了購買預期和購買力積蓄效率的減弱對會對影片正常上映的票房不利;

熱門檔期的影片如含著金鑰匙出生般,然而,那些不在熱門檔期內的影片同樣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應。我們看近兩年票房過五億影片上映時間分布圖:

2016及2017年票房過五億影片的數量分別是27部和32部。這兩個數對應地在過2億影片的數量上減少二分之一。

而在這27部和32部中沒有在檔期內的數量分別是15部和16部,起碼佔二分之一的數量就充分證明了檔期並不能全面反映和真正劃分出影視的熱冷。

大製作、大IP和質量擔當的影片都能夠用自身而非檔期加大購買力積蓄的效率和點爆積蓄的能量,這就是「自帶檔期屬性」。

  • 購買力積蓄效率對影片周期的影響

通過上面由過億到兩億再到五億三個票房遞增級別的上映時間分布圖,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票房數的增加,購買力的能量積蓄效率變小。

我們再輔於10億級別以上的影片上映時間分布圖更能清晰地看到:

這裡先說下題外話:1.通過上兩圖可以看到,進口片選擇春節檔後上映不得不說是個很好的上映日期,一是吃春節檔餘威(未消耗完的購買力餘量)、二是長時間的國產片霸屏提高了市場對進口片預期和因此產生的特定購買力積蓄。2016年的《瘋狂動物城》、2017年的《極限特工:終極回歸》和《生化危機:終章》,包括今年的《黑豹》上映首周超出預期的火爆都屬於這種特定購買力積蓄的爆發。

2.從過億開始,影片數量幾乎集中在暑期檔之前,票房越往上走,這個趨勢越明顯,這說明下半年的購買力效率減弱。

回到主題,我們把上面從過兩億到過十億三個級別的影片上映時間間隔統計出來,如下:

我們知道正常影片都在周五上映,這樣兩個周五之間的七天就是一個上映周期,所以上面的統計表以7天為滾動周期。相隔零天的為同時上映的影片,這種情況幾乎發生在檔期影片身上(這也側面印證了檔期購買力能量之大),而1-6天的很多時候是因為影片提檔造成的。故我們以「相隔7天」作為衡量間隔時間長短也就是購買力能量積蓄效率的軸。

從統計圖可以看出,票房級別越小,相隔7天及以下周期的影片基數越大,隨著票房級別的提高,影片數量的重心逐漸往「相隔7天」這個軸的右邊傾斜,並將間隔周期延伸。

在兩億級別上,購買力能量積蓄7天就能輕易產生兩億票房的影片。更進一步細分的話,兩年過兩億影片上映時間相隔7天的影片國產片僅占各四部;到了五億級別,票房相隔7天的國產片數量是0和1,這說明進口片更具有購買力能量積蓄效率。

而到了十億級,7天的購買力積蓄周期已經無法產生十億票房的影片了。這也因為票房級別越往上走,購買力積蓄效率受到其他影片的牽扯力越大,間隔周期自然變的越長。

同時,這種牽扯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其它影片購買力積蓄效率大於之前影片,從而分攤了之前影片的購買力能量,這種情況當然是之前影片票房受到影響;另一種是其它影片集聚起一定的購買力能量,但這種能量因為影片各種原因(比如改檔和口碑)沒有完全消化,那剩餘的能量就轉移到之前影片上,這種情況之前影片票房就受利。十億級票房以上的影片多少屬於後一種情況,從這種角度來說,是購買力能量推動了其排片曲線的維持。

寫在最後:當我們以能量積蓄的角度去看待影市的冷熱時,會發現所謂的冷和熱不再那麼絕對和冷冰冰,而會變得有趣的多。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娛樂資本論)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精彩內容n(*≧▽≦*)n(點擊藍字即可哦)


推薦閱讀:

2017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總結 票房破紀錄口碑隱患大?
衝擊554億、《戰狼2》爆款、文藝片黑馬、大片撲街、口碑作用|2017電影市場回顧 ?
電影市場九月觀察

TAG:電影市場 | 電影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