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大清危機與金融之關係 三方妥協的革命模式 1910年上海橡膠股災引發保路運動 湖北的軍隊入川

銀行業連連雪崩,沒有一片無辜雪花。是的。銀行業的現象,不是孤立的現象,不是單獨的經濟問題。銀行的問題,自從有了中國以來就存在問題,就是古代的錢莊就一直依附皇帝的權力而存在。古代的錢莊,就一直是古代國家統治力量的一部分。中國的古代的錢莊的話題很精彩。所以,說銀行業連連雪崩,沒有一片無辜雪花,請問問自己是否無辜否?

辛亥革命 大清危機與金融的關係 三方妥協的革命模式

袁世凱後來逼隆裕太后把私房錢吐出來,一次一次的逼,拿到巨款後他還是不肯出兵打仗。為什麼清朝最後沒有以血流成河告終?南北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集聚的南北戰爭,只是在武漢、南京、陝西打得比較激烈?原因就是袁世凱從來沒打算動真格的。

袁世凱早就想好了,要是動真格的,跟南方革命黨人拚命,雖然贏了,也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朝廷還是要收拾他。南方革命黨人,哪怕孫中山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後也是沒錢,雙方沒有大打出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南北財政困難,外國不肯借款。

從大清朝的脫軌我們可以看到,各方都比較節制,隆裕太后和載灃、袁世凱,孫中山和黃興,在那個時代,他們最終被動地找到了一條解決政治危機的途徑。這套模式就是妥協的模式,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代用妥協的方式解決重大的政治危機,解決這樣重大的社會變動。因為三方的被動而導致三方的妥協,讓大清朝和平落幕,接受新的共和制度安排。

孫中山、黃興、宋教仁,以及同盟會與光復會的革命黨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雖然他們的力量非常小,經常是從失敗走向失敗,但他們用勇氣和犧牲換來了亞洲第一共和國。當他們掌握了南京政權的時候,他們完全可以不顧一切舉兵北伐,和袁世凱決一死戰,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他們願意妥協,並交出南京政府,讓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隆裕太后宣布退位。雖然三方都不是最滿意,但三方都可以勉強接受,而普通的中國人卻少犧牲了很多生命。革命的結果不是要讓某一方獨贏,一些人勝利了,但大部分人都失敗了。當我們經歷了幾十年或上百年之後,我們知道勝利沒那麼了不起,我們寧願不要勝利,少一些這樣的勝利就少一些犧牲,所以此時此刻回望一百年前的中國,孫中山與黃興在一個幾千年的官本位社會裡,願意放棄權力,鞠躬下野,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們三方的妥協,三方都是被動的,但是化被動為主動,中國人民就有了一個小小的勝利。

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267年的大清王朝,直接引發並促成辛亥革命的是當年爆發的保路運動,而誘發這場保路運動的是前一年發生在上海的橡膠股災。從這個意義上說,幾隻股票輕鬆地終結了一個百年王朝。

證券交易制度是西方近代化的產物,起先荷蘭人在南非試用成功,後又拿到紐約華爾街大放異彩。股市隨著西方列強對華的經濟侵略而被引入中國,1872年在上海的輪船交易局發行了中國的第一隻股票。

早期發行的股票大部分屬於官督商辦,通過設立股份制公司招募社會資金,實現融資的目的。當時著名的股份制公司有開平煤礦、平泉銅礦、池州煤礦、長樂銅礦等,都有實業作為背景,企業的經營業績不錯,投資者的回報也較為豐厚,1877年到1883年成立的官督商辦礦業股份公司就有16家,「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爭購之」。

清政府沒有嚴格統一的證券法規和管理機構,資本市場屬於自由狀態,但這一時期發行股票的企業和投資人總體是比較理性的。不過好景不長,看到股票市場有高額回報,一部分機構和個人開始由投資轉向投機,股票價格被哄抬,誇大宣傳、業績造假等現象越來越普遍,一些業績很差的股票也受到追捧。

1883年10月,終於爆發了一場因企業和投資者資金鏈斷裂引起的金融風潮,股價狂跌,以「紅頂商人」胡雪岩開設在上海的福康錢莊為代表的大批錢莊和銀號倒閉。

但是,這場金融危機並沒有引起清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也沒有引起投資者的警惕,上海的股票市場數年後重新活躍起來。

到20世紀初,一種新式股票的出現,把晚清的資本市場推向了高潮。

這種股票叫橡膠股票,是一些橡膠公司發行的,交易的對象是當時非常時髦又十分緊缺的物資——橡膠。

橡膠是由橡膠樹、橡膠草等植物乳膠提煉加工成的一種材料,由於它絕緣、有彈性,所以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產品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當時對橡膠的需求量猛增,以英國為例 ,1908年進口橡膠84萬英鎊,1909年就增長到141萬英鎊,已經開始工業化的各個國家都大量需要橡膠,使橡膠成為緊俏物資,倫敦證券市場發行的橡膠股票也大受追捧,當時有一隻橡膠股票發行價10磅,不久就炒到了180磅。

本來這件事跟中國的關係不大,因為中國當時仍處在農業經濟階段,對橡膠的需求量並不大,但橡膠主要生產在南洋地區,國際金融資本便把炒作橡膠的中心逐漸轉到了上海,1909年底的幾個月時間裡,先後就有40家橡膠公司把總部設在了這裡。這些公司大量打廣告,採取各種辦法招徠投資者。於是,原本就充滿了投機氣息的上海到處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橡膠股票,有一種藍格志橡膠股票,發行價為60兩,很快便被炒到了1000兩以上,有些人通過橡膠股票大賺了一筆。

1910年初,美國限制橡膠的使用,因為成本太高了,這誘發了橡膠市場的震動。1910年6月倫敦市場橡膠價格應聲而落,緊接著各種橡膠股票狂跌,不少股票成為一張廢紙。

財政崩潰

大清王朝來說,這時的經濟乃至政治、民生都跟股票市場捆綁得太緊了,這場股災動搖了清朝的國本。

據統計,當時國內炒橡膠股票的資金約3000萬兩,赴倫敦炒股的超過1000萬兩,二者相加超過4000萬兩,相當於清政府可支配全年財政收入的40%。這麼多的錢不可能都是「散戶」的,實際上它們大部分來自錢莊和銀號,它們介入橡膠股票的方式,一種是在內部調動資金直接去炒,一種是向投資者放款。正是由於他們的推波助瀾,資本市場才一下子發展到失控的境地。

從錢莊、銀號借了錢去炒股的投資者轉眼血本無歸,跳樓的跳樓,跑路的跑路,重創了錢莊和銀號。當時清政府雖然已有官辦的大清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機構,但真正支撐起民族產業發展的還是這些錢莊和銀號,這些錢莊和銀號如果出了問題,就將拖累整個經濟。

橡膠股災發生後,上海地方政府趕緊出面救市,向朝廷提出了一些挽救金融市場的方案,但一來清政府已經到了財政捉襟見肘的程度,無力拿出巨資來救市,二來大部分掌權者還沒有看到這場股災將來帶來的巨大破壞力,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對主張救市的官員藉機進行打擊。結果,兆康、森源等一大批實力雄厚的錢莊和銀號紛紛倒閉,形成了民族資本金融機構的倒閉潮,迅速由上海擴展到各地,繼而引發實業的倒閉潮,全國工商業全面恐慌,等清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試圖救市時,已無力回天。

這場由股災引發的金融風暴繼而演變為系統性的經濟危機,直接受衝擊的是清政府已脆弱不堪的財政。

鴉片戰爭前後,清政府財政收支保持在每年3000萬至4000萬兩的水平,如1842年財政收入是3714萬兩,支出是3150萬兩,收支相抵尚有盈餘564萬兩。當時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是田賦、漕稅、鹽稅、關稅四項,其中田賦最多,佔到2/3以上。後來,清政府通過各種形式增加稅收,一方面對舊稅加重增收,如鹽稅一項清朝前期每年在600至700兩,到1911年就猛增到4500萬兩;另一方面,開徵新稅,開埠以後與對外貿易、商業有關的新稅種不斷出現,在財政收入中的佔比逐漸加重。馬克思當時密切關注過清政府的財政和經濟狀況,他就此總結為「舊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捐稅」。

清政府的財政收入迅速增加,1908年達到2.63億兩,較鴉片戰爭時增長了六七倍。有錢總能花出去,而且越有錢越不夠花,隨之財政支出也大幅度增加,這一年達到了2.69億兩,還有了幾百萬兩的赤字。

這時財政收入的結構已發生了根本變化,田賦佔比越來越少,關稅、市稅、鹽稅以及屬於「亂收費」的厘金佔了大頭,最高時達到90%以上,當工商業全面陷入恐慌時,意味著清政府的財政體系將隨即崩潰。

又是股票

根據清政府1910年的財政預算計劃,當年要實現財政收入2.97億兩,財政支出為3.39億兩,本來就有4000多萬兩的赤字,現在又逢橡膠股災引發的經濟危機,財政收入將遠遠達到不預期,而支出又無法削減,這一年的日子怎麼過呢?

大概意識到了這個嚴重問題,有人給朝廷出了個主意,要把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以此做抵押換取英、法、德、美四國財團600萬英鎊的貸款。600萬英鎊約合4000多萬兩白銀,剛好彌補橡膠股災的損失。

但這是一個餿主意,因為當時鐵路公司雖然是官辦的,修路的資金卻大多數來自民間。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洋務運動的帶動下,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修鐵路的熱潮。政府號召民營資本投入鐵路建設,1898年清政府頒布了《鐵路簡明章程》,規定了國家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鐵路項目的各種優惠政策,一時間上至達官富商,下到普通百姓都紛紛拿錢去修鐵路。1895年全國只有鐵路364公里,到1911年就猛增到9618公里,幾年裡增長了26倍。

鐵路投資的方式還是股票,這些股票由鐵路公司發行,募集到大量民間資本,如1903年設立的川漢鐵路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超過1000萬兩。掌握這些鐵路公司的是一些遊離於政界、商界之間的商人,他們非官非商、亦官亦商,能量很大。清政府的想法是讓他們用鐵路公司的積累先退還投資者的股金,之後再拿去抵押,但這些商人多年來以鐵路為掩護大搞投機,在橡膠股災中也損失不小,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當朝廷要收回這些鐵路時,引起了投資者的恐慌和憤慨,鐵路公司的高管們趁機煽動,各地紛紛開始了保路運動,以四川保路運動聲勢最為浩大。1911年6月,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張貼文告,四處講演,上京請願;8月,召開川漢鐵路股東特別大會,斥責朝廷「奪路劫款,行同強盜」,開展罷市罷課和抗糧抗捐活動;9月,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保路同志會領袖,激起大量群眾到四川總督衙門請願,趙爾豐下令鎮壓,釀成血案,成都附近農民在同盟會、四川保路同志會的領導下組成保路同志軍起義,圍攻省城,朝廷下旨從湖北調集軍隊入川鎮壓保路運動。

湖北的軍隊入川,武漢空虛,接下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這一年的10月在武漢發生了辛亥革命,清政府一舉被推翻。

清王朝由興盛走向滅亡的原因有很多,總的來看是沒有跟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固步自封的結果。但僅從具體事件分析,直接推翻它的是辛亥革命,直接促成辛亥革命的是四川的保路運動,直接引發保路運動的是清政府財政的崩潰,直接造成清政府財政崩潰的是上海橡膠股災。

清政府應對橡膠股災的過程十分失當,由於不了解其嚴重性,坐視錢莊和銀號破產倒閉,摧毀了本就脆弱不堪的金融體系。從更深層次說,清政府不重視金融建設,也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官辦銀行難以承擔支撐整個金融體系,外國銀行大量湧入,國內的錢莊、銀號控制著經濟命脈,但政府對這些內外資金融機構監管不力,對證券業更讓其自由發展,結果造成了資本的失控,當問題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一個偶然事件就會帶來連鎖反應,從而輕易擊垮這個王朝。

辛亥革命 大清危機與金融的關係

糧食危機可以說是大清王朝脫軌的第一個主要原因,反對辛亥革命的保守者辜鴻銘寫信給上海的《字林西報》說,參與武昌起義的新軍,海外留學回來的革命黨人還比較文明,革命有節制,但是長江流域有幾百萬饑民,這幾百萬嗷嗷待哺的饑民一旦捲入革命,革命就會失控。辜鴻銘已洞察饑荒對於大清朝的威脅了。

當時清廷度支部已沒有什麼錢,隆裕太后至少三次從宮中拿出現銀賑災,給江蘇、四川和湖北,當革命發生以後,她一面壓製革命,一面賑災,因為饑民才是她政權最大的威脅。

糧食危機還帶來了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在近代化的社會永遠是一個致命的威脅。當大米危機出現的時候,大清朝或許還有救,當金融危機出現的時候就真正沒救了。

1911年10月12日以後金融危機首先在北京出現。武昌兵變的消息傳到北京已經是10月11日,11日到12日之間, 內閣竟然沒開會,王公大臣沒有做出一個決策,直到10月12日凌晨5點,他們做出了一個決策:出兵鎮壓,派蔭昌去。蔭昌曾在德國留學,學過軍事,曾作為清朝的使節出使德國,他最拿手的是唱京戲,但這次他自己就打退堂鼓了,在北京城足足逗留了三天才緩緩出發。其實他是在運作重新起用袁世凱,當他15日傍晚登火車的時候,朝廷前一天已下達重新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的詔令。

蔭昌出發前,管鐵道的郵傳部長盛宣懷來了,告訴他們打武漢的時候,只要保全漢陽鐵廠,獎勵十萬大洋。盛大人下車時還對著火車窗戶跟蔭昌說:「這個事情別忘了。」蔭昌說:「盛大人,你放心,只管把大洋準備好就行。」這句話讓外國記者全聽見了,他們的理解是:原來朝廷派兵南下軍餉沒準備好。第二天,日本、英國等國記者紛紛發布消息,到處都傳開了,國庫當時還是有兩百萬大洋,13日就撥出了五十萬軍餉。

但是,這個消息一登出來,老百姓認為清朝沒錢了,意味著自己存在銀行的錢不安全了,大家都到銀行取錢, 最起勁的是內閣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他一家就取出至少幾百萬兩以上的巨額存款,直接存入英國滙豐銀行。只有兩天的時間,北京有幾家銀行就關門了,以前可以給銀票、紙幣,現在都沒有人要了,只要現大洋,寧肯背在身上重一點,但是踏實,能買到米,米也越來越貴了。他們每天在日記里寫著:今天大米價格又飆升了,而且店裡沒有那麼多米賣給你,警察出來維持都沒用。

接下來發生金融危機的是上海,昔日富庶繁華的十里洋場一夜之間現金不夠了,他們向外國人緊急呼救,外國銀行原來對中國銀行很好,這個時候就不好了,因為不相信中國銀行了。上海幾家大的民營銀行都關門了,門口貼出告示「因現金告急,暫停營運」。從南到北,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包括最穩定的東三省像奉天、營口、大連等地都出現了程度不等的金融危機。

謠言最終變成了事實

與金融危機同時出現的是逃難潮,他們兌錢出來做路費,北京人逃到天津去,天津有租界,使得租界人滿為患。像嚴復這樣有地位的人,逃到天津後,連房子都租不到,最後只好在小旅館裡住,因為他跟外國人關係很好,外國人說「你可以到煙台來,我借個房子給你住」。天津全都住滿了,房價急劇攀升,有一些北京人在天津待不下,就住在北京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東交民巷使館區,一個是六國飯店。還有一個流向是紛紛逃亡上海,全國各地都有人逃到上海,上海的房價也貴得不得了,米也貴得不得了,當上海和天津租界人滿為患的時候,又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地方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和逃難的背後是人心恐慌,全國各地到處都是謠言,大清朝的脫軌,可以說是因為下雨,也可以說是因為謠言,報紙上每天登載的消息有許多是假的,凡是講革命黨人勝利的消息,在南方的報紙暢通無阻,而說清兵打勝仗的報館就有幾家被砸了。

大清朝之所以脫軌,不光金融有問題,銀行要關門,國庫也沒錢,這是財政困難。一個天朝大國,到了國庫山窮水盡的時候就一天也混不下去了。錢都到哪裡去了?毫無疑問是落到私人的口袋裡了,許多親王、貝勒和大臣家裡都很有錢,唯獨大清朝的國庫沒錢。最困難的時候,國庫里只有二十萬兩白銀,許多部因為沒有辦法發工資,紛紛關門,度支部不斷地想辦法借款。

顯赫的盛宣懷第二個女婿在司法部任職,離開北京時,竟然找不到路費,因為司法部已經不發工資了,等了45天,終於等到了二百兩銀子,船票漲價,路費都不夠,最後在天津的典當行典當湊齊了450兩,終於南下上海,但是拖了很長時間。

袁世凱後來逼隆裕太后把私房錢吐出來,一次一次的逼,拿到巨款後他還是不肯出兵打仗。為什麼清朝最後沒有以血流成河告終?南北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集聚的南北戰爭,只是在武漢、南京、陝西打得比較激烈?原因就是袁世凱從來沒打算動真格的。

三方妥協的革命模式

袁世凱後來逼隆裕太后把私房錢吐出來,一次一次的逼,拿到巨款後他還是不肯出兵打仗。為什麼清朝最後沒有以血流成河告終?南北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集聚的南北戰爭,只是在武漢、南京、陝西打得比較激烈?原因就是袁世凱從來沒打算動真格的。

袁世凱早就想好了,要是動真格的,跟南方革命黨人拚命,雖然贏了,也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朝廷還是要收拾他。南方革命黨人,哪怕孫中山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後也是沒錢,雙方沒有大打出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南北財政困難,外國不肯借款。

從大清朝的脫軌我們可以看到,各方都比較節制,隆裕太后和載灃、袁世凱,孫中山和黃興,在那個時代,他們最終被動地找到了一條解決政治危機的途徑。這套模式就是妥協的模式,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代用妥協的方式解決重大的政治危機,解決這樣重大的社會變動。因為三方的被動而導致三方的妥協,讓大清朝和平落幕,接受新的共和制度安排。

2000年前,中國一直在秦始皇的制度下生活,中央集權制,這套制度用什麼辦法解決政治危機呢?一共只有兩種方式,或農民暴動,或宮廷政變,都是用暴力的方式。

辛亥革命最後不依靠暴力解決,而是各方妥協,很多人對這樣的被動很不滿意。但我覺得被動是正常狀態,主動才是歷史的意外,主動的背後也有被動的因素。被動並沒有什麼不好,隆裕太后可能是被動為主,但是她做出的決定避免了數以百萬計同胞的非正常死亡。 袁世凱雖是一世之梟雄,但他辛亥年的選擇是正確的,不能因為他幾年後稱帝就否定他在辛亥的選擇。如果沒有袁世凱,辛亥革命不知道還要犧牲多少人的無辜生命。

孫中山、黃興、宋教仁,以及同盟會與光復會的革命黨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雖然他們的力量非常小,經常是從失敗走向失敗,但他們用勇氣和犧牲換來了亞洲第一共和國。當他們掌握了南京政權的時候,他們完全可以不顧一切舉兵北伐,和袁世凱決一死戰,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他們願意妥協,並交出南京政府,讓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隆裕太后宣布退位。雖然三方都不是最滿意,但三方都可以勉強接受,而普通的中國人卻少犧牲了很多生命。革命的結果不是要讓某一方獨贏,一些人勝利了,但大部分人都失敗了。當我們經歷了幾十年或上百年之後,我們知道勝利沒那麼了不起,我們寧願不要勝利,少一些這樣的勝利就少一些犧牲,所以此時此刻回望一百年前的中國,孫中山與黃興在一個幾千年的官本位社會裡,願意放棄權力,鞠躬下野,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們三方的妥協,三方都是被動的,但是化被動為主動,中國人民就有了一個小小的勝利。

今天,當我們回望一百年前的中國,如果要真正看到歷史的本來面目,應該相信史實,回到歷史的原點,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在那裡面找到我們的起點,真實是歷史的生命,在歷史中找到我們的明天。昨天是我們的歷史,今天也是我們的歷史,明天也將成為我們的歷史,在歷史當中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未來。中國的歷史不是某些英雄、偉人和統治者創造的,是所有中國人共同創造的。

管仲治齊:第一步,向國內貴族妥協,取得至高無上的權威;第二步,鑄幣、壟斷,調度天下財富;第三步,衡山之謀,以高價誘使敵人放棄本業,追求某種產業的畸形利潤,最終使敵人經濟癱瘓。

.商鞅變法:重農抑商,不能出現戰略物資糧食貿易;加重商稅收,重到任何貿易品種無利可圖;降低商人地位;給全國農人分配土地(百畝之田,五畝之宅);財富土地和功勛繫於軍功,嗜血者上位,貧弱者被淘汰(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戶籍制度;焚書坑儒(滅絕文化)。

.漢高祖以服兵役為代價授田,呂后真正實現「均田」(耕者有其田);呂后為了戰爭經費,貨幣減重。

.漢武貨幣改革:廢除民間流通的四銖錢,推出皮幣、白金和三銖錢(貨幣減重掠奪財富),為了彌補日一番號的戰爭開支,推行新幣禁止商人之利。後來,漢武順應時勢,推出歷史上有名的「五銖錢」,真正統一了貨幣。

漢武帝:算緡令」(富人捐出3%-5%的財產)和「告緡令」(民人捐出財產),「不告緡令」:只要向邊關捐贈一定數量的馬匹或者糧食,就可以不被「告緡令」追究,不被「告緡令」追究的前提是這家人沒有現錢,所有的財富都集中於土地。

漢昭帝-新莽

1.豪強、酷吏的崛起。

2.鹽鐵之辯:鹽鐵是否官營。國進民退,還是民進國退?

3.漢宣帝:中止鑄幣二十幾年,通貨緊縮。造成:貨幣投資於土地(保值)-土地成為吸納貨幣的重要渠道-刺激貨幣進一步流向土地-土地兼并-貨幣在投資於土地……

4.通貨緊縮使得每一個人手中的貨幣都升值了。因為貨幣緊縮進一步強化了貨幣持有者(官家豪強的貨幣優勢)的財富,加劇剝奪老百姓手中的土地。

5.官僚集團是極穩固、極強大、機器懂得利用王權和規則、極端自利的利益掠奪集團。

東漢 如果封建官僚勢力過弱,就無法抑制自由競爭產生的貧富分化,更無法有效集中資源。

兩晉

1.豪強世族門閥的壯大和極盛,大量的內戰和土地兼并(司馬炎「占田制、皇族VS士族」),極大地榨取和逼迫民人,是流民潮最盛的朝代。

2.任何時代金融牌照都市最值錢的東西,金融牌照雖然不能創造財富,通過它卻能獲得財富的使用權。所以,想要持有金融牌照,就要一定要付出代價。

3.社會進步發展的順序:教育-文明-制度-科級-財富

4.封建集權-貨幣官鑄-擊潰異族-經濟衰退

南朝

1.在「皇權-封建官僚-小農」的框架中,封建官僚不但會放大皇權對小農的壓力,而且會屏蔽皇權鞏固統治根基的政策。

2.開創盛世的條件是在封建官僚和黎民之間合理分割社會剩餘財富,既保證黎民百姓不被水淹死,也要保證官僚集團維護王朝統治的積極性。

3.鑒於自己已經有權、有勢、有財,有權、有勢、有財又不用靠皇帝,士族高門能自覺將文化價值的理性孕育於治國運動,社會也由此獲得了穩定的根基。

4.權力制衡的本質就在於各種競爭實力之間形成妥協,不讓一人獨佔天下之利。(筆記:制衡官僚集團、控制發行貨幣權)。

1、只有天翻地覆的亂世徹底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使天下財富重新洗牌,大部分人才能獲得一個相對公平的起點,這也是歷代初年容易出現「盛世」的最主要原因。

2、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如果一個企業可以獲得財政的無償撥款,那麼這個企業就不會關心生產,從堂官到胥吏,大家只關心自己如何撈錢。如果一個企業依靠政府的強制力排除任何人染著自己的行業,那麼這個企業就會把掠奪的觸角伸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清朝末年五次金融風潮

清朝末年五次金融風潮

金融安全關係到國計民生,缺乏監管的金融市場危機四伏。

對外資開放的清末,就因對金融市場沒有任何監管,曾發生五次波及經濟全局的金融危機——1866年因兩場戰爭引起的風潮、1883年的倒賬風潮、1897年的貼票風潮、1910年的橡膠股票風潮和1911年革命時期的錢莊倒閉風潮。

1866年:兩場戰爭帶來的風潮

1866年,因為美國南北戰爭、太平天國戰爭的結束,導致上海金融動蕩。

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世界棉花供小於求,每磅棉花由2便士飆升到7便士,棉業投機成風,華北棉花也成為外國商人追逐的對象。這期間就有4家英國銀行的分行在上海和香港設立分行,它們分別是:匯川銀行、利華銀行、利升銀行和利生銀行。這些銀行在經營國際匯兌業務和外匯投機中,斬獲頗豐,股票市價大幅上漲。利華銀行面值10磅的股票,市價就高達25磅。但是隨著美國內戰結束,棉花供應趨於正常,棉價猛跌,除了國際棉價走低之外,一些中國奸商總在棉花中摻水後再打包,藉此增重牟利,英商船上的棉花過了赤道之後全部腐朽發霉,於是漢口、上海棉花滯銷,棉價進一步下跌。

1864年6月1日,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戰爭結束了。在上海避難的中國人紛紛回原籍,難民大批出境還鄉,上海租界人口迅速回跌,原先興盛一時的房地產受到很大衝擊,地價暴跌,房租下降,許多開發商破產了;與房地產配套的相關產業,船塢、煤氣廠、磚窯以及鋸木廠、金工廠和俱樂部也紛紛倒閉。

最終,在滬外商銀行遭受災難性打擊,11家銀行中6家倒閉,許多棉花商、地產商、建築商也一蹶不振,甚至自殺。

1883年:倒賬風潮

「倒賬」是中國傳統金融用語,指的是錢莊、票號、銀號等金融機構放出去的賬(貸款)收不回來。因「倒賬」而蒙受損失,俗話說「吃倒賬」。

1880年至1883年,上海掀起投資工業的高潮,工礦企業股票高漲,吸引了大批投機資金,1882年9月,股市很牛,熊市也在醞釀之中。投資者把炒高的股票相互抵押,各商家、錢莊都收入大批股票。1883年初,臨近年關,銀根趨緊,眾多絲商被困,中法戰爭就要爆發,外國銀行和山西票號從錢莊收回短期錢款,個人儲戶也紛紛提現,錢莊逼賬猶如倒賬,許多人乘機倒賬拋售股票,股價無資金承接而大跌,引發了新的倒賬和拋售,股市崩盤了,1883年初,著名的金嘉記絲棧倒閉,虧欠40家錢莊合計56萬元之巨,牽連這40家錢莊倒閉;胡雪岩的阜康雪記銀號破產了,虧損了1000萬兩銀子,最後而倒閉;上海灘最大的地產商徐潤,因法國軍隊威脅進攻上海,導致房地產泡沫破裂而破產,損失340萬兩白銀,波及22家錢莊倒閉。

1883年初,上海有78家錢莊,到了年底只剩下了10家。一般商品無不跌價30%至50%,所有房地產都難脫手,貿易全面停頓。

1897年:貼票風潮

「貼票」是中國近代錢莊發行的一種憑證,類似於今天的「定期存摺」。其首創者是潮州商幫在上海開設的「協和」錢莊,它的規定是:凡以現金98元存入者,付給庄票一張,半月後可收現金百元,這是中國最早的貼票。貼票初期的利率在20%左右,以後高至50%、60%。

1897年,甲午戰爭結束後的第三年,當時販賣鴉片獲利豐厚,市面缺乏白銀。鴉片商便以高利息向錢莊借款,錢莊生意一時間紅紅火火,白銀供不應求。有些錢莊不按常規經營,利用「貼票」辦法,出高利息吸收社會存款,再以高利息放貸給商人。不少奸商乘機渾水摸魚,開設假錢莊吸收存款,濫發貼票,其實他們的錢莊毫無資金,濫發貸款,其貼票到期又無法兌現支付現銀,而且其他錢莊也因為高息攬存,無法持久,最終導致一個月中數十家錢莊倒閉。

1910年:橡膠股票風潮

20世紀初,隨著歐美汽車業的發展,國際橡膠市場十分紅火,橡膠供不應求,國際橡膠價格大漲。不少人看到投資橡膠有利,紛紛在南洋成立橡膠種植公司。此時,上海也出現了許多真真假假的橡膠公司,它們在上海積極招募股票。如1903年,英國人麥邊(Macbain)在上海組建了一家藍格志(Lankts)拓殖公司,說該公司在南洋種橡樹、採石油、伐木材、賺了大錢,以誘騙中國人買該公司的股份。該公司的股價也一路走高,100荷蘭盾(約合中國銀60兩)面額的股票,市價竟被抬至1000兩。

面對高額利潤的誘惑,大批人參與到橡膠股票的擊鼓傳花遊戲中,錢莊、票號也參與其中。因為橡膠價格高得離譜,美國等國家下令限制橡膠的使用,國際橡膠價格下跌,橡膠股票的泡沫破裂了。1910年7月,正元、兆康、謙餘三個錢莊倒閉,引發上海金融業的倒閉風潮。上海道官府憑藉外款,得以渡過這次衝擊。10月8日,隨著上海源豐潤銀號及其在各城市分號的倒閉並虧損公私銀款達2000餘萬,金融危機迅速傳播到全國主要商埠,如寧波、福州、天津、北京、武漢、北京、廣州。各地市面銀根緊缺,大批錢莊相繼牽連破產倒閉,終於引發了第二波倒閉風潮。

此次風潮中又有川漢鐵路公司股款被虧倒了350萬兩白銀,盛宣懷擔任郵傳部尚書後,要求將鐵路收歸國有,拒絕賠償川漢鐵路被虧倒的350萬兩銀子的路款,同時將存留路款以發給股票的形式還給川漢鐵路公司股東,這對股東們無疑是一重大打擊。郵傳部既將鐵路收歸國有,又奪走股款。川省人民誓不同意,成立了保路同志會,掀起了保路運動,四川大亂,湖北新軍調入四川鎮壓革命,武昌空虛,武昌起義爆發,大清帝國土崩瓦解了。孫中山曾說:「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或者要遲一年半載。」

1911年:錢莊倒閉風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政局動蕩,銀根緊缺。結交官吏、與清政府關係密切的山西票號存款被大量提取,放款卻無法收回,進而發生嚴重的支付危機,14家信譽卓著的票號在幾年內全部停業清理。

在辛亥年,上海一共有42家錢莊倒閉,晉商、徽商的錢莊、票號也在此時退出了歷史舞台。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上述五次金融災難打擊了一批充滿活力、對近代企業懷有興趣的民族資本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民族工業屢遭挫折。上述金融風潮的發生,暴露出許多問題,如清政府治國能力的顢頇,社會信用機制的缺失,外國資本的貪婪與陰險,民間金融組織的羸弱與幼稚,國人的急功近利與跟風。

王巍:清朝金融業落後成甲午慘敗原因之一

2014年08月25日 15:06 來源:鳳凰衛視

戰爭融資,決定甲午中日戰爭勝負;鐵路債券,成為辛亥革命肇因;世界上最早的分期付款,緣於縫紉機購買。金融與政治、金融與科技、金融與藝術,看金融如何顛覆歷史,走進中國金融博物館。

鳳凰衛視8月22日《文化大觀園》,以下為文字實錄:

王巍:清朝金融業落後成甲午慘敗原因之一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這場戰爭曾經改變了東亞兩個大國的命運。

甲午戰爭中的黃海海戰如此悲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精英將領以身殉國。它似乎成了中華民族永遠無法癒合的歷史傷口,一次一次被銀幕再現,一次一次讓人壓抑的難以釋懷。

一百多年來,對於戰爭勝敗的原因,有著無數的討論,結果往往變成對落後社會制度的聲討,很多細節卻沒有被認真追溯。如果從金融角度來分析,中日甲午戰爭又該如何解讀呢?

王巍:甲午戰爭的較量,實際是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的兩個摩擦,而明治維新的核心是三塊,一個是憲政。

王魯湘:憲政,對,這是制度上的變革。

王巍:然後一個是工業,然後是金融,日本是最早的建立亞洲銀行第一,中央銀行。而這個銀行,而日本在中國早二十年,就已經開始發債券了,打國內戰爭。甲午戰爭的時候沒錢,向全世界發債券,用未來日本的收入,來彌補日本的錢。

王魯湘:來支付這場戰爭。

王巍:而中國是根本沒這個概念,中國只靠過去的那個民間搜刮。

王魯湘:就存的那點銀子。

王巍:就沒有,最後沒辦法怎麼辦呢?

解說:大清王朝的北洋水師在19世紀80年代曾經是亞洲最大的艦隊,擁有最先進的艦隻和訓練有素的官兵。但在之後的10年,基本沒有再行投資,甚至維持基本運轉的費用也難以籌措。

在日本發行國債,為這場蓄謀已久的戰爭融資的時候,北洋水師連在英國訂購的兩艘巡洋艦都無法付款。這兩艘巡洋艦最終被日本購去改成吉野號和浪速號,在甲午戰爭中重創北洋水師。

王巍:最慘的是什麼呢?就是大家都知道日本打中國的主力叫吉野號。吉野號是中國六年前定的船,是打日本的,但是我們交了定金了,支付的時候拿不出來。

王魯湘:後續款跟不上。

王巍:就是日本人把這錢拿去了,日本買了兩艘,(用)中國定船打日本的錢買回來了。

王魯湘:而日本的這個錢是借的錢。

王巍:向老百姓借的,向各國借的。所從這一點來說呢,日本的現代的金融體系,使得日本整個的軍事力量大大加強。

解說:據學者統計,甲午戰爭後日本掠奪和獲取的戰爭賠款共計3.4億兩白銀,摺合5.1億日元,這是當時日本工業資本總額的5倍多。

這筆由中國買單的巨款,被日本用於發展本國的工業、軍事以及國民教育事業。而鑒於甲午戰爭的巨大收益,日本的戰爭融資變本加厲,最後促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

王巍:當然從金融家角度來說,有可能看得很極端。但是每個不同的領域裡,發揮不同的觀點,共同綜合起來,就能出現一個全面的圖畫,但是中國過去呢,沒有人提。所以我說最早提出來以後,很多人在跟我商榷,但是我覺得這是引發了一個大家關注,不僅甲午戰爭,包括辛亥革命,包括抗日戰爭,包括抗美援朝戰爭等等一系列,背後都是金融的力量,只是過去金融從來上不了檯面。

推薦閱讀:

互聯網金融衝擊下,銀行從業人員何去何從?
資金斷裂怎麼辦!中億行汽車抵押能否小額貸款
耶倫又舉起了加息的小錘錘
中國開始關停比特幣交易!全球虛擬貨幣市場發生「海嘯」
今天股市大跌,大家對股市的後期走勢怎麼看?

TAG:銀行業 | 辛亥革命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