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真·摩訶契丹國家地理-東國篇

摩訶契丹國東方的五道一司相對來說是離腹里比較遠的地區,而且收歸遼國治下時間都較晚,而且是本地王公自治居多,所以往往帶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下面隨便說說,因為長居中都,對這些地區只有耳聞,所以只是簡單介紹下。(然後就寫了三千字,我自己都想打自己……)

(最近還是處於超忙狀態,這些基本是上周寫的,本周改了改,發完繼續消失去了)

還是那張圖

提示1:本系列為Paradox歷史遊戲系列(P社四萌)衍生的架空歷史和設定集

這個世界線與我們的世界線分支時間大約在1130年秋天。

提示2:本系列的講述重點不在政治史或者軍事史,儘管這兩者是P社四萌的重要內容。而且本系列不是戰報。

提示3:本系列將嘗試還原一個架空歷史中的東亞-南亞融合佛教文明,以及推演(創造)它可能發展出的視覺藝術,建築,文學相關的遺(nao)產(dong)


河間道 這個道名字來源於本地話的Doab,大約就是河之間的長條土地的意思。 這裡恆河、朱木那河和其他支流將寬闊的平原切成一長條一長條,最終匯聚在一起傾瀉而東。作為世居內陸的遼人來說,如此巨大的水量簡直是奇景,不過定居下來以後,遼人也就覺得兩三里寬的河流和無邊的濕地是生活里最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作為東國最早列入直轄的地區,這裡曾經分封了大量契丹/漢/回鶻/信德軍功貴族。皇帝曾經以河間的洲為單位分劃土地給這些貴族。我們之前也說過,在十四世紀的某一段時間裡,這裡沿恆河上下千里的流域里集中著十幾個公爵和王爵的宮殿,沿河而下,兩岸的園林幾乎沒有間斷。可惜到了女皇當政的年代(1467-1509),這些王公不是被抄沒革爵,就是分家、家道敗落,不復當年勝景了。

這個區域包括了今天印度的北方邦和中央邦的北半。州府在曲州曲女城(今卡瑙季)。這座城大約不如作為古都時代的繁盛,但還是重要的貿易樞紐。

還有一個值得提到的,是河間道南部的兩座古老的窣堵坡。巴爾胡特大塔和桑吉大塔。它們被遼人重新發現以後再次成為朝聖的目的地,古老雄健的建築形式又反過來影響到了15世紀以後的摩訶契丹佛塔建築。以後有機會細細畫。

此外河間道與菩提道交接處還有重要的印度教聖地—恆河邊的波羅奈(今北方邦瓦拉納西)。在遼國相對前代遠為寬容的宗教政策下,這座濕婆建立的聖城仍然昌盛一時。

河間道稻田。作者Ken Alexander

桑吉大伽藍。 圖片來源印度旅遊局,我真的沒收他們錢..


漠南道 大約是今天的拉賈斯坦邦一部分,加上中央邦的南部。大片的荒漠地區帶來乾燥炎熱的氣候。

這個州沒有州府。各個小王國有著極強的獨立性,它們接受了遼帝的冊封各自頂著或公爵或伯爵的封號,維持著古老的封建制度。現在的皇帝也沒有建置實際的州縣—聖上看重的永遠是忠誠的拉吉普特各公貢獻的封建徵召兵。這些戰士之國擁有享譽南亞的精悍軍隊,以步軍為主,作為帝國重要的輔助部隊屢立戰功。

梅蘭加爾山城,麻兒瓦公國。

一套標準的漠南道某國戰士甲胄。


菩提道 恆河下游,約是今天的比哈爾邦、賈坎德邦和西孟加拉邦的一小部分。在印度的古代歷史中,這是摩揭陀國——十六雄國時代的【印度版秦國】的故地。

今天的比哈爾邦的名字來源於這裡曾經存在的大量僧院精舍(Vihara),在摩訶契丹的時代里更是如此了。

菩提道的眾多大寺使這裡成為摩訶契丹的學術中心。一片方圓八百里的平原上遍布著佛教最著名的聖地。從佛誕的藍毗尼園,到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寺和世尊覺悟的菩提樹、金剛寶座,到初次說法的鹿野苑,到涅槃的毗屍那羅的娑羅雙樹,四大聖地都在菩提道轄境之內。

還有復興重建的偉大學府那爛陀寺和超戒寺,也都是遼國貴族多次巡禮朝聖的目的地,在13-15世紀的太平歲月里,貴族和商人布施的財物和土地多到令後人咋舌。 連首府所在的華氏州(今巴特那Patna),也是建築在孔雀王朝舊都的遺迹上,沿用著兩千年前阿育王時代的城郭和欄柱。

這一片主要信仰金剛乘的土地,在近古一直受到波羅王朝的庇護。在公元1200年前後東印度波羅王朝衰微、突厥人東征,王國傾覆前的最後時刻,同樣信仰佛教的契丹國在西方的出現被波羅家族當作是天意。自那之後,不論是聯盟,還是後來作為從屬,東方的佛教徒都將遼帝作為轉輪聖王崇敬了。

儘管菩提道在文化方面有著無上的榮耀,儼然是摩訶契丹為中心的南亞-中亞佛教文化圈的精神中心,當今菩提王卻是很著名的被架空的跛腳藩王。太多的寺院領地和人口讓菩提道內部的權力支離破碎,被帝國很快一一收伏。於是這位波羅王朝二王之一,更多地(被迫地)住在中都的府第拿著俸祿享福去了。

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寺

那爛陀各寺平面圖。by Alexander Cunningham。 在這個基礎上,遼帝復興的那爛陀建築群還有不少新建的遼國官式建築,比如敕建大香積寺,在現有建築群偏南的位置。

於是去年畫的這張圖可以轉正了。 未來還會有類似的設計,更進一步的,已經在構思了。


山陽道 這是帝國的東端。包括了今天的孟加拉國、西孟加拉邦以及東部各邦的土地。作為波羅王朝後裔的東方雄藩,又在近年與皇家聯姻,山陽王在國內的貴族裡有著最顯赫的地位。 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大平原匯合,散作幾十條支流滋潤著富饒的三角洲,這一帶村鎮密集,還有許多大城大寺。沒有被開墾成稻田的地方是綿延千里的茂密的紅樹林,裡面老虎和鱷魚出沒。

沿著布拉馬普特拉河(烏斯藏人管它叫「雅魯藏布」)寧靜的河谷而上,則是另一片世界。這裡居住的人們面貌和舊時的契丹人非常相似。再向東南,進入密林大山,則是前去明國雲南省的兇險的道路。百年前蒙元梁王府的殘軍一路退過密林,在瘴氣和瘟疫里傷亡慘重,最後來到山陽道編成了山陽王親軍的一部,他們走過的路線日後被慢慢固定下來,成了一條不那麼靠譜的去東方的商路——從山陽道定肅州(今阿薩姆邦丁蘇吉亞)向東南經過孟養,走過無時無刻不在下雨的枯門嶺叢林(有個更有名的外號叫野人山),過高黎貢大山,過片馬山口渡怒江到達明國的大理府的三千里鳥道,需要兩個多月才能到達——前提是能活著走到的話。

鑒於山陽道北部河谷地帶溫暖濕潤的宜人氣候,不少山陽人開始打起了從滇地買茶樹種自己種植的念頭——現在,聽說一個在叫大吉嶺的地方這些種植已經初見規模了吶——反正如今飲茶風靡,中都的市場上山陽茶已經出現,銷量也不錯,雖然質量暫時不能比肩,還是比海路陸路運來的明國茶葉便宜不少。

孟加拉地區,恆河三角洲。 我自己拍的。

阿薩姆的河谷地帶。 來自阿薩姆的旅遊網站。

山陽道山區的湖泊。


安南道。 大約是今天的奧里薩邦一帶。 作為帝國的東海岸,安南道擁有不少良港。

安南道的奧里薩王公們在遼國對東方貿易里佔有重要地位。每年初夏季風到來前的一個月里,從柯陀州(今奧里薩邦Cuttack)以下的大大小小港口裡一片忙碌,前往東海、緬甸、大城、金洲以及明國和日本的貨船陸續出航,三月間在柯陀州出航的商船,在西南季風的助力下,十六七日就能到達金洲(蘇門答臘島附近),五月中旬就到達占城,六月就能出現在長江口了。

這片土地上還有重要的廟宇,比如婆羅門的大濕婆祠,還有古老的佛教名剎大明山寺(

今阿馬拉瓦蒂大塔)。

大濕婆祠(Lingaraja神廟),題圖也是。

喵嗷~


楞伽道。 在東海南方的楞伽島(今斯里蘭卡)上,太遙遠以至於我差點忘了寫它。。

遼國在幾百年前通過聯姻繼承到了楞伽王國,之後就分封給耶律家的兩個旁系治理。

幾百年下來,楞伽二公基本上在所有事務上都擁有極高的自主權。聽說在這個天高皇帝遠而物產豐富的小天堂里,做公爵只要打起摩訶契丹的旗號,為遠航的水師和商旅提供給養和港灣,再按時交上貢物,皇上改年號的時候記得跟著改掉,除此之外似乎就沒有更多的責任了呢。

中都生活的人們還總是把楞伽島想像成無憂無慮的天堂。端寧初年(約1480年前後)一次颶風切斷了聯繫楞伽島和南印度的羅摩之橋,中都的人們當時就有傳說,說楞伽島從此就像海上仙山一樣,到處漂流去了。

當然真實生活不可能這麼玄幻和和平。島還在那裡,楞伽二公隔幾年就來京城乞師剿滅泰米爾海盜的事情,也被中都市民選擇性無視了。沒得辦法,人民需要的永遠是美好的故事而已。(攤手)

楞伽島內陸景象。 來源 Shutterstock

傳說是哈奴曼率領猴軍五天修好的羅摩之橋。

《羅摩衍那》里的施工現場。


南原招討司。這是15世紀後半葉摩訶契丹攻滅南方泰盧固王國之後設立的軍事轄區。

這個地區緊鄰更南方的注輦國,在今天屬於馬哈施特拉邦的內陸、卡納塔卡邦北部和特倫甘那邦。這個地區已經屬於南方的德干高原了,境內丘陵縱橫,西高止山脈擋走了季風帶來的大多數降雨,高原上氣候乾燥,冬季還算宜人,一到農曆二三月就已然是炎夏,直到四月季風到來才有所緩解。這片婆羅門信仰的地區卻有非常偉大的佛教遺迹—— 阿旃陀石窟和埃羅拉石窟,但是因為地方並不平靖,來朝聖的人很少。

作為新佔領地區,本地瑪拉他人、泰盧固人的叛亂時常爆發。幾萬遼軍圍繞幾座城池屯田,還有一些契丹騎兵隨時從北方南下輪換。

南原的玄武岩崇山峻岭。


東海列島 在向東方宋、元、明國的海路貿易中,摩訶契丹的商船經常在東海的一些島嶼上停泊候風,久而久之一些島嶼上就有了市鎮。比較有規模的有哈奴曼列島(今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沙嶼港(今史密斯島的布萊爾港,建在朱羅王朝舊港的遺址上)、金洲(古印度對蘇門答臘島一帶的泛稱)虎頭港(今天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尼亞斯島的Gurungsitoli)等等。

因為實在是離京城萬里遠,朝廷想重視也做不到,就名義上對這些有人聚居的大島設了縣,以本地商會的領袖封知縣而已。於是這些閩裔或者孟加拉裔遼國商人就披著袍服叩謝天恩,然後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經營撈珍珠、晒乾魚的產業,或者種植豆蔻、伐香木)去了。聽說最近從西海某個地方,一些商人帶來一種樹種在東海列島種植,能產紅黑色的小果,名喚「高馥」,其籽燒烤沖飲醒腦提神,在值更的水手和軍人里流行一時,也讓這些知縣們小賺一筆。

明國寧波、泉州、廣州市舶司有時報告說有遼國使臣「入貢」的,多半不是中都的皇帝派來的,而是出自這些【知縣】們,這也是讓遼國鴻臚頗為頭疼的事情了。

哈奴曼縣,沙嶼鎮

金洲縣,虎頭鎮

金洲縣,柏賀嶼


【這個小系列也完結了,呼…… 越寫越長,以後再寫系列文章剁手。。】

推薦閱讀:

艾莎女王的退位演說
咱在認真的想……主角的選取問題
【代發】《邦聯梟雄》預告
架空於大明之後的漢人王朝的設定
【劍與魔法】已死且永生

TAG:印度 | 架空歷史 | 旅遊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