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及其象徵性的釋放 弗洛伊德心理學文論
弗洛伊德算得上是一個聲名狼藉的心理學家,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他的理論影響力頗大,任是誰都知道「本我自我超我」、「力比多」「夢」等等概念。他的影響甚至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心理學領域,更滲透進了現代文化的各個領域。雖然弗洛伊德不是專職的文藝理論家和批評家,但是他的著作中討論了大量的文學藝術問題,並利用精神分析理論分析文學藝術作品的內涵和創作者的心理機制,這對於20世紀的文藝理論有著重大的影響。
| 精神深層結構的分析:意識和主體
「精神分析」對於弗洛伊德來說意指一種診治精神病人的醫療實踐,但是就其論著的整體來說,「精神分析」也可以指其核心的心理學觀點。弗洛伊德心理學的核心就在於他對人類精神結構的分析,也就是他無意識理論以及人格結構理論。
弗洛伊德在1912年發表了第一篇系統解釋無意識理論的重要論文,那就是《關於精神分析中的無意識》。在這篇論文里,他把人類精神分為三個層次:最下層是無意識,中間層為前意識,最上層是意識。
無意識是人心理結構的深層領域,充滿了人們壓抑到心靈最深處而不被意識到的,充滿本能和慾望的心理活動,也是心理系統最原始最根本的動力。前意識是介於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能被意識召回的心理層面,它和無意識一起構成了潛意識,也就是未被自我意識和察覺到的心理內容。最表層為意識,具有理性的認識能力,能夠清醒地與外界交互,也是自我能夠感知和察覺的部分。
這三者混合存在於人的心理活動中,共同構成人的完整心理。但是相對於潛意識來說,意識僅僅是無意識海洋上的孤島,是冰山露出海面上的一角,而潛意識才是人心中最主要最廣闊的領域。
在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中,對前期的無意識理論進行了修正,提出了人格結構理論,這一理論把人的心理結構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組成部分。
本我是指充滿了本能性衝動,為整個心理過程提供心理能量的無意識部分,它只按照快樂原則運作,也就是趨樂避苦,因此不為正常的意識所允許,常常被壓抑在人的心靈深處。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表層,是和外界打交道的知覺系統,屬於意識的部分,其按照現實的原則控制本我的運作,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本我的騎手,本我是自我的坐騎。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象徵著在社會文化的熏陶中形成的道德規範,其位於人格結構最高層,按照至善原則指導自我,以便達到理想自我的實現。
這三個部分並不是相互獨立的而具有明確分界的,而是在相互衝突中混雜成人的心理結構,在這一系統中,本我是基礎性部分和動力源,依次派生出自我和超我,而自我和超我則在更高層面上統攝和控制本我。
這一部分其實和弗洛伊德的文藝批評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因為實在是太出名了,介紹弗洛伊德怎麼能不寫這部分呢……所以就簡短介紹一下,下面關於本能和夢的理論才是同他文藝理論直接相關的。
| 本能的壓抑、俄狄浦斯情結和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認為本能是一種源自體內而表現在身體上的原初刺激,是最根本的動力,是根植於人的一般性需要而生髮的。按照它成熟時期的講法,本能分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一者是愛和建設,另一者是恨和毀滅。雖然弗洛伊德並沒有把本能等同於性慾,他的本能似乎和人自我持存的抽象需要聯繫在一起,但是他對於性的突出強調和獨特解釋,絕對是其思想不可忽略的重要特點。也許說他是泛性論者是過分的評價,但人們對他的一般看法,認為他說的性慾能量力比多是人全部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內在動力,這一觀點也是符合他原意的。
奠基於本能理論之上,弗洛伊德提出了關於人格發展的理論,以及對於夢的解析。
關於人格發展的理論就是大名鼎鼎的俄狄浦斯情結,這來自於索福克勒斯的名劇《俄狄浦斯王》。在3歲到5歲的幼年時期,兒童逐漸形成了本能的性慾,並把其母親作為這種慾望的對象,把其父親看成是與其爭奪母愛的競爭對象,最終結果是兒童形成了殺父娶母的慾望——這就是俄狄浦斯所做的事情。但是在父親的強大力量帶來的閹割恐懼之下,男孩壓抑了自己的慾望,並且開始認同父親的性別角色和社會角色,因此成長為一個社會人格健全的成年人。他相信自己終將擁有父親的力量,並且擁有一個母親的象徵性替代物,也就是妻子。伴隨著本能的被壓抑,兒童的人格才得到發展,但是被壓抑進無意識的本能依然存在並影響著人的行為,對於這些壓抑的本能深層慾望,人們擁有夢這種形式來排解。
弗洛伊德認為,夢境或許是再現被壓抑之物的最生動的舞台,其是本我激發的慾望和自我對慾望的壓抑兩者衝突而形成的「妥協結構」,因此,弗洛伊德的重要論斷出現了:「夢是對被壓抑的慾望的隱蔽性滿足」。因此他通過解夢來進行自己精神分析的臨床實踐,從夢外顯的層面,嘗試解讀無意識的「真正含義」——因為他對性的突出重視,我們可以看到他可以把所有夢中的意象解讀為生殖意象,這也是他理論中飽受詬病的一點。
夢包含兩個要素,一個要素涉及心理的內驅力,也就是屬於無意識領域的被壓抑的本能,另一個要素涉及其獨特的形式和手段,也就是改裝。對於前者,弗洛伊德認為有一般性的來源、童年時代的經驗和肉體的刺激等來源,而夢本身被看做是一種隱蔽地排解核心慾望的方式。對於後者,因為夢並不是直白地表達慾望,而是隱晦地表達,這種象徵性的特殊手法就是夢的運作機制。這一機制包含①凝縮,用簡單的意象表達複雜的意義②換置,用替代性對象隱喻實指的慾望對象③特殊表現,用直觀的現象表達不直觀的觀念④二度校正,在把夢的經驗轉換成敘述時,自我對夢進行了規制和修飾。
我們能看到夢和文藝作品之間的相似之處,作品不正是作者的一個夢嗎?作者用創作的方式,用一個符號結構的形式表達自己深層的慾望。弗洛伊德也是這麼想的,他的文藝批評基本就是把作品當成夢來進行精神分析。
| 創作者的白日夢,以及某個群體的集體白日夢
在《創作家和白日夢》以及《詩人和幻想》這兩篇文章中,弗洛伊德明確地把作品和夢看成是類似的東西。一般人可以用做夢來使自己潛意識的慾望獲得假想的滿足,但是創作家則能用升華的形式——也就是藝術創作——來滿足其本能慾望。文學作品和夢一樣,一方面來說,它們都是一種願望的滿足,都是對於被壓抑的本能的滿足。另一方面,夢那種獨特的運行機制,也和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有相同的地方,比如羅曼·雅各布遜所確認的人類語言的兩種活動,隱喻和換喻,就和夢運行機制的凝聚和換置相對應。
總之,他認為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在本能慾望支配下製造的幻想,這是一種作者中心論的理論樣式。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弗洛伊德尤其關注藝術家個人生活的經驗與其作品之間的關係,試圖解釋創作者的生活史怎樣給予它自己創作動機的。比如他對於達芬奇的解讀,認為達芬奇的童年願望未經實現就被壓抑進了無意識,他的藝術作品就是他補償童年願望的努力。
弗洛伊德的文藝觀集中於作者,但是其思想中也包含了很多關於文學和社會文化關係的論述,這就是其升華論。他認為人類的文明就是建立於對本能的壓抑之上的,這些本能不被社會文化的秩序所允許,形成了一種根植於文化深處的精神結構。而藝術活動就是用社會文化所允許的方式,把本能慾望的對象換成文化領域中地位較高的形象,這就是升華。因此文學藝術承擔了一種為人類文化抒發排解深層慾望的功能,既然作品是作者的白日夢,那我們可以理解為,文學就是集體的白日夢。
弗洛伊德在其批評實踐中也使用了這個理論,他特別地認為人類文化核心慾望就是俄狄浦斯情結,一切文化形式,宗教、道德、藝術等等,都起源於這個情結,而文學藝術的核心創作力,也因此和這一情結聯繫在一起。他認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都表達了弒父這一主題,都淋漓地表現了俄狄浦斯情結,因此是文學史的三大傑作。
除此之外,弗洛伊德還隱晦地涉及了文學作品和讀者的關係,在討論文學就是作者的夢的時候,他還順便提到,讀者在作品這一作家的夢中會讀出自己的夢,從而獲得對於慾望的排解。不過這個觀點並不起眼。
本文寫得略微有些冗長了,因為弗洛伊德首先是一個心理學家,然後才是一個文藝理論家,他的文論是和其心理理論密切相關的,所以本文第一節和第二節似乎也是不可或缺的。對於弗洛伊德本人來說,他認為自己精神分析的方法能夠做到的只有兩件事,「一是解釋文學作品的內在意義,二是解釋藝術家作為人的氣質」,可見他對於自己理論的有效性範圍還是有認識的。只不過他所說的文學作品的內在含義,實際上指的要麼是作家的深層慾望,要麼是群體的深層慾望,很難說和作品本身的結構契合。
由此可見,他對於自己作家中心論的文論有自我意識,但是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社會文化向文論的傾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提及了很多讀者中心論的思想。我們看到後世的文論學者大體上繼承和發展了他社會文化向的文論,認為文學的核心慾望是根植於社會文化的深層結構當中的,這就是拉康和其他的結構主義者所做的工作。
最後畫個圖來總結一下:
p.s.最後這幅圖的來源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玄玖爺:如何評價「如何評價某部作品」這樣的問題再p.s.題圖為《super meat boy(超級食肉男孩)》,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尋找《獨立遊戲大電影》這部紀錄片觀看,嘗試用弗洛伊德文論解釋Edmend(也就是我們熟悉的e胖)和tommy的創作。
推薦閱讀:
※大叔控是戀父情結嗎?
※從佛洛依德的生物決定論開始到近代,精神分析學都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霍尼、阿德勒、榮格、蘭克、弗洛姆等都在哪些方面進行了發展和突破?
※夢是平行世界用來傳遞信息的一種載體嗎?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夢中會感受到在現實中從未體驗過的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