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期 | 他們想為年輕人打造專屬座駕 - 對話小鵬汽車(上)

本文長度約 4600 字,我們建議您閱讀 12 分鐘

今年 10 月 12 日,中國互聯網造車新銳力量小鵬汽車走向量產,首款產品正式下線;10 月 23 日,前特斯拉 Autopilot 機器學習技術的領軍人物、機器學習專家谷俊麗出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里程碑式的量產下線與多位重量級人物的陸續加盟讓前幾年低調的小鵬汽車吸引來了眾多目光。

在小鵬汽車 9 月份到德國汽車城斯圖加特招兵買馬期間,對話德國很榮幸地邀請到了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 & 副總裁何濤、產品副總裁紀宇、整車安全總師 & 電子電器總監周宏以及外造型設計總師張利華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小鵬汽車所打造的「極致的互聯網汽車產品」極致在哪?如何讓用戶參與造車過程?什麼樣的車是年輕人喜歡的車?他們如何看待特斯拉等競爭對手?答案將在本期揭曉。關於小鵬汽車的研發、生產及人才布局,我們將在下一期文章中與大家分享。

訪談策劃:劉旭輝 姜偉

文章整理:劉旭輝 姜偉(校對)

訪談時間:2017 年 9 月17日

訪談地點:德國斯圖加特

小鵬汽車 · 使命

「以極致的互聯網汽車產品為基礎,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將致力於應用新的技術、工藝和商業模式,造年輕人喜愛的汽車。重新定義用戶使用、購買、維護等所有與汽車相關的過程,為用戶提供超越期待的體驗。

我們致力於成為一家以極致產品,服務用戶為使命的公司,我們將致力於推進開門造車理念、讓用戶能夠更多的參與到造車過程,更多的定義自己喜歡的產品。」 —— 摘自小鵬汽車官網

小鵬汽車 Beta 版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官網)

1「打造 「極致的互聯網汽車產品」

對話德國:紀宇你好!在小鵬汽車的使命中提到了打造「極致的互聯網汽車產品」,什麼樣的產品是極致的互聯網產品?

紀宇: 我們所理解的極致是去追求一種極致的用戶體驗,怎樣才能做到極致?

首先我們認為要把心思花在與用戶和產品的交互上,把握用戶的需求,把產品做到極致。但往往我們會發現,因為成本、時間以及各種技術瓶頸的限制,我們很容易妥協,最後做出一個好像還不錯的東西,但這不是極致。

對於一個極致的東西來說,我們認為它需要把成本、時間控制也考慮在內,通過對可能實現極致用戶體驗的所有方法進行窮舉,進而找到一個最優解。因為極致的用戶體驗也包含價格因素、配置因素等等,這些都是不能忽略的。

另外,我們認為新的汽車一定要具備快速迭代的能力,尤其是軟體的迭代,這樣才能不斷把更極限、更極致的東西推送給用戶,讓用戶的整個產品體驗越來越好。

對話德國:說到用戶體驗,其實不管是哪個車企,賓士、寶馬、特斯拉都會很注重,那小鵬汽車所關注的用戶體驗和它們關注的有什麼不一樣?

紀宇: 我認為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關注的方向,或者說滿足用戶體驗的思路不一樣吧。

像傳統車企,它們更關注傳統的人機交互,也有很完善的人機交互評價體系,而像特斯拉這類車企,可能更注重能突出科技感、增強交互體驗性的功能。相比之下,小鵬汽車會跟特斯拉的思路比較接近。

與特斯拉不同的是,小鵬汽車會針對中國的用戶在本土化方面下更多功夫,做得更加極致。

對話德國: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紀宇: 我舉最明顯的兩個例子吧。一個是特斯拉的語音識別引擎,事實上它對中文的識別率是非常低的;另一個是它的導航系統,對於中國的道路情況適用度還不高,所以我們能發現多數的特斯拉車主還是會買一個手機架。

對話德國:那你覺得這兩點,特斯拉也知道嗎?

紀宇: 有可能,但每個公司的戰略不同,它是否會很極致地去改善這兩點,我認為是不一定的。

對話德國:那小鵬汽車打算如何在這兩方面做好?是自己做還是找別人做?比如說語音識別會不會找科大訊飛,導航找高德地圖合作?另外,如果特斯拉也這麼做,是不是它這兩個痛點就沒有了?

紀宇: 還是剛提到的那一點,特斯拉生產全球化的產品,它是不是會把這些本地化的問題作為它最核心的問題去解決?我們不太清楚。但對於立足於中國市場的小鵬汽車來說,我們一定會把中國的本地化問題作為最核心的問題去解決。

對話德國:如何解決呢?比如說語音識別和導航。

紀宇: 我們會注重發揮供應商的能力,比如你剛剛提到的科大訊飛以及高德地圖,尤其是這些技術在車上落地的能力。

舉例語音識別來說,我們會考慮如何將語音識別技術與車的其它各種功能更好地結合起來,實現更好的體驗。

導航也一樣,我們也知道高德導航 SDK(筆者註: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體開發工具包)同樣也提供給了國內大量的主流主機廠使用,而如何能夠在小鵬汽車的車上將高德導航 SDK 進行最好的匹配,實現整個交互體驗最好的融合,這是小鵬汽車核心要做的事情。

對話德國:那如果特斯拉將來也跟本地的科大訊飛和高德地圖合作,會不會導致小鵬汽車在這兩點上喪失優勢?

紀宇: 你說的這件事情是有可能會發生的。但我們認為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比如說特斯拉把這兩點做好了,那小鵬有沒有別的優勢?我相信當到這個時間點的時候,我可以跟你介紹更多小鵬汽車在本地化方面別的優勢。

反過來說,現在特斯拉在一些電動車的領域非常領先,同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鵬汽車也可以在這些領域趕上特斯拉。

對話德國:很自信的回答,也期待你們未來有更多驚艷的表現。所以小鵬汽車會在特斯拉做得不夠好的方面繼續改進,也會學習並趕超特斯拉做得好的地方?

紀宇: 是的,會去追趕和趕超。我們小鵬汽車是一家非常注重學習的企業,所以對於特斯拉以及國內在互聯網與汽車交互做得比較好的品牌,我們都會去學習它們做得好的地方,並且分析它們的不足,把這些信息融入到小鵬汽車的整個交互設計中,讓小鵬汽車與用戶的交互體驗達到一個更好的水平。

2「對於小鵬汽車來說,我們一直是在學習,而不是去抄襲。

對話德國:你提到小鵬是一家很注重學習的公司,其實包括國內很多自主車企,它可能也會學習一些其它品牌。但學習之後如何擺脫這些學習對象的影響,創造出有自己風格的產品,你作為負責產品的副總裁,在這方面有什麼想法?

紀宇: 我覺得這裡有兩個詞需要區分,一個是「學習」,一個是「抄襲」。對於小鵬汽車來說,我們一直是在學習,而不是去抄襲。

對話德國:這個度會不會不太好把握?

紀宇: 我覺得這個度是可以把握的,當然這需要有很強的產品能力。而這一點恰好是小鵬汽車的優勢。

首先,從我們的董事長開始就強調一個以產品為核心導向的氛圍。我們的董事長何小鵬先生就是小鵬汽車的一位「超級產品經理」,他是 UC 聯合創始人,也出任過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並且在公司中負責產品,所以在整個大的產品框架思路上有很多成功經驗,也特別清楚如何關注並滿足用戶的需求。

除了他以外,我們多數的產品經理也都來自阿里巴巴和騰訊,在產品領域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所以從產品把控的能力上來說,我認為我們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

對話德國:關於產品的把控,可能車身造型是用戶最容易關注到的一個點,也是用戶經常用來區分「學習」和「抄襲」的一個方面。你作為外造型設計總師,能分享一下小鵬汽車在車身造型的設計方面有哪些自己的考慮嗎?

張利華: 好的。其實車身造型也是有流行趨勢的,像賓士、寶馬、特斯拉這些企業也會盡量讓自己的設計符合當前的趨勢,所以你會發現有些設計並不是一個品牌獨有的。

另外,這些車企往往會有自己的品牌基因在裡面。我認為小鵬汽車的優勢是,我們沒有歷史的「包袱」,在設計的時候可以更放得開,專門針對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去設計小鵬汽車的造型。

對話德國:那以後小鵬汽車的造型也會打造自己經典的品牌元素嗎?

張利華: 那是肯定的。但我們目前還在探索階段,因為我們是一家新的公司,不會說馬上就把它定型。我們會在設計階段儘可能地考慮用戶的感受,上市之後通過市場進一步驗證,根據市場的反饋再去做調整。

3「我們將致力於推進開門造車理念、讓用戶能夠更多的參與到造車過程,更多的定義自己喜歡的產品。

對話德國:如何能在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用戶的感受?

張利華: 我們在設計前期的預研階段、設計開發階段以及最終的評審驗收階段,都會在目標用戶群體里找一些粉絲,以及對流行趨勢比較敏感的專業人士參與到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他們的意見與反饋。我們發現這種嘗試的效果還是很好的。

對話德國:傳統車企的造型設計階段也有用戶參與嗎?小鵬的設計過程與它們有哪些不同?

張利華: 我們的造型設計團隊目前幾十人里,很多來自中國、德國、法國、韓國的傳統車企。據我們了解,傳統車企在造型設計階段幾乎不會有普通用戶參與,設計過程相對比較封閉,這是和小鵬汽車最大的不同。

對話德國:這讓我想到了小鵬汽車的使命裡面提到的開門造車,讓用戶更多地參與到造車過程,定義自己喜歡的產品。除了造型方面,還有哪些「開門造車」的例子呢?

紀宇: 除了造型階段,我們在進行功能開發設計的時候也會讓用戶充分參與進來,這其實是互聯網行業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去驗證哪些功能是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很多時候你可能要去試十種功能,但最後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可能只有三個,然後考慮到技術、成本等各種因素以後,真正能落地實現的可能只有一個。但是你必須要這樣不斷地嘗試,不斷地讓用戶參與進來,才能真正地了解用戶的想法,了解他們願意為這種功能或體驗付出的代價。這樣你才有可能慢慢地通過十個選三個,三個中選出那一個真正能給用戶帶來更多價值的功能。

對話德國: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是在這個功能還沒開始設計出來的時候就先邀請用戶參與,比如做問卷調查之類的,還是說小鵬汽車覺得哪些功能用戶有可能需要,就先開發出來,然後讓用戶去試?

紀宇: 兩者都有,而且它實際上是一個交錯的過程。

一方面,我們會在早期接觸用戶,去了解他們有哪些用車覺得不是很方便的地方,或者用車遇到的問題和想法;另一方面,我們有很多腦洞比普通用戶更大的專業產品人員,他們能想到很多不同的交互或體驗,我們會把這些想法收斂成一些具體的場景,再找用戶去驗證,看看這些想法是否只是我們瞎想的,還是說切合了用戶的需求。初步驗證之後,我們就會根據反饋進行細化,之後再把用戶請過來驗證,或者換一批用戶進行驗證。這是一個不斷迭代改善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讓這些創新的想法逐步成熟。

4「造年輕人喜愛的汽車

對話德國:小鵬汽車致力於「造年輕人喜愛的汽車」,在小鵬汽車看來,年輕人喜愛怎樣的汽車?

紀宇: 主要可以總結為三點吧。

首先,我們認為年輕人比較喜歡很酷、很炫的東西,他們對產品的一些新奇設計的接受度比年紀大的用戶更高。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造型、屏幕設計、交互設計等方面可以更加大膽一些。相比去做一款 70% 的人都接受的還不錯的產品,我們可能更傾向於做一款 40% 或 50% 的人覺得很棒,但同時也有可能 30% 的人覺得好像有點過或者甚至「不太對」的產品。這一點也是我們這類有針對性的造車企業的優勢。

第二點,我們認為年輕人是喜歡自我的、個性化的東西。這一點可以通過我們的營銷模式去實現。我們的營銷是按照訂單生產的方式,而不是大批量生產,這是實現產品個性化的基礎。當然,我們不會像特斯拉一樣,有很長的交付期,因為畢竟我們是一家本土企業,在交付時間上我們會非常有優勢。

第三點,年輕人喜歡分享。如果能讓我們的車成為用戶樂於分享的對象,那就意味著我們有大量的免費宣傳。所以這裡我們就要考慮,怎樣讓這輛車對於他來說是與眾不同的,是他願意分享的。

在這一點上,我認為特斯拉已經走出了一些路子。我們觀察過一個現象,當特斯拉的車主帶著朋友走到車旁邊,沒按鑰匙,什麼也沒幹,車門就自動解鎖,後視鏡滋滋地就起來了。朋友就會覺得很新奇,或者跟車合個影,這些都是很好地免費宣傳。另外,特斯拉的鷗翼門、彩蛋燈光秀等等也是亮點。

小鵬汽車也會在車上加入這類可以讓用戶去炫、並且願意分享的與眾不同的元素。比如我們的車頂攝像頭就是一個嘗試,用戶可以用它來拍照並方便地分享到社交網路上,達到一種好的傳播效果。

特斯拉聖誕節彩蛋——Model X 燈光炫舞

(圖片來源:autoguide.com )

小鵬汽車車頂攝像頭

(圖片來源:搜狐汽車)

5「我相信電動車這個市場足夠大,可以容得下足夠多的玩家去分蛋糕。

對話德國:面對特斯拉、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江淮、騰勢等這些目前知名度和技術認可度較高的品牌,小鵬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在品牌溢價效應還不高的情況下,將如何吸引目標用戶買單?

何濤: 總體上來說,我們不會說是要彎道超車,而是會開闢新的賽道。這個賽道可能會有新的遊戲規則,比如說更好的用戶體驗等等,這方面紀宇剛才聊到了很多。

所以我覺得小鵬汽車通過智能化等一系列功能所實現的極致用戶體驗,會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對話德國:可否評價一下你們眼中的樂視、遊俠、小米等其它互聯網造車企業,你們與他們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何濤: 友商我們不太方便評價,簡單地說,我們覺得這些開創新領域、迎接新潮流的玩家都很勇敢,都是值得尊敬的。

小鵬汽車我覺得是少有的能踏踏實實落地的企業,我們現在實際上是所有這些新興的互聯網造車企業中第一個能把量產車做出來,並且通過所有國家公告試驗的。

對話德國:確實很不錯,那你們覺得蔚來汽車呢?據我了解蔚來也是走得比較靠前的。

何濤: 蔚來也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業。在落地方面,目前我們還是搶先一步。從戰略上看,我們跟蔚來有比較大的區別,比如產品形態、目標人群、公司運營策略等方面都不一樣。

但我相信電動車這個市場足夠大,可以容得下足夠多的玩家去分蛋糕。我們現在最希望的還是一起把這塊蛋糕做大,也希望我們自己和對方都有這樣的胸襟。

感謝您的閱讀。我們知道,造車是一項複雜龐大的工程,小鵬汽車是如何做到短短几年之內就實現量產下線的?小鵬汽車的安全性如何?它與代工廠海馬汽車如何分工合作?小鵬汽車對於人才有怎樣的布局?對考慮回國加入初創企業的留德華人有何建議?我們下期揭曉。敬請期待。

往期精彩文章

第1期 | 資深研發專家談研發管理、工業4.0與人才培養 - 訪全德華人機電工程學會張式程博士

第2期 | 中德文化差異與跨文化管理 - 訪德國博世部門總監杜飛先生(上)

第3期 | 汽車電子行業發展趨勢與研發人才培養 - 訪德國博世部門總監杜飛先生(下)

第4期 | 保持好奇,敢於挑戰 - 訪采埃孚中國電驅動事業部總監朱朝宏博士(上)

第5期 | 如何突破外企職業天花板 - 訪采埃孚中國電驅動事業部總監朱朝宏博世(下)

第6期 | 回國創業,我從未後悔 - 訪北汽新能源總工胡偉博士 (上)

第7期 | 中國電動汽車的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 訪北汽新能源總工胡偉博士(中)

第8期 | 整合全球資源,打造新一代卓越電動車 - 訪北汽新能源總工胡偉博士(下)

第9期 | 戴姆勒工作32年的德國人事高管談中德管理文化差異

第10期 | 入職、輪崗、跳槽 - 德國資深HR高管的深入剖析

第11期 | 德國高管披露:中國人如何擠進管理層?

第12期 | 德國華人專家張建偉教授談人工智慧與中德合作

第13期 | 天使還是魔鬼 - 漢堡科學院華人院士談人工智慧危機

第14期 | 在德國當教授是怎樣一種體驗? - 訪漢堡科學院華人院士張建偉教授

第15期 | 德國博士生比中國博士生好在哪裡?

第16期 | 在德國學習和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 訪博世高級經理廖翀先生

第17期 | 作為外國人,我如何在德國企業做管理?

第18期 | 深度解讀博世集團的銷售、產品開發與項目管理體系

第19期 | 終身教授到國際頂尖大學副校長 | 華裔女性演繹的「另類」人生

第20期 | 隱形冠軍的搖籃 | 慕尼黑工大前副校長孟立秋解讀德國高校之謎

第21期 | 標準造就的德國企業 | 慕尼黑工大前副校長孟立秋為您解讀

第22期 | 時間管理 & 中德合作 | 訪慕尼黑工大前副校長孟立秋教授

第23期 | 打造中德科技合作平台 - 訪優秀華裔企業家周松波博士

第24期 | 談談世界上最好的汽車 | 訪賓士「S級之父」 Dr. Storp

第25期 | 希望在職場中看到更多自信的中國人 | 解密賓士「S級之父」的職業生涯

第26期 | 從德企女掌門到跨國巨頭獨立董事 - 訪采埃孚集團獨立董事徐維東

第27期 | 深度解讀在德投資併購整合 - 訪采埃孚獨立董事徐維東(二)

第28期 | 解密德國製造背後的德式管理 - 訪采埃孚獨立董事徐維東(三)

歡迎大家對公眾號提出建議,如果有特別關注的問題也歡迎回復公眾號,我們將儘可能在今後的訪談中尋找答案。

對話德國 以訪談的形式分享中德精英們的行業見解與人生經驗。這裡有資深專家、企業高管、高校教授。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砥礪前行。

長按二維碼關注 對話德國

weixin.qq.com/r/1ztTS-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您到我們 網站與微博 獲取更多信息

dialogde.cn

微博:對話德國

知乎:對話德國

歡迎轉發分享,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猜猜誰更快?純電動SUV捷豹I-Pace和特斯拉Model X
特斯拉第30萬輛車已下線 距離保有量第一寶座僅一步之遙
猜測下tesla semi的電池
電動汽車充電是不是有很多高手?

TAG:電動汽車 | 汽車製造 | 新能源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