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的破解(精神分析摘錄)

1.戀愛中的分離焦慮(曾奇峰)

在戀愛中雙方邊界非常模糊,重現了嬰兒時與母親的關係,所以分離時會引發嬰兒的分離焦慮。嬰兒只能依賴母親撫養,一旦母親離開就會死去。

破解方法:

「我已經不是一個嬰兒,是一個成年人了,和(xx)分開不會讓我活不下去,我可以靠自己生活得很好。」

2.拖延症(壞習慣)(武志紅)

(好或壞)習慣是人格的一部分,接受它才能更好地改變它。

2.1.(好或壞)習慣一定曾讓你獲益。某一方式讓自己在過去得到了很多好處,自己現在就會無意識得去習慣它、運用它。這是一種特殊的「刻舟求劍」

破解方法:

拖延症案例——小時候提早完成作業會被挑毛病,或被提更高的要求——要明白老總不是父親,沒必要把家裡的習慣帶到單位。

2.2.即使是壞習慣也反映內心的深層需要。理解和接受了壞習慣,內心和諧,才能真正自控。強迫自己完成義務的人,會發展出多個與主人格相敵對的次人格,持續無視和抑制自己的苦惱、恐懼、脆弱,最終會造成次人格和主人格的分裂。

破解方法:

(1)發現內心的使命感

(2)兌現承諾,從小事做起,對自己越來越滿意,越來越有自信

(3)每天必須做一件事

(4)每天必須不做一件事

(5)不要積累太多未完成的事情,無論事情多麼不起眼,都會消耗心理能量。

(6)有決定勝過沒有決定

3.「沒有它我就一切OK」=「我沒有足夠的勇氣改變,不如先找個借口」(武志紅)

當我們把一切焦點放在某個問題上,這個問題就會成為我們拒絕成長的替罪羊。

成長是需要勇氣的,缺乏成長的勇氣,某個問題成為偷懶的理由。

4.內疚感(武志紅)

作為一種最基本的情感,內疚在提醒我們,關係需要調整了。假若你懂得接納自己的內疚,並幫助對方接納他的內疚,那麼關係就會自然地流動。

許多「好人」不懂得這一點,他們不喜歡「問心有愧」的感覺,企圖徹底消滅自己的內疚感——禁慾或助人。禁慾是禁止自己接受別人的付出,助人是只付出不接受。

禁慾者:

「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參與生命,堅持清白無辜的幻象。不是全數接受他們需要的東西並為此表示感激,而是封閉自己,節食禁慾。他們覺得這樣就可以擺脫需求和義務,因此他們沒有需求,不需要接受,他們潔身自愛,因此經常把自己想像成高人一等或與眾不同的人。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也僅僅限於蜻蜓點水而已,相比較而言他們會感到空虛和不足。」

這種人生態度會讓我們無比孤獨,我們拒絕一個人的付出,其實也就是在拒絕和這個人建立關係。如果我們拒絕所有人的付出,那就是在拒絕與所有人建立關係。

助人者:

「這種人自我中心、拋棄需求,他們根本上講是和關係對著乾的。無論誰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過是想維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絕接受生命的施捨,否認自己和同伴之間的平等。」

破解方法:

放棄絕對的清白感。

「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過這種交換,雙方的接受和付出達成一種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這個關係中富有價值。

少量的付出和接受並不能帶來多大好處,大量才會讓我們富有

在具體的關係里,失衡才是常態。正是因為失衡,我們才會發展出有意義的交換。固守清白感,關係就不可改進。

5.自戀(武志紅)

很多時候,我們一看到解決問題的完美狀態,就渴望自己立即達到那個狀態,達不到時就會譴責自己。這是一種自戀,以為自己可以輕鬆擁有達到完美狀態的自由。這樣想時,其實是一部分自我在譴責另一部分自我,「內在的父母」在譴責「內在的小孩」。「內在的小孩」是我們動力之源,譴責太過會讓它不滿和拒絕成長。

想要改造別人也是一種自戀。

小孩子的兩種自戀:家庭關係好是因為我、爸媽關係不好是我的錯。

好的父母會把孩子安全帶出自戀地帶,孩子最終會明白什麼是他的責任,什麼不是。糟糕的父母會指責孩子,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孩子則會遭受很大打擊,終其一生懷有愧疚感。

童年越缺乏愛的孩子,長大越容易自戀。

我們會以為自己特彆強大特別有力量,可以自由地做很多事情,但當我們自戀地做這些事,我們就會忽視很多重要信息。

作為成年人,最容易自戀的一點是,既然悲傷、憤怒、內疚、恐懼這些消極情緒害人害己,那麼乾脆消滅掉算了。

接受悲傷、憤怒、內疚、恐懼…

恐懼能夠強有力地打破我們的自戀狀態,告訴我們:你真的很渺小,你必須放棄一些虛假的自大,去尋找真正重要的東西。

很多人生哲理看起來很美,實際超出了人類能力的範圍。如:不要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理解萬歲,嚴於律己寬於律人。

嚴於律己必然苛刻待人。

自我實現者,一方面是嫉惡如仇,一方面是對人性的脆弱抱以深深的同情。

6.安全感(曾奇峰)

安全感在精神分析中是二級辭彙,一級辭彙是力比多、攻擊性、自戀和關係

回到安全感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還是要把它說到攻擊性

比如說我對您有敵意

我往往潛意識裡感覺不到是我對您的敵意

我會把它轉化成或者投射成您對我的敵意

然後的我安全感就降低了

所以,我們要把安全感說到盡頭就是,我對環境和他人的敵意的投射 就變成了好像他人在威脅我,我的安全感就降低了

而且我們如果給一個安全感不好的人這樣解釋後,他的安全感會立即上升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在同一個團體裡面,您的安全感和我的安全感,可能完全不一樣

因為如果我是一個對他人有很多敵意的人的話,我會感覺到大家都在威脅我,安全感就降低了

如果您是對大家都很友善的,那種發自潛意識的友善,您會覺得這個環境很安全很舒適

再說一遍,一個人只要是安全感降低,就證明他對他人的敵意增加了,然後他把這理解成環境對他的威脅

理解自己的這個防禦,有助於增加安全感,以及更加真實地看待這個世界

7.冷落(曾奇峰)

冷落就是攻擊

驅力理論和關係理論的核心,人活著是為了尋求和他人的鏈接的

就像魯迅說的,一個人做事情,有人反對是讓人振奮的

實證研究顯示,早年被父母親強烈忽略的人在成年之後,會有莫名其妙的全身疼痛或某一個部位的疼痛,就好像有人在打我,虛擬了一個糟糕的關係,再糟糕的關係也比沒有關係好

8.隔離(曾奇峰)

儀式是用來隔離情感的,比如說我儀式性地對一個人很禮貌,其實是我不想跟他建立情感鏈接

在精神分析的領域,如果你說謝謝我,就是把我推開了,我為你做了什麼事情,你謝謝我,我們再重新回到沒有關係的這個狀態

而我說你在攻擊我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誘導你的攻擊性向我,管你有沒有,當我說你在攻擊我的時候,我們都發生了關係,有了鏈接,極大地緩解了他對內的攻擊

推薦閱讀: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
如何緩解求職時的心理壓力?
掌握這三點,你就能走出情緒低落的旋渦!
05思維模型:禁果效應—飢餓營銷的鼻祖

TAG:精神分析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