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生》您也在每天暗示孩子 "吃燈泡" 嗎

因為偏愛醫療劇,雖然比較忙,但《急診科醫生》我一直都在追。

相信追劇的各位,一定不會忘了 16集裡面的一個搞笑「插曲」: 醫院急診科來了一位戴著墨鏡、圍著圍巾的年輕人。

他竟然把一隻燈泡,給塞進了嘴裡!!!

僅僅是因為:看到燈泡說明書上的最後一句話:千萬不要把燈泡塞進嘴裡!

一句善意的提醒,竟引發了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

昔日的醫生朋友笑他傻,漂亮的護士小姐嘲他呆,卻不料當一切結束,那位接待他的護士小姐自己,竟也忍不住好奇,偷偷拿起了燈泡. . . . .要不是這位病人折返阻止,估計同樣的事情又要再上演一次。

明明說了:不要放!不要放!

為什麼一個個都那麼不死心,偏偏想要嘗試呢?

為什麼「事無巨細」 體貼入微的英國說明書,反而增加了事故的發生;而國內燈泡的說明書,沒有這行提醒,反而相安無事呢?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01 千叮萬囑,就有效嗎

這其實並不是:某些人太有「好奇心」這麼簡單,而是一個很嚴肅的心理學話題

同樣的,在生活中,家長經常會去不斷地提醒孩子:

「小心地滑,別摔倒了!」

「杯子里的水很燙,不好好拿會被燙傷的!」

「你做事這麼不仔細,以後要出大亂子的!」

「你的字寫得這麼差勁,以後會被別人笑話的!」

......

這樣的話,有沒有一種脫口而出的感覺?

大人習慣於把「不好的後果」提前「呈現」給孩子,來對孩子進行叮囑,總覺得這樣能保護孩子,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傷害與麻煩。

那麼,效果又如何呢?

為什麼我們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去發生的事情,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呢?

別著急,先聽我來給大家先講一個故事:

02 《不要去想猴子》

曾經有一個小山村,交通十分不便利,幾乎與世隔絕,村民們基本自給自足,生活得非常貧窮。這個村莊中住的人並不多,總共也就幾百號人,但這些村民淳樸熱情,彼此間相互幫助。

有一天,這個村莊來了一位流浪的老人,可能是走了很長的路導致衣衫襤褸,非常的飢餓。於是,這位老人,就在這個村莊求助村民們和村長。

這個淳樸善良小山村的人們,非常熱心地接待了這位衣衫襤褸,又饑寒交迫的流浪老者,給了他新的衣服,招待他好的事物,而且給了他可以休息居住的地方。這位老人受到了非常善意的款待。

過了一段時間,當這位老人想離開山村,繼續他的流浪生活時,他給了村民們一些金子。原來這位神秘的老人,他是一位非常古老的「鍊金術師」的傳承者。可以用一些咒語,利用大自然中的元素,去提煉黃金。

村民和村長們都炸開了鍋,他們懇求這位老人:求求你,長者!請把這個鍊金術的方法教給我們這個貧窮的小山村吧!這樣我們就不用受苦,不用再去忍受貧窮了,我們整個村莊都會慢慢地富有起來!

老人禁不住村民和村長的懇求,於是就挑選了一些可能是這個村莊中比較聰明的青年以及村長來學習鍊金術。他把自己鍊金術的本領完完全全教給了他們。

然後,他對這些村民們千叮嚀萬囑咐說:如果你們想要成功地煉出金子,請你們千萬不要去想猴子。一旦你們開始想到猴子,那麼鍊金術就會失敗,就會煉不出金子!

然後他就走了。

後來,很神奇的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煉出金子。

因為所有的人,在煉金的時候都不斷地對自己說:我不能去想猴子!我不要去想猴子!我一定要煉出金子!

當所有的人在排斥著:我不要去想猴子的同時,他們的腦海中不斷地呈現猴子這個形象、這兩個字。於是,沒有人成功完成鍊金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明明不想去做什麼,但還是忍不住做了!

因為,大家被催眠了

第一:已經被植入潛意識的內容,它就永恆地存在。

第二:潛意識只能聽懂肯定句,它聽不懂:不、別!

第三:您所排斥的,正是您所關注的!

03 巧妙運用 「潛意識」孩子棒棒噠

其實,父母都是天生的催眠大師!

想要孩子如何做,就用清晰的肯定句,來提示到孩子:

「地上有水,走路慢點!」

「杯子里的水很燙,端起來的時候要小心!」

「做事如果仔細一點,就更完美啦!」

「你把字練練好,會一輩子受益!」

......

現實生活中,父母給孩子的各種心理和行為的暗示,就是施加在孩子身上曠日持久的催眠術。這種催眠術,雖沒有催眠師實施催眠後的那般神奇,但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發現:在12歲之前,人的大腦信息傳遞的途徑還沒有成熟,有85%的兒童,他們的催眠感受性極高,其中 4-10歲的孩子最容易接受暗示催眠。他們對父母的言語、行為都有很高的感受性。

父母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正面的暗示」和「負面的暗示」,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 「正面的暗示」可以讓孩子的正能量越來越強,孩子會變得樂觀積極、自信;
  • 「負面的暗示」會讓孩子越來越消極,孩子會變得非常苦悶、叛逆、自卑以及不快樂。

經常用重複的話語來批評孩子,便會產生一種負面效應。

例如:你真笨,你真沒有出息,你就是不想讀書,你真懶,你的字就是寫不好等等。

孩子的潛意識就反覆地接受了這些不良的暗示,於是就等於給孩子的潛意識下達了指令,讓孩子以後的行為和結果都朝著暗示的方向發展,於是孩子的行為只會越來越嚴重。

那麼同樣,如果家長經常用正面的語言去激勵孩子,就是一種正面的情感效應。

例如:寶貝你越來越努力,越來越認真,你的字寫得越來越好,你每次都有不同的進步,你懂得自己去思考了等等。

當孩子的潛意識在接受了這些正面暗示的時候,就會調動孩子的正能量,讓孩子的行為和結果都越來越好。

想讓您的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把您的期待告訴孩子吧!


推薦閱讀:

你所厭棄的,亦是寶藏|方新:催眠的秘密
被催眠是什麼感覺?
催眠可信嗎?
深度催眠最神奇可以達到什麼地步?這是真的還是偽科學或者有托?

TAG:育兒 | 家庭教育 | 催眠 |