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經典分享,古今通用)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裡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 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它既是《大學》的 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 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 生進修階梯。 縱覽四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 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你就等於抓住了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你就 會登堂入室,領略懦學經典的奧義。 就這裡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和「外治」兩 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 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一 環,則是連結「年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 「內修」項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後面的「外治」項 目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 分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把生命的歷程鋪設在這一階梯之上。所以,它實質上已不僅僅是一系列學說性質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然在我們身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識明確,不 管你積極還是消極,「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觀念 總是或隱或顯地在影響看你的思想,左右著你的行動,使你最終 發現,自己的人生歷程也不過是在這儒學的進修階梯上或近或遠地展開。事實上,作為中國知識分子,又有幾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鶴閑雲、隱逸高士呢?說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孔子是中國的聖人,在印度講就是佛菩薩,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國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傳統上,把孔子看作是個人,不必加上亂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個人。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從人道做起。超凡入聖三綱,大學之道是大人之學。中國古代的傳統,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六歲入小學,到了十八歲,由童子變成大人了,開始教「大學」,教你如何做一個人。中國幾千年來有多少人解釋《大學》這本書,它在中國文化中是內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只說如何做一個人。第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明德」、「親民」、「至善」,是《大學》的三個綱要,「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悟道;「明德」之後去修行,起行,做濟世救人的事就是「親民」;「止於至善」是超凡入聖,變超人,天人合一了。這是一個凡人成為知道生命來源的聖人的三個綱要。

有人說要學佛,請問,什麼叫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做「佛」。自覺,就是自己覺悟了,所謂證得菩提,就是覺悟了,找到了生命的根本;覺他,是度一切眾生。這跟《大學》相通的,「明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自己悟了,證得菩提,行為、功德,做到度一切眾生,利益大眾,這些都完成了,「止於至善」,這樣就叫作覺行圓滿,就是佛。換句話說,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圓滿。所以,佛學跟《大學》所講的原則一樣。如果沒有中國文化這個修養的基礎,只想搞打坐成仙成佛,自誤誤人罷了。不過反過來講,學打坐也對。既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那麼德怎麼明呢?道怎麼得呢?怎麼明白生命的根本意義呢?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不是都講得明明白白嗎?

你看《大學》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定、靜、安、慮、得」,一共七步功夫,七政。所以後來佛學說修禪定,這個禪定的翻譯就是「知止而後能定」來的,所以禪定,也叫作「靜慮」。一切音聲皆是咒語跟著三綱,還有八目,八個方向。怎樣能達到打坐功夫的境界,達到聖人的學問和修養的程度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叫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大項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學。 這一段內容你可以當成咒語來念,是真的哦。

佛法說「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咒語)」,《大學》也說「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我的意已經不誠懇了,所以不靈。如果意識一旦誠懇,就是精神起了作用,所以《大學》這段話也是咒語,真話!你拿一杯水這樣放好,先念觀世音菩薩,寫中國字,然後念這一段,要很誠懇哦,三次一口氣念完,好了,跟大悲咒一樣靈。這是我年輕時經歷的一段故事。

所以念咒子啊,找這個仁波切,那個活佛,拜那個師父,統統都是形式。只要你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就可以做到「格物」。大家打坐,這裡酸那裡痛,心裡根本沒有誠意在打坐啊!你是在管自己的身體,想練出一個什麼功夫來,意不誠呀!我太太九十多歲去世的,她一生到臨終,都念我教她的一句「嗡嘛呢唄咪吽」,最後安然放心而去了。致知、誠意,就是學習靜坐,乃至健康長壽,成仙成佛,一切修養功夫的基礎。

修行,不只是出家學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

修行,不只是出家學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最怕是似通不通,尤其現代人受的教育,似是而非,知識很淵博,慾望也很多。儒家怎麼做到?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

格物致知方得定。什麼叫「致知」呢?「知」就是知性。諸位如果帶過嬰兒,就明白,我們自己也做過嬰兒,只是當時的情況忘記了,但現在應該可以回想得起來。我們生來就有個知性,做嬰兒的時候,肚子餓了、冷了都曉得哭,這個知性本來存在,這個知是思想的來源。這個知,普通話叫天性,沒有一個人沒有的,當我們入娘胎,變成胎兒的時候已經有了。那麼,怎麼叫「格物」呢?不要被外界的物質、境界、感覺引誘牽走叫格物。我們的知性很容易被外界的東西所引誘,譬如我們的身體打起坐來酸痛難受,身體也是個外界的物啊!「物格而後知至」,把一切外物的引誘推開,會發現,我們那個知性本來存在的嘛,所以先把這個知性認清楚了,再講打坐。

「為什麼要打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為什麼來學這個呢?因為我追求一個東西。」你這樣想,已經上當了,被物格了,不是格物,是物把你格起來了。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把一切的感覺、外境都推開,你那個知性清清楚楚地在這裡,姑且可以叫作像一個得定的境界了。

「知止而後有定」,這時候,那個「知道一念清凈的」,就是知性,一念清凈就是意誠,念念清凈,知性隨時清清明明,不被身體障礙所困擾,不被外界一切境界所困擾,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紛飛所困擾;「意誠而後心正」,一切境界都不沾,這個就是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樣我們身體的病痛、障礙、衰老,就會慢慢轉變過來。打坐當然有反應,但如果拚命管身體的反應,就沒有格物,又被物格了。「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些都是功夫啊,要修多少時間呢?看個人情況不一定的。

「致知在格物」就是《楞嚴經》上講「心能轉物,即同如來」,一樣的道理。修行上的「致知在格物」,就是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在禪修的時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外息諸緣」,把外面物質世界的一切引誘,一切情緒、思想都瀟洒地放下,就是格物。「內心無喘」,不是不喘氣的意思,是心念知止而後有定,到誠意就是無喘了,呼吸也跟著自然近乎靜止。「心如牆壁」,到此時好像內外分離,外物影響不了內心,就是初步的格物。「可以入道」,如此打坐修行,慢慢深入進步就可以入道了。

但是,即使得了灌頂,也沒什麼了不起。達摩祖師有一段話很重要:「諸佛無上妙道」,佛法是無上的大法,「曠劫精勤」,不是這一生修的,多生多世累積起來的功德。「曠劫」是很多生很多世。「精勤」精進勤奮的修持,這才跳出了世間法,成佛。達摩祖師這樣對二祖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他是罵二祖,你說你跪在這裡,吃了多少年素,修行了多少年了,做了多少好事,來求大法,你這是小忠小信,輕心慢心,把佛法看成這麼容易啊,自己認為了不起,豈能成功?

我勸大家不要搞這些,拜了幾天佛,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又想回來買股票,發不了財,又說阿彌陀佛不幫忙,又埋怨,這是幹什麼呀?慢慢修吧。

《大學》講「修身」、「正心」、「誠意」,後世的儒家稱之為天人之道,天人合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中國傳統文化同佛法一樣,把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庶人,普通百姓,都看作是一個人,都要先以這個文化作根本。這就叫內養之學,佛家稱之為內明。

下面的一句是:「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沒有做到這個根本學養,只求外面的知識,是捨本逐末。換句話說,人們沒有內聖的修養,卻想齊家治國,達到天下太平,沒有可能的。所以這些內容,大家必須仔細參究,它本身就是一個大悲咒。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知,就是知性,有人問我生死問題,我說世界上有些修行人,未死前,自己預先知道死的時間,這叫做預知時至,這就是知性問題。知性修養好了,打坐功夫有定力了,知性就清明。知性清明誠意,意誠了,一念專一就會有神明而通之。所以儒家「中庸」也告訴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達到誠意正心,可以預先知道的。

中國文化講修身養性,是身和心兩個方面。靜坐的重點是修心,這個要一定的工夫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的,就必須起來做事了。所以這一次教大家易筋經,什麼道理啊?就是修身。身的方面是合理的運動,不是劇烈的,劇烈的運動有時候傷身體,譬如西洋的運動,跑步、跳高、打球,有時候比較劇烈。中國的這一套運動,少林武當這樣內養的功夫,是修身的道理。所以有一句話,「動以修身」,運動是在修身,「靜以養心」,打坐是修心。「身心兩健」,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動靜相因」,動是靜的因,靜也是動的因,動靜互為因果。

今天我們反省下來,要迴轉來走自己文化的舊路,就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大學》是孔子傳給學生曾子,曾子總結下來的,是四書五經之一。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 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書 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人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 「四書」之首。

朱熹又認為收在禮記中的《大學》本子有錯亂,便把它重新 編排了一番,分為「經」和「傳」兩個部分。其中「經」一章,是 孔子的原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傳」十章,是曾子對 「經」的理解和闡述,由曾子的學生記錄。這樣一編排,便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學》經典版本。

(文中文字內容部分來源於網路平台等,由天海如歌傳媒編輯呈現,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女子打工供男友上學遭拋棄,對於這件事你們是怎麼看?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寧願自己撐死也不願讓別人吃一口飽飯的人?
如何看待中國兵馬俑在美國展出,手指被遊客折斷並偷走?中方態度會如何?
如何評價小野田寬郎這個人?

TAG: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