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安利系列10-Little Busters!

前言

之前做了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把自己聽過的所有歌曲做了一個簡單的匯總,然後遴選出了裡面我覺得質量最為上乘的10首歌。類似於我自己自娛自樂的一個BEST10總選舉之類的。

然後就想著重把這首歌依次做一個簡單的賞析,以及寫一下自己的聽這首歌的感受。

相當於就是歌曲推薦啦。

因為自己本身也只學過一段時間的音樂,水平有限,其中有理論知識上的錯誤就無視就好了。

10 Little Busters!——Rita

作曲:麻枝准

編曲:中澤伴行、尾崎武士

作詞:麻枝准

先上鏈接:

Little Busters! - Key Sounds Label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這首歌是遊戲/動畫的同名開場曲,原作作為一部描繪青春友情汗水為主線的作品。

這首歌相當優秀地表現出了原作積極向前,充滿汗水與活力的青春基調,毫無疑問是一首令人眼前一亮的開場曲。

編曲

編曲採用比較偏向較傳統的樂隊風格,從前奏相當激昂的吉他與鼓聲就可以感受到濃烈的青春風格,就像是幾個精力充沛的高中生組成的一個樂隊謳歌著他們無限的活力。

我特別中意這首歌的前奏,不僅編曲讓人感到活力十足,而且可以發現整個前奏是一個從微弱的到高昂的過程,讓人感到情緒跟著節奏一步步釋放相當暢快。弦樂高音的出現也恰到好處彌補了吉他與鼓在高音處的不足。

整體編曲相當出色,對整首歌整體感的把握相當不錯,尤其是鼓的運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後歌曲採用減弱的方式結束,也暗含了青春永不散場的意蘊。

作曲

這首歌的作曲可謂精髓。它甚至激起了我對整個流行音樂結構織體的思考。

都知道大多數流行歌曲是由兩段主歌一段副歌組成,而對大多數歌曲來說,副歌自然是精髓中的精髓,關鍵中的關鍵。顯然一首歌很難做到從頭到尾都是驚為天人的出色的和聲旋律,主歌大多都只是做到奠定基調,鋪陳或者作為橋樑的作用。

而麻枝準的這首歌,顯然已經對這種流行歌曲的陳年舊式得心應手,他知道副歌是核心,於是他在這基礎上讓主歌變得無比的簡練,簡單。

第一段主歌兩句,第二段主歌兩句,這應該算是流行歌曲裡面最短的主歌之一了。而且這兩段主歌分工極為明確,對這首歌的塑造效果是驚人的。

第一段主歌第一句,和聲為A、#Cm。落在小三和弦上,顯然是一個帶有下行味道的較為收斂的樂句。第二句為A、E、B。三個大三和弦,而且可以看到這三個大三正好是依次升級的。前面A的部分跟上一句類似,比較含蓄低調,眼看可能要跟上一句走相同的老路,繼續委婉地走鋪陳的路線,然而主旋律瞬間一個變化來到E上,並且立即轉到更加光明輝煌的B上,情緒陡然高昂起來。

A、#Cm、A、E、B,挺簡單的一個和聲進行,然而這樣一個簡單的和聲卻完成了巨大的作用。在這樣短短兩句裡面,就完成了奠定基調,平穩發展又突然高昂起來的過程,無縫連接到以帶動情緒與過渡為主要功能的第二段主歌。一般的流行歌曲大多用四句完成這個過程,而且起到的過渡與鋪陳的效果還不一定有多好,而麻枝准只用了兩句。因為若用四句的話,節奏顯然會發慢很多,與第二段激昂快節奏的主歌格格不入,更與這首本應充滿青春快節奏氣息的歌的基調格格不入。

再看第二段主歌,依然是兩句。第一句直面而來的就是附兩個類似附點的一短一長的強音。要說什麼樣的音型最能帶動聽眾的情緒,附點音肯定是有力競爭者之一。同時伴隨著編曲在低音的一個A B A的三連擊,可以說整首歌已經完全High起來了。

第二句是一個比較平穩卻又不失驚艷的過渡,關鍵詞:轉調。在短短的一句歌詞的時間完成了從E大調到#F大調的轉調。轉調的手法是比較常見的根音上行然後徑直轉到目標調性的屬和弦上。不得不說,在流行歌曲中轉調是一個相當冒險的行為,對於絕大數情況,因為流行歌曲主要面向欣賞水平一般的聽眾,通俗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轉調並不是十分必要。特別是有些較為不明顯的轉調業餘聽眾甚至都聽不出來。而轉調本身又作為作曲中較為複雜的一項,對作曲者的和聲知識要求較高,在轉調的過程中能否保證作品的完整性對作曲者又是一個考驗。因此大多數流行音樂作曲者在作曲時是不會考慮轉調的。

那麼,既然有轉調這東西,那麼肯定也有它存在的價值,這首歌的轉調從E到#F,顯然是升調,升調對於音樂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音樂的基調將會更加的激昂向上,為之後更加高昂的副歌做下了鋪墊,並帶來了來自轉調的新鮮感。並且這首歌只花了一句歌詞的時間便完成了轉調,而且轉調的結句也是在屬和弦上,屬和弦對於接下來的高潮顯然是一個不錯的踏板,因此說此處的轉調是相當成功的,並未對音樂的整體布局造成影響的同時,進一步使歌曲基調高亢,進一步帶動了聽眾的情緒。

轉調完成,副歌到來。前面的鋪墊已經如此優秀,作為這首歌的核心的副歌自然更是錦上添花。

對於普通聽眾來說,這個副歌會對他們感覺很奇怪,但是可能又不知道怪在哪裡。這是因為這首歌的副歌採用了切分音的技巧,麻枝準是一個運用切分音的高手,他在《Killer Song》中對切分技巧的使用可以說令人嘆為觀止。當然也可以不看成切分音,看成是拍號變了,變成了類似6/8拍的節奏。簡單來說,就好比3個2變成了2個3,本來是1 2/3 4/5 6,經過切分變成了1 2 3/4 5 6。

我是相當喜歡切分音的,因為它能從拍號重音的束縛中脫離出來,令人耳目一新,在古典音樂領域中有著相當廣泛的運用,在流行歌曲中出現較少,但只要出現大多都相當驚艷,能夠體現作曲者對節奏節拍的高超的掌控力。

這一個副歌,相當於又轉調又變拍號,可以說是麻枝准對自己作曲水平的高度自信的產物,帶來的衝擊感與新鮮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經過數個小節的切分後,又非常流暢地回到了原來的節奏,並沒有太大的不自然感,這是相當難得的。再經過兩句的結句,副歌在比較高的音區結束,又無縫轉回原調。

總體來看,這首歌的作曲極為出色。主歌部分極為簡短而有力,又起到相當出色的起承轉合的作用。副歌部分利用轉調與切分,在未破壞整體結構,並沒有佔用太多的小節的情況下帶來超凡的衝擊力與新鮮感。

再看作詞

ひとりが辛いからふたつの手をつないだ

一個人是艱辛的 於是兩人牽起手

ふたりじゃ寂しいから輪になって手をつないだ

兩個人是寂寞的 於是大家圍成圈

這兩句也算是用了一個類似頂針的手法,雖然講的東西很樸實但感覺一理ある。

這段歌詞在後面也有著照應。

きみもひとり 仆もひとり

你是一個人 我是一個人

みんなが孤獨でいるんだ

我們都行走在孤單的人生

この輪の中でもうきづかないうちに

我們已經忘卻了 自己其實在圈裡

最後這一句,我們大家其實都在圈裡著實觸動了我一下。

因為作詞這東西比較感性,我就也不細說了,但毫無疑問光從這兩段,再加上麻枝準的名聲,就能知道這首歌的作詞水平不可能差。

至於演唱方面的話因為我一直都是主張盡量忽視演唱而去在意歌曲本身的那種嘛,所以在我看來,除非真的唱得驚天地泣鬼神非常非常驚艷那麼好,或實在唱得令人不忍卒聽(這個詞語好像不能這麼用),其實都差不多嘛。顯然這首歌Rita的表現跟95%以上的歌手一樣,達不到前者也肯定不至於後者,類似於中學老師敷衍了事地改作業給個A就不管了那樣,畢竟能夠A+或者只有BCD的人還是極少數。

綜述

從質量上看,這首歌的作曲水平最為突出幾乎完美,編曲與作詞水平稍遜一點但也相當優秀了。要打分的話大概是9.8/9.6/9.6左右吧,已經算是流行歌曲中超級驚艷的水準了,而且相當全面,沒有短板。

LB作為Key社遊戲中人氣相對稍微冷一點(相較Air與CLANNAD)的一部,音樂卻相比其他作品是幾乎不遜色的,這首歌也可以說是Key的遊戲音樂中也是麻枝準的創作生涯中的頂峰之作了(劇透一下,麻枝准還會有一首歌出現在這次10首歌中),但這首歌受到的關注與好評並不算很多,人們往往傾向於給其他的,例如「一番の寶物」和「小さな手のひら(小小的手心)」冠以神曲之名,卻忽視了這首同名片頭曲。可能是片頭曲不如那種在結尾的壓軸插曲令人印象深刻吧。作為插入歌,前面提到的兩首在某種意義上可謂神曲,但若跳出作品的束縛,單純以一首音樂的角度進行評價,其實它們相比這首「Little Busters!」真的是弗如遠甚的。

再劇透一下,下一次要談的歌,也就是No.9,來自西野加奈,也是她憑藉登上紅白的一首歌~

可憐又可恥地求關注求贊


推薦閱讀:

TAG:ACG | 日本音樂 | 日本流行音樂JP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