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羅伯斯:長期衰退的根本原因(禾水譯)
原文:https://thenextrecession.wordpress.com/2018/02/14/the-underlying-reasons-for-the-long-depression/
主要經濟體或至少美國,在2009年年底之前飽受大衰退困擾,直到實際GDP、產量、投資和就業緩慢復甦。關於對他們潛在原因的分析,有兩篇主流觀點的論文非常有意思。
第一篇文章來自舊金山聯邦儲備局的經濟學家——John Fernald, Robert E. Hall, James H. Stock和Mark W. Watson於2009年之後共同寫作了這篇關於美國經濟產出令人沮喪的文章。他們認為那些耳熟能詳的關於美國經濟在09年走出蕭條緩慢復甦的觀點的所列舉的證據,來源於大家對走出經濟周期立即復甦的期望。他們的論文走出了在對大蕭條(指美國二十年代末的經濟危機)經濟分析時候那種習慣性的「周期性效應」的分析範式,並指出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經濟增長的潛在趨勢已然放緩。聯邦儲備局的經濟學工作者們指出增長放慢的兩個重要因素:創新的放慢和就業人數下降。
圖1顯示了近幾十年來商業部門的人均產出。綠色線顯示,人均產出在大衰退期間急劇下降,並保持在任何合理的線性趨勢線以下(如果我們延長衰退前的軌跡)。圖中顯示了一條這樣的趨勢線(黃線),這是基於2003年至2007年的簡單線性推斷。
圖1.人均產出:深度蕭條外加迅速減緩的趨勢
圖1中的藍線顯示了在去除與深度衰退相關的周期性影響後,人均趨勢產出的估計值。正如預期的那樣,周期性調整消除了與衰退相關的實際產出的急劇下降。但從那以後,藍線的軌跡與2007年峰值的直線投影沒有任何關係。相反,經周期調整的人均產出在2007之後緩慢上升,隨後在近幾年達到了穩定。
美聯儲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長緩慢是由於勞動力生產率放緩,而勞動力生產率下降又是由於創新和新技術投資減少造成的。在主流經濟學中,這是以就業(勞動力投入)和生產資料(資本投入)增加後人均剩餘產出的剩餘量來衡量的。全要素生產率(TFP),指的是每單位投入增加的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應該從正式和非正式研究和開發、改進管理實踐、將生產重新分配到高生產率公司以及其他效率提高中獲得生產力收益。
利用這一因素核算,美聯儲經濟學家發現,即使在大衰退之前,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也顯著放緩。它在1990年代中期有所回升,在本世紀頭十年中期--衰退之前--有所放緩,然後又持平,甚至跌入衰退。
經濟學家們駁斥了導致生產率放緩的原因是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或者信息技術帶來的生產率增長被誤判的說法:「這種錯誤計量一直存在,而且沒有證據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惡化了。」。他們還否定了右翼新古典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增加監管會降低經濟活力」的觀點,他們發現監管變化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之間沒有任何聯繫。
圖2.大衰退前每季度全要素生產率已然放緩了
他們所依賴的解釋是Robert j gordon在許多論文和書籍中提到的觀點: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實際上剛剛恢復正常,而之前90年代高科技和互聯網熱潮帶來的創新爆髮帶來的增長是非正常的,這一現象在2000就結束了,不會再重複了。「每一個90年代末和2000年初的故事都強調了信息技術的變革作用,比如,重新組織零售業務帶來收益。似乎,企業摘得了到手的果實;之後,超常的增長率就結束了。」
經濟放緩的另一個因素是工作年齡人口就業增長的下降。是的,美國和英國等國現在應該接近「充分就業」狀態。但工作年齡成年人的就業參與率大幅下降也是不爭之事實,這是因為社會平均年齡趨於老齡化,而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開始工作的「嬰兒潮」一代現在退休了,他們缺少替代者。
圖3.勞動力參與率之急速下降
美聯儲經濟學家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長期蕭條不僅僅是大衰退的殘餘,而是反映出美國經濟活力的深處的潛在放緩,而這种放緩無法在當前的小規模經濟復甦中得到糾正。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正在減慢。
美聯儲經濟學家沒有解釋為什麼美國經濟自2000以來一直在生產增長和創新在放緩。為什麼採用新技術和節省勞動力設備的原因,無人討論。Gordan等人只是認為,當前的經濟放緩是從上世紀90年代的異常狀態中「回歸正常」。
其實呢,缺少的只是資本主義下投資的動力:利潤率。專註於這方面的馬克思主義研究顯示,美國資本存量和新投資的利潤率在1997左右達到頂峰,然後開始下降。正是這種利潤率的下降最終導致了2000網路泡沫的崩潰。隨後的利潤率復甦並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1997時的利潤增長主要是在金融業,而且越來越多地局限於少數頂級企業。平均盈利水平保持持平甚至下降,利潤增長主要來自虛擬資本的(房地產、債券和股票市場的「資本收益」),它們被寬鬆的信貸和低利率推動的。在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期間,這座紙牌屋崩潰了。
圖4.戰後美國利潤率(截止2016年)
利潤率在上世紀90年代末在美國(以及其他地區)達到頂峰,馬克思關於利潤率下降趨勢的規律似乎遇到相抗衡的因素,這是因為新自由主義時期的剝削率不斷上升和新市場出現增加就業以提振總新價值,然而這一趨勢已不足以克服上世紀90年代科技繁榮時期不斷上升的資本有機構成。
圖5.美國戰後的資本有機構成和剩餘價值率(藍線為資本有機構成,紅線為剩餘價值率)
與這種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2000以來,凱恩斯主義者/後凱恩斯主義者一直在推動對生產性投資出現倒退的不同解釋--這是「壟斷力量」增長的結果。近年來,有幾項研究提出了這種觀點。如今,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發表了一篇全新的論文,試圖做到這一點。Gauti Eggertsson、Ella Getz Wold等人聲稱,美國大企業的利潤在增長,而生產部門投資卻在放緩,此類困惑的根源在於壟斷和利潤率的下降。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們認為,企業市場力量的增強導致壟斷租金的增加;經濟上對利潤的評價超過了競爭性市場條件--從而增加了股票的市值(持有這些租金的權利)。這導致了金融財富的增加,也導致了所謂的托賓Q值增加,即企業的財務價值(市值)與資產價值(賬麵價值)的比率的上漲。
圖6.1980年以來,美國金融財富增長超過了投資增長
隨著市場力量的增長,獲得最大份額的是食利者資本,勞動力和工業資本佔有的份額都在縮小。最後,大的壟斷企業傾向於限制他們的產能。削減產能,自然也帶來了投資減少,這是拜低利潤率所賜。
現在,我已經詳細地討論了這樣的論點,即從2000年左右開始,美國利潤和投資之間的差距來源是因為壟斷力量的增強。這實際上是對新古典主義理論的一種修改。新古典主義理論認為,如果存在完美的競爭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那麼就根本沒有利潤;只有資本的利息和勞動力生產力所付出的工資,利潤只能是市場不完善導致的「租金」。布朗大學的教授實際上接受了這一理論。他們只是認為,目前「壟斷力量」正在扭曲它。這意味著,如果存在完全競爭或完全壟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種解決方案基本忽視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即利潤不僅僅是「租金」或「利息」,而是通過剝削勞動力對工人剩餘價值的佔有。
布朗大學的教授們估計,從1980開始,利潤率基本保持不變,因此利潤的增加一定來自於盈利能力與借貸成本(利率)的下降之間的差距。但實際上,從他們的圖表中可以看出,平均利潤率從1980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世紀90年代末的峰值14%--即增長了40%,與估計完全相符。我和其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則認為,平均利潤率是在2000年趨向於平穩的。
圖7.資本的回報並未因利潤率下降而下降
事實上,非金融生產部門的平均利潤率下降,這可能是整體平均利潤(包括2002至2007年間飆升的金融行業的利潤)與生產部門凈投資之間出現差距的原因。基於股市和債券市場價格不斷上漲和利息率較低,企業利潤(是的,主要集中在銀行和大型科技公司)的增長越來越泡沫化。虛擬資本領域的利潤的增長似乎是2000年互聯網繁榮結束後的增長的關鍵因素。
在過去,我曾指出,這些主流經濟學家在分析中使用Tobin的Q值作為衡量累積利潤與投資的指標,但Tobin的Q值是公司資產的市場價值(通常以其股票價格來衡量)除以其會計價值或重置成本,這實際上是一種虛擬利潤的度量。21世紀前十年由信貸驅動帶來了金融爆炸,生產性資產投資利潤看上去比Tobin-Q值利潤要低得多,但這不是正確的比較姿勢。在金融信貸和股市繁榮程度遠低於歐元區的情況下,利潤和投資走勢這種情況,也是預料之中的。
在新自由主義時代,新科技巨頭的壟斷力量推高了利潤率或抬高了價格,這可能是對的。新自由主義時代通過結束工會權力、放鬆管制和私有化,推動了不變資本份額的下降。此外,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製造業就業人數的驟降),工業和就業機會向所謂的新興經濟體轉移,那裡有廉價勞動力,勞工所佔的份額在收入總份額中比重也隨之下降。新的高科技公司的崛起,這些公司可能會主宰市場,趕走競爭對手,資本的集中度不斷提高,無疑又是另一個因素。
但是,最近利潤份額的下降以及自2014以來工資份額的小幅上升也表明,驅動的本質因素是美國資本整體的利潤率的下降,而不是壟斷的「市場力量」的變化。毫無疑問,蘋果、微軟、Netflix、亞馬遜、facebook等公司的巨額利潤,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對專利的控制權、財務實力(來自於金融資本給予的廉價信貸的支持)和對潛在的競爭對手的收購。不過,主流的闡釋有時候走太遠了。當然,技術創新可以解釋這些大公司的成功(發現了使用價值意味著開拓新的市場,可以緩解利潤率下降——譯者注)。
此外,資本主義就其本質而言,是傾向於競爭中的「多資本」的,因此是不能無限期地容忍任何「永久」壟斷,它意味著從整個資產階級的利潤總額中扣除「永久」盈利。增加利潤和市場份額的鬥爭,使得所謂的壟斷不得不面臨新競爭對手、新技術和國際競爭者的威脅。
一部資本主義的歷史,就是資本集中的歷史,但競爭繼續導致資本之間(在民族國家和全球範圍內)之間的剩餘價值流動,從長遠來看,用新產品取代舊產品將減少或消除壟斷優勢。通用電氣和戰後美國的汽車製造商一度曾佔據壟斷地位,可一旦出現新技術,促使著資本前去進行增殖和積累。這種狀況就不會持續下去。蘋果公司目前的優勢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市場力量」可能在過去十年里給美國一些大公司帶來了「租賃」利潤(看上去也只是在短時間咯),但馬克思的長期利潤率下降規律仍然是對資本積累過程的最佳解釋。少數金融資本,通過從對從多數企業的利潤中扣除租金加以牟利。壟斷企業確實以租賃的形式將利潤重新分配給自己,但這一利潤不是生產過程的利潤(對剩餘價值的再分配——譯者注)。
利潤並非如新古典和凱恩斯/卡萊茨基理論所主張的那樣,是壟斷或尋租的結果,而是勞動剝削的結果。要理解資本的運動,必須把握資本的利潤率,而不是把它理解為少數市場主導者的租。
長期蕭條是長期低投資和低生產增長的副產品,它同時也是生產領域低利潤率和非生產領域投機昌盛的副產品(當然它也是寡頭壟斷資本以犧牲小資本壯大自己的一個結果)。
推薦閱讀:
TAG: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經濟危機 | 利潤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